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丽:皮肤老化与自然老化的区别
美容心理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容貌审美心理学、容貌发展心理学、美容社会心理学;美欲、求美动机和行为;求美者人格与心理类型;手术美容受术者的心理、容貌缺陷心理学;美容心理咨询;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心理美容疗法。对于皮肤美容而言,张瑛丽认为美的存在不仅取决于医生对美学的认知程度,也取决于求美者对待美的态度,还取决于周围的环境。例如,对于外形而言,根据不同人种的骨骼结构,欧美国家的人更崇尚轮廓立体的美,而亚洲人则认为丰满圆润为美。对于肤质而言,有着基本一致的追求理念。
所以作为医生,应该从美学、审美观念以及患者的皮肤条件综合考虑,正确引导患者,达成最终的共识,并通过仪器、药物、手术等手段,改变外部形态、皮肤质地、色泽和改善生理功能。
皮肤老化包括自然老化和光老化,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干燥、粗糙、弹性降低、皱纹出现以及不规则色素沉着。一方面,心理问题可以影响患者的皮肤状态;另一方面,皮肤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功能,二者皆不可忽视。



自然老化是一个有机体适应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的过程。目前有研究证实,心理状态特别是心理压力和皮肤老化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皮肤和神经系统均来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同一原胚层,皮肤细胞和神经元信号通路有共同的表达蛋白,基于这些原理,慢性心理应激刺激可以导致自主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平衡紊乱,出现慢性免疫功能障碍、活性氧增加和DNA损伤,加速自然老化进程。
压力的反应包括解惑、心算、新的环境、威胁等,这些可能为预防皮肤老化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除了皮肤老化以外,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例如银屑病)与心理的关系已被证实非常紧密。另一方面,皮肤的外在表现也可直接影响心理。大量的研究证实面部轮廓、皮肤的肤质与颜色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求美者的心理状态和职业活动,尤其是皮肤老化对人际关系、性功能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面部皱纹作为人最明显的衰老迹象,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Andrew Yaworsky等学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额纹和鱼尾纹显现出的衰老迹象对患者的心理冲击。面部皱纹可以作为外貌和年龄的认知因素,皱纹的存在,有时可造成面部表情的曲解,表现出本没有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悲伤、疲倦或压力。因此,面部皱纹在社会认知和相互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面部皱纹还影响心理健康,随着面部形态的变化,人们提高了外观的关注度,这有可能导致身体形象障碍和较低的自尊和信心。研究表明,面部皱纹与抑郁可能存在相关性,治疗面部皱纹可以改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