Tyler心情日记01-《从Bilibili看当代人寰百态》
第一次知道B站,是从同学口中。
当时还以为是某个学霸聚集的学术讲堂或者某个发烧友汇聚的游戏论坛,毕竟我这位同学总喜欢在学术上“好为人师”,自己却又热衷于各类游戏而难以自拔。可在之后某一天深夜躺在床上刷手机时,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我打算进入B站观摩观摩,才发现这里已经是仅次于Youtube,并且比Youtube更为接地气的视频大户。它不像Youtube那样的“故作正经”,而是以一种自然本真,质朴接地气的风格呈现给用户。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舞台上的舞者,挥洒自己的知识与才华。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导演,记录自己平凡或者不平凡的日子。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人生的导师,分享自己被生活洗礼后的体验与经验。这里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部落,聚集着无数年轻人的奋斗与梦想,也接纳着无数年轻人的吐息与心酸。可以说,B站的成功,是互联网的一次奇迹,是当代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们渴望被看见,期望被倾听,盼望被理解的情感诉求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聚集和呈现。
作为90后的一员的我,在面对老一辈人时,时常会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当我在他们面前毫无保留的剖析自我时,得到的往往不是宽容与体谅,而是满脸的问号与各种嫌弃不耐烦的微表情。虽然代际阻隔不能成为两代人之间彼此隔阂的直接理由,但我深深地体会到随着智能化,信息化以及互联网的落地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又囿于时代不同所带来的外部环境与思想观念的差异,老一辈人要理解我们,仅仅依赖个人的成长经历已远远不够。两代人之间要获得更多的桥梁,前者必须主动去搭建,主动接受信息化无孔不入所带来的挑战,要换个视角,彻底打开,以接纳更多新的事物,真正意义上的的使自己与现在年轻人同处同一片时空。其实,相比老一辈人普遍承受的“吃不饱,穿不暖”的极端品贫瘠的物质记忆,当代年轻人所背负的压力与挑战,他们心灵上承受的折磨与煎熬,一点不逊色于上一代人。更可怕的是,这种精神上的苦难,夹杂在网络时代的喧嚣泡沫中,伴随着极度原子化的社会现实与巨大的现实反差,往往找不到排解途径。以至于越来越多孤独的个体,在无声中渐渐蜷缩起自己年轻的身体,关闭心灵的大门,在对外界与日俱增的恐惧中将自己无奈的的隔离起来。
因此,这些在昏暗处发生的种种喜怒哀乐,这些在墙角处不断上演的青春叙事,这些鲜为人知的人寰百态,需要被更多的敞开,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与理解,体恤与包容,而不是给当代年轻人简单地贴上所谓“堕落一代”的标签。也许我们在B站上所看到的每一个人,当把他们放在地铁站熙熙攘攘的洪流里,他们都极为普通。但若将眼光聚集到个体,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着他属于这个时代独有的魅力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