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的果实?捷克斯洛伐克的T-34/85坦克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T-34-85坦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最常见的坦克类型之一。

捷克斯洛伐克军于 1945 年初接收了第一批这种类型的坦克,总共接收了多达 130 辆这种类型的坦克。他们参加了布拉格的解放,后来成为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中坚力量。

迫于无奈而妥协的果实
T-34-85 是二战末期依然式非常现代的坦克,但坦克很快就会过时已不是什么秘密。捷克斯洛伐克军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1945 年 10 月 17 日,总参谋部召开了一次会议,其指挥官博胡米尔·博切克将军批准了通用坦克(TVP) 的设计要求,通用坦克(TVP) 是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 新型坦克开发计划,旨在取代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服役的一些苏联、德国和“西方”坦克。 jun方要求受到了T-34-85 的启发,但实施细节有很大差异。

事实上TVP 的开发落后于计划。正在开发坦克的军事技术研究所 (Vojenský technický ústav, VTU) 于 1946 年 3 月提出了一个概念。他们认为CKD(捷克摩拉维亚·科尔本-丹历) 和斯柯达应该基于它开发自己的坦克。结果就是斯柯达 T 40 项目,这是一款与最初的 TVP 截然不同的坦克。

这个项目于 1946 年 12 月提出,到但是进度与设计在第二年就已经令上面不满意了。因此,TVP 在 1948 年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产生了 斯柯达 T50 和 CKD T51。


时间在流逝,但没有一个项目能达到甚至超越军方与研究所的概念。军方失去耐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 TVP 的工作一直持续到 1950 年,但总参谋部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既不支持斯柯达也不支持CKD。那么问题来了?你不造,我不造,那么坦克从哪里来呢?

他们打算直接买,这一决定通常被称为出于ZZ动机。的确,在 2 月 20 日至 25 日期间,GC党人在捷克斯洛伐克ZF中担任要职,这导致了人员更替。6月14日,GC dang员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就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所有这些事件都对苏联产生了影响,包括军队。然而,政治是影响总参谋部决定的最后一件事。迅速老化的装甲车队必须重新焕发活力,许多部队迫切需要新坦克。在那时事情已经变得糟糕到他们需要对缴获的德国StuG 40和四号坦克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战后的所有时间里,捷克斯洛伐克工业都没有建造过一辆新坦克或自行火炮。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争取ZZ和军事盟友的帮助。

在 50 年代初期,许多 捷克斯洛伐克的T-34-85 都像下图这辆T-34/85一样获得了前照灯保护罩。一些捷克斯洛伐克坦克也安装了 Notek 车头灯。

1949 年 7 月,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生产 T-34-85 坦克的许可。选择这款自 1945 年以来看似过时的坦克进行生产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对 T-34-85 非常熟悉。其次,尽管它远非最好的坦克,但这在 1940 年代后期并不重要。最后,坦克容易生产,投产也不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T-34-85而不是更高级的T-54 的生产许可。答案很简单:苏联在 1949 年才开始生产这种坦克,而设计在 1950 年代初期才得到巩固。即使苏联愿意分享这样一辆新车,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开始生产。凭借 T-34-85,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获得了在战后生产重量超过 30 吨的坦克的经验。
批量生产
T-34-85 的相关生产文件于1949 年 11 月交付给捷克斯洛伐克。与捷方交接单位是 T-34-85 的生产单位之一,位于下塔吉尔(Nizhniy Tagil) 的183工厂。将要在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坦克与来自苏联的不同。最后一辆苏联 T-34-85 建于 1946 年,之后得到改进。捷克斯洛伐克的 T-34-85 与其苏联兄弟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1950 年 1 月,位于布拉格的 ČKD Sokolovo工厂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T-34-85。使用机车工厂作为坦克生产的基础似乎是合理的,因为它已经拥有必要的起重设备。苏联专家被派去帮助他们改造工厂。

比尔森的斯柯达工厂提供了 V-2 发动机。捷克斯洛伐克的国产T34-85的火炮则来自另一家位于瓦赫河畔杜布尼察的斯柯达工厂。与 CKD Sokolovo 一样,SMZ 工厂也曾经制造机车,因此也具备制造坦克的一些起重设备。最后,车体在位于马丁的 Závod JVStalina (ZJVS) 制造。

战后第一辆坦克来之不易。第一辆捷克斯洛伐克 T-34-85 于 1951 年 9 月 1 日建造。到 10 月,捷克斯洛伐克又建造了七辆T-34-85,其中两辆被送去进行了简短的试验。总共有25 辆T-34-85坦克在年底前完成并交付了。
第一批坦克出厂时相当粗糙,这在新产品中很常见。许多投诉来自离合器、变速箱和其他部件。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立即达到必要的质量水平。进过短时间的调试与整备后,CKD Sokolovo终于在1952 年 2 月开始全面生产 T-34-85。

如前所述,坦克并不是对苏联设计的完全复制,还是做了些改动的。但是它们依然继承了183工厂风格的铸造的轮,尽管有些坦克装上了冲压造的轮。至于炮塔,它更接近174工厂生产的炮塔。

捷克斯洛伐克造的T34-85和苏联造T-34-85放在一起能很容易看出来问题,车体和炮塔的表面质量最为明显。Martin 的铸件经过精心加工。炮塔最为明显,因为它缺乏铸造炮塔特有的粗糙感。
坦克的车体也略有不同。捷克斯洛伐克坦克的另一个特色是位于车体左后方的野战电话端口。前大灯有一个护罩。早期的坦克也装上了德国 Notek 灯的复制品。

CKD Sokolovo 总共组装了 951 辆坦克。生产一直持续到 1953 年 12 月。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克比苏联的好,但这些坦克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在 1951 年至 1952 年间交付给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81辆坦克中,有 28辆发生故障,其中25辆都是因为制造质量差造成的。反观在捷克斯洛伐克军中的苏联产T-34坦克(最后一批于 1949 年抵达)就可靠得多了。
在捷克斯洛伐克军方找出解决方案后,1952 年 5 月,第一辆T-34-85 离开马丁工厂,并于 9 月在这里开始批量生产。这些坦克更能体现捷克斯洛伐克的品质。1952年,两家工厂生产了352辆坦克,次年生产了1050辆。1953 年,CKD Sokolovo 重新开始制造机车。T-34-85 成为 CKD 在捷克领土上建造的最后一辆坦克。马丁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工业的核心。有1785辆T34-85坦克在这里组装。

这时已经来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捷军方对于T-34/85坦克的现代化的要求很快就被提出来了。在许多方面,这与苏联 SU-100 的捷克斯洛伐克版本 SD-100 的开始生产有关。100毫米 D-10 炮,捷克斯洛伐克的命名为 100 毫米 vz. 44 S炮。它的穿透力大大优于 T-34-85上的 85 毫米火炮。想要把这款炮装在坦克里是很自然的,尤其是在尺寸允许的情况下。相关的工作在斯洛伐克的 Konštrukta Trenčín 进行,后来移交给了军事技术学院进行。

T-34-100 的研制工作始于 1953 年。1954 年 4 月 6 日,军事技术学院展示了配备 100 毫米火炮的 T-34-85 设计。坦克几乎没有变化,只是炮塔的前部进行了重新设计。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第一个方案更简单。因为炮塔大部分的设计没有变化。该炮配备了 TS-20 瞄准具。同轴机枪架也发生了变化。第二种方案需要对炮塔的前部进行更彻底的设计,但它具有更好的防护。
根据计算,100 毫米火炮的射速为每分钟 8发,但这令人难以置信。本次设计的预算为78万克朗,其中16万克朗用于设计,其余用于原型车/火炮的制作。

进一步工作的问题悬而未决了两个月。潜在地,这种现代化可以增加坦克的火力。但是,这样做也有不利之处。这种情况在很多方面都与 9 年前发生在苏联的情况相似。

1945 年,配备100 毫米LB-1火炮的T-34-85进入试验阶段。以瓦西里·格拉宾为首的中央炮兵设计局(TsAKB)设法在完全不改变炮塔的情况下安装了这款炮,而且它仍然可以射击。

然而,虽然炮安进去了,但是车组成员的空间也变得相当的窄。于是乎该项目停止了。

Konštrukta Trenčín没有建造任何原型。总参谋部仍然希望在 T-34-85 中安装 100 毫米火炮,但不是 100 毫米的vz.44 S,而是为T-50/51 (TVP)开发的带有垂直稳定器的AK 1。

然而这些都没有被实现,甚至没有达到草案阶段,T-34-100 计划于 1954 年 6 月 30 日结束。在那时,捷克斯洛伐克已经获得了建造 T-54 坦克的许可。最后一批 T-34-85 于 1956 年底离开马丁的工厂,他们产的第一批T-54于次年完成。随着新坦克的到来,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终于解决了缺少现代坦克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研究了。
捷克斯洛伐克造T-34/85的海外客户
在捷克斯洛伐克建造的2736 辆 T-34-85中。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只保留了1437 辆:其中包含CKD Sokolovo生产的731辆(一说951)和 ZVJS Martin(马丁)生产的 706 辆(一说1785)。其余的坦克全被出口。马丁公司将他们最后两年生产的T-34/85全部卖到了海外。

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拥有1701辆T-34-85坦克。这包括从苏联收到的坦克。国产的T-54坦克逐渐将他们替换了出去。1967 年,马丁已经开始制造T-55了,但是仍然有1120 辆各种类型的T-34坦克仍然留在军中。有的坦克被销往国外,有的被改装成工程车。到 1970 年底,T-34-85 坦克的数量下降到 780 辆,并且还在继续减少。

T-34-85 在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的生涯并不平静。它成为许多坦克兵的学习工具。它还作为各种设备实验的基础,包括水下驱动系统。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T-34-85坦克在国外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这些坦克前面有许多战斗,其中第一场战斗是在马丁停产之前进行的。

1953 年 3 月 21 日,已故的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 (Klement Gottwald) 被安东宁·扎波托茨基 (Antonín Zápotocký) 接替,这导致该国的ZZ Z策发生某些变化。T-34-85 坦克于当年开始出口。1955 年 9 月 21 日,捷克斯洛伐克和埃及签署了运输各种车辆和军备的协议。当然,T-34-85 也在其中。

埃及总共收到了 820 辆坦克,其中 230 辆参加了苏伊士运河的战斗。战斗于 1956 年 10 月 29 日开始。埃及遭到以色列、法国和英国的抵抗。双方在车辆上损失惨重,捷克斯洛伐克的 T-34-85 坦克是成为了以色列人收集的战利品之一。

在地球另一端,作为反diguo主义前沿阵地的古巴购买了大约一百辆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坦克。这些被购买的坦克直接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库存,而且价格还大了67% Off(不如直接白嫖)的大折。这些坦克派上了用场。在 1961 年 4 月发的著名的猪湾战役发生,当时由中央情报局装备和支持的反革命部队在古巴登陆。

当时,古巴只有 10 辆 T-34-85,大部分是苏联制造的。他们的敌人是各方面都不如的M41沃克斗牛犬。一辆 T-34-85 被摧毁,但反GM分子却失去了所有坦克。

今天可以在古巴可以还可以看到一些T-34/84。

捷克斯洛伐克T-34-85坦克的第二大买家是叙利亚。120辆T34/85被销往叙利亚。与任何捷克斯洛伐克的 T-34-85 相比,这些坦克经历了最多的变化。

最显着的区别是炮塔顶部的 DShK机枪架。1967 年 6 月初,在六日战争期间,叙利亚的 T-34-85 进行了实战试验。这些坦克中有很大一部分被以色列军队击毁或缴获。埃及的 T-34-85 也参战了。

阿拉伯人总共损失了 251 辆这种坦克。一些缴获的坦克后来被以色列人改装成沿叙利亚和约旦边境的碉堡。他们的发动机和悬架被拆除,驾驶室被一个大弹药架取代。

也有销售捷克斯洛伐克 T-34-85 的平静地区。例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共收到了 120 辆坦克。30辆坦克被派往印度、伊拉克和也门。不过,后者在伊拉克和也门的基本都寄了。捷克斯洛伐克的 T-34-85也曾在黎巴嫩作战,并于 1970 年代离开了那里。

T-34-85 的国内生产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这是他们第一款在二战后达到量产的中型坦克。此外,捷克斯洛伐克以前从未制造过如此数量的坦克。T-34-85 的生产使捷克斯洛伐克将其坦克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重返了久别的国际军火市场。

然而,也有一个普遍存在于东欧集团的缺点。因为没有建造甚至没有真正开发国产坦克。事实证明,获得许可的苏联坦克的生产要容易得多,因为它避免了开发和建造原型车的大量成本。

当然也限制了本土相关产业的发展,走出这圈子的例子就有兔子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兔子的条件,但是错过了那个时期就没机会了。像很多欧洲国家一样用豹2a4也是现在最稳妥的方式了吧。(不是说用苏货或者德货不好,展开说又罗里吧嗦一堆,总的来说各有利弊吧)

好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