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p和infj的原生家庭有什么区别?
网友问:

世保观点:
有四种育儿方式,分别是溺爱型、忽视型、专制型和矛盾型。
infp的孩子原生家庭的育儿方式是溺爱型和忽视型。
infp的本性是nf活泼,人际导向,以自我为中心。若他的异性家长是sf(i)随和,同性家长是nf(p)活泼或sf(p)随和。基于父母均是人际型,人际型的家长对infp孩子的心理需求有反应性,构成溺爱型的育儿方式。sf(i)随和的家长好说话,nf(p)活泼的家长没有原则。以自我为中心的nf活泼孩子犹如原生家庭的小太阳,父母就像两个行星,围绕小太阳运转。
若infp异性家长是st(i)稳重,同性家长是nf(p)活泼或sf(p)随和。父母一个是任务型的稳重、一个是人际型的活泼或随和,原生家庭中是任务型的st(i)稳重家长做决定,他会对infp孩子提要求,且规定孩子达到自己的任务标准。而infp孩子的本性是nf活泼,比较贪玩、乐于社交,st(i)稳重的家长不希望孩子是这样,会对孩子的行为有限制,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求,这类家庭的育儿方式是忽视型。
infj的孩子原生家庭的育儿方式是专制型和矛盾型。
infj的本性是nf活泼,人际导向,以自我为中心。若他的异性家长是st(i)随和,同性家长是nt(j)强势或st(j)稳重。基于父母均是任务型,任务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要求,且规定孩子达到自己的任务标准,稳重的家长会挑剔孩子的任务过程,强势的家长会支配孩子的任务结果。而人际型的infj孩子追求自由,更乐于建立关系,父母就像一把钳子,把自己夹在中间,动弹不得,且不鼓励孩子搞人际关系,对孩子严格要求,只讲任务。这类原生家庭的育儿方式是专制型,专制型家庭的特点是对孩子不是有反应性,而是有要求性。
若infj异性家长是sf(i)随和,同性家长是nt(j)强势或st(j)稳重。父母一个是人际型的随和、一个是任务型的强势或稳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有分歧。人际型sf(i)随和的家长会考虑孩子的感受,会对孩子的心理诉求有反应,任务型nt(j)或st(j)家长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也不会对孩子的心理诉求有反应,这类原生家庭的育儿方式是矛盾型。infj的孩子会跟sf(i)随和的家长相处愉快,跟nt(j)强势或st(j)稳重的家长相处不愉快,有时infj会联手sf(i)随和的家长共同对付nt(j)强势或st(j)稳重的家长。
更多64型mbti内容,可看作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