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红楼梦 | 精神内耗的根本原因,是渐渐感觉不到快乐
如今,很多人感到精神内耗,有一段时间,我也同样迷茫,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感到无聊,十分麻木,压力巨大又看不到希望, 但后来通过慢慢思索,我渐渐的不再那么困惑。我想将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同样迷茫的人们,希望有所帮助。
对于内耗的问题,我深有体会,我也是这么一路走来,我认为内耗的本质,是无法获得快乐。而克服内耗的关键,就是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
单纯的正,和单纯的邪并不会内耗,只有在正邪禀赋中间的人才会。像贾雨村、贾环、夏金桂邪气较多的人,根本不会精神内耗,而像刘姥姥这样正气多的人,也不会有这种问题。
反而如贾宝玉这样正邪兼有的人,当被理想和现实纠缠后,很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在林黛玉离开后,贾宝玉同样精神内耗过,曹雪芹也是,而且还很严重,但是他最终还是走出心理阴影,选择以积极心态重新生活。
要克服精神内耗,就需要在正邪的对抗中,寻找解脱之法,而以‘正邪两赋’作为思想主旨的《红楼梦》,无疑是解决精神内耗的良药。
都说年轻人爱躺平,其实躺平才是自然的生活,能无忧无虑开开心心过一辈子,与世无争,天下太平岂不更好,我是多么希望能够躺平啊。
大多时候不是不可以躺平,只是生活不允许这样,总有一只无形的手推着我们前进。我们要养家,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还想要有所成就,还要活得精彩,还要实现自我价值。
我原本没有什么企图心,总是没心没肺的,得过且过什么都可以将就,上学时不用心,工作也马马虎虎,后来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拼命的努力,自己不努力也不行了啊,于是也想拼命努力一把,可最后我还是不明白努力的意义在哪里,总是不满足不甘心,又无可奈何。
有一段时间真的很煎熬,很迷茫,似乎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成,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总活在虚无的幻想中,然而当有一天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我才感觉自己是那么无力,又那么无助。
作为普通人,我也是三分钟热度,内心浮躁,意志不够坚定,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做什么事总难坚持下去,读书、练字、跑步健身,开始想的很好,就是坚持不下去。
感到迷茫不自信,对许多事都是有心无力,似乎有一座无形的大山,横挡在我与梦想之间。
人总说精神内耗,在我看来,精神内耗就是智慧人性和自然欲望对抗导致的。你可以选择像二舅,降低欲望依靠智慧的人性消除内耗,也可以选择及时行乐,完全放飞自我,去追求精神和肉体的解放,沉沦在欲海迷津中消除内耗。
这两者都行得通,然而大部分人是正邪并存,既不想放弃理想,又不愿只为物欲而活,想要的得不到,不想做的事却不得不做,面对渺茫的前路不知所措,身处冰冷的世界也无可奈何。
感到内耗,大多是在正邪中间的人,两边的人从来不会内耗什么的,因为他们十分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该如何选择。
在中间徘徊的人,很多时候并不能明白真正想要的,害怕一事无成,又不甘心堕落,想要积极造福大众,却连小日子都过不安稳,不甘心平庸,想要努力时又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方向,在想与不想,做与不做之间难以抉择,总是感到纠结迷茫。
很多人都存在这种心理,有的选择以二舅为榜样克服内耗,这是很好的。
关于二舅的事迹,网上有很多争论,我认为这本质是正邪两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结果。而正邪都是促进文明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力量,都有其自然道理。
二舅的事迹,只能让怀揣着正气多一点的人获得安慰,而对于生活中的大多数,这并非是治疗内耗的良策。
我们不能把别人的经验硬往自己身上套,而是应该找到问题的关键,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像二舅这样拥有澄澈心灵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并不能靠奉献精神减少内耗,只能够依赖环境与物质获得短暂的快乐,来减少内耗。
我觉得要减少内耗,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要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你要相信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值得所有人爱护和喜欢,即便现在不足,以后也可以慢慢改善,不完美才有进步的空间,不然都成圣人了。
要想消除内耗,首先要让自己满足,内耗的本质是缺少快乐,大脑缺少激励与奖赏,又不断地损耗,小问题不断积累,持续负反馈,继而形成了一个大得难以解决的问题。
大家也不要过分要求自己,有点私心和错误,也不要总和自己过不去。曹公笔下的人物也都有很多缺点,在很多人眼里,也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既卑劣又无耻,最后还不是证明了自己嘛?
曹公也在竭力赞美勇于反抗的小人物,每个人都应努力争取合法权益,每个人都有权过得幸福。他并非是让人一味奉献自己去照亮别人,而是希望每个人都心存一善,尽量对得起彼此的感情。
感到迷茫,精神内耗的原因有许多,而大多时候是自己思想偷懒了,自己不主动,即便身边放着《九阳真经》,张三丰推背,无崖子顶着天灵盖,一起传功,觉远大师一对一辅导也不成。孔子也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呢。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多思考,多学习,明白了欲望和人性的联系,目标清晰,看的开朗些,疑惑少了,思考的问题少了,内耗自然就减少了。
心理学上有个蔡戈尼效应,如果一件事一直在你脑海里纠缠着你,一直处于等待完成的状态,就会一直虚耗你的精神。刘姥姥也说, “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事情呔一步步来,问题呔一个个去解决,大问题慢慢解决,大事情分解为小事情,一个个完成,一步步完善,效率高了,目标明确了,也少了许多精神消耗。就如盖屋子,修桥铺路,都是一步步来的,没有是一步就完成的。
再者,内耗许多时候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是别人影响到你了,这时候需要摆正心态,皇帝也有烦心事呢。就如崇祯最后也被内耗折磨的自挂歪脖树,他要是只想着自己个儿,撒丫子开溜,凡事都让老百姓冲前头,恐怕也能颐养天年,你看慈溪老佛爷多聪明。
做人最重要是开心,没事开开玩笑,拥有娱乐精神,也不要太较真,能及时行乐自然是好的,但现实总是非人所愿。事实上,人们痛苦的时候要多于快乐,李太白也是,经常感到无奈凄凉,虽然是不得意,但他有非如此而不可的倨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生活不如意,但你偏偏要快乐,人要是没了一点心气,那活着该有多无趣,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不理智的热毒,也不必过分压抑,太理智了,生活就少了些乐子,更加感到内耗了。我们该努力变得高兴,让自己变得易于满足,及时奖赏自己,不必患得患失,过度忧虑。
最后总结成一句话,开心最重要,打开心门保持微笑,每一天都要快快乐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