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严惩进校培训日语机构:门槛与观念
增加一个门槛,会筛选掉多少人?
利益之争,多会谈判。观念之争,多半要命。
1
山东某地学校,本身没有师资,所以邀请了校外机构入校培训日语。结果培训费1万多,被举报。最后这个机构被处罚100多万。
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根子是我们的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后,娃的科目得分就不是简单的卷面分,而是要按照排名乘个系数,最后得到的分才是学科真正的分数。学科分数排名越考前,系数越高。简而言之马太效应越大。
所以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因为日语是小语种,所以考的人少,因此难度较低。根据经验,平时英语能及格的,考个日语优秀并不难。因此不少考生在高二就开始学日语,以便能够在高考的时候让自己的排名高一些,系数大一些。
今天我不想说黑心教培之类的,我也不想说啥日本有多坏,更不想说日语未来出路窄小。这些别人会说,轮不到我。我只想给你说一组数字:
2019年度高考全国日语考生共计48128人,高考日语考生人数前10名分别为广东省(9916人)、浙江省(6401人)、江苏省(5574人)、湖北省(3732人)、山东省(3614人)、贵州省(3222人)、江西省(3154人)、福建省(1851人)、湖南省(1504人)、辽宁省(1359人)。
同年,山东高考考生总人数是559902人。
简而言之,和50万人卷与和3000人卷,这个难度容易分清楚吧。
去年,全国日语考生总数达到了50万人,三年十倍。
你与其在这里骂黑心教培,骂高考变相增加难度,骂寒门无法出贵子,不如仔细想一想为啥会有这种事情出来。
今年山东的高考考生大概有90万人,其中日语考生预测会达到3万。所以,现在这个新闻就出来了。你们都这样搞,说好的高考提高区分度呢?
所以我们痛斥这种破坏高考难度改革的行为!
全文完。
追到这里的朋友,我默认你是个成年人,能够区分得出来对错与利益问题。
有点血腥,不喜勿看!不争你对!
2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规律,但凡增加一个门槛,一开始可以过滤掉99%的人,之后3年依旧可以过滤掉97%的人。
今天即便我把文章发了出来,放心依旧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因为九成的人们都不会发现这个路,而是一心想着如何把英语卷到更高分。这其实才是真正的门槛。
我知道很多人又该说我是贩卖焦虑,说我是兜售捷径,说我是割韭菜。你都对,所以请赶紧关闭本页面。
但是我还是建议如果你娃马上高二了,不妨考虑一下走日语、俄语的路。
但是我还是建议如果你娃作文不好,不妨看看本号的各种作文套路,这些套路就是门槛。
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如果你看到一堵恢弘的墙阻挡你的去路,不妨耐心点找高人聊一聊。
但是我还是建议你,选择大于努力。
3
其实比起来前面的具体升学建议,我更希望你能够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上了公司内部社区热榜的话题是谁想让你看到的?
众所周知,热榜早就不是公司员工自发排名了。背后是各种利益博弈,培训部想让你看到那些培训特别有用,市场部想让你看到公司又和哪里搞了大活动,销售部想让你看到他们又在哪里拿了个大单子,安全部想催你赶紧完成安全培训。总之让你看到的东西都和公司部门利益有关系。
而上面那个山东的事情,是哪个部门想让你看到的?处罚一个外部供应商是想告诉供应商点啥?为啥不说处罚了哪个区域经理或者部门总监?为啥现在刚刚开学爆这个?接下来各种外部供应商会如何?
一句话,合规啊!
4
上面的都是部门利益的博弈,最大的后果也就是处罚一下。100多万看起来多,但是对这个供应商来说,伤筋动骨,但是没有走上绝路。再说,大不了破产,多一个老赖身份证。
但是如果上面的这个事情变成了观念之争呢?
例如取消考试选拔,改为依据员工“综合素质”、平时绩效或者360度评价。你觉得会怎么样?我来告诉你:1905年老佛爷取消科举,1908年老佛爷去世,1912年宣统退位大清亡了。
国家如此,企业也一样。如果一个公司突然宣布彻底改革人员选拔和绩效评价规则,这个公司大概率会很快死掉。
因为利益的改变可以谈判,但是观念的改变必须出人命。
因为利益的改变有的选,核心的算法和模式没有变,最多是多拿少拿。而观念的改变意味着就有的核心算法和模式变了,意味着一群既得利益者再也没有了上升通道或者彻底断了财路。
所以如果某个企业突然宣布自己的愿景180度变了,甚至只是90度变了,甚至只是45度变了,这个公司就距离破灭不远了。
如果看完还想进一步交流,周四晚上八点,我将和双喜老师开启直播,大家可以上来直接问。
来自公众号:吉祥语文
大家好,我是宽地,一个陪你娃慢慢变强的老师。
我开了一个读者群。目前群内有公务员、律师、医生、教师、教授、大厂高管、技术大牛各种精英300多人。群就两个功能:防失联和聊教育,没有其他有的没得功能。
要入群必须群内自我介绍一下,说一说能够带给他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