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动荡,我有对冲;多国混申,遍地开花

2023-08-24 11:09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学校:清华

专业:自动化

绩点:3.77

TOEFL:105,S24

GRE:158+170+4

offer:NTU CS PhD ,ETH CS MS,UBC ECE PhD

最后去向NTU


关于总结留学申请,我会非常强调混申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尽管留学形势向好,但是2021年对于申请者来说,依然是一个相当糟糕的年份。考虑到线上暑研、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美国的严峻申请形势,以及我选择的方向的严重内卷,最后能申请到南洋理工大学的CS方向Ph.D.我已经深感幸运了。相信其他的方面,世毕盟的培训师以及其他的同学都会有比较全面的总结,所以我只想着重总结一下,我认为重要的混申策略,就是申请季进行多个国家地区的硕博申请。

 

混申的优点在于“提供一个保底的选项”,这两年多灾多难,出现不可控情况的概率大幅增加,这个时候我更倾向稳妥的选择。我个人是因为考虑到家里并不能承担读课程硕士的开销,所以最开始就没考虑过申请硕士。如果不是此类,从一开始就有明显倾向的情况,那么我也是希望同学们能选择硕博混申——选择更多自然更稳妥——硕士的申请比博士还是容易一些的,并且如果是为了收入而选择的留学,那么美国课程硕士的性价比也是远远高于博士的。



除了硕博混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多国混申。我个人申请了瑞士、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正如加拿大面试我的教授说的一样,虽然这些地区的好学校密度没办法跟美国比,但是好学校是存在的。考虑到当下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如果对这一点比较在意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学。

 

既然提到多国混申,我也想提一下我对各个地方的印象。首先是瑞士,我申请了EPFL和ETH的计算机硕士,不用交巨额的学费,并且学校的排名也很靠前,将来也很有机会本校转博——欧洲的博士待遇可以说是优渥,可以在知乎上随便搜搜就知道了——如果将来想读博士,那么瑞士的硕士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相应的缺点就是就业没办法和美国相比,而读完一个硕士再读博士的时间开销也是很可观的;

 

香港的好处是确实有相应的好教授,比如对于计算机视觉方向来说,香港中文大学的mmlab就是很好的去向,缺点可能是地区治安、管理和政治问题,并且并不能算是海外读博,回国的时候不确定能否被认定为海归博士;

 

新加坡的优点是地区治安管理相对较好,两所学校的实力也很强,并且和业界的合作也较为紧密,比如NTU和阿里巴巴就有很多的合作,也是我在考虑了导师方向后最终的去向。相应的缺点是最终确定的日期比较晚,最近奖学金也越来越紧缺,有可能会有毕业后服务一段时间的限制,疫苗的接种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加拿大在政治和治安等方面,和美国的深蓝州相近,有知名的教授,并且学术氛围非常的自由宽松,包括博士生的导师也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co-advise也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我之前也是非常心动。缺点是就业确实没办法和美国相比,此外如果不是非常强的同学,去了之后大概率还是身处华人圈子;

 

关于美国,我想我不用说太多了,大家其实都非常了解,单纯对于学业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当我们考虑了其他因素,这个优势会不会被抵消,就因人而异了。

 

上面讲了混申的优点和各个地区的特点,但是实际上混申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提供一个保底的选项”和“得到一个让自己最满意的结果”,二者很可能是矛盾的。这个矛盾点在于申请的截止日期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比如对于博士,在新加坡很可能在四月底才能给出包括奖学金的全部结果(这还是比较早的奖学金,对于SINGA等只会更晚),而美国的最终期限是四月十五日,香港则是会尽可能早的要求你决定是否接offer及奖学金,加拿大是发出offer的一到两周之内给出答复。而且硕士和博士的截止日期也是不同的,比如我认识一位同学,美国硕士的最终期限就要来了,新加坡的学校offer还没有决定,就会面临艰难的取舍。所以如果决定混申,还是建议同学们想好该学校的offer,是否处于自己可以接受的区间——如果现在必须做出决断,放弃其他学校的offer可能性,自己是否愿意。

 

当然如果考虑的是接了offer,到最后再决定是否毁约,也是一个选择,但是也需要考虑清楚可能的后果——尤其是对于Ph.D.来说,你能申请到对面教授的Ph.D.本身,就意味着你大概率和对面的教授比较熟悉了,此时拒绝offer可能会给对方的招生带来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这一点需要进行权衡。

 

最后是想吐槽一下,今年的申请压力确实不小。相信很多人早就听说六字班申请的时候遭遇了很多不幸的事情,比如夏季学期的暑研签证问题,中美两国的摩擦给留学带来的政策压力,甚至最后还面临了一场从未设想过的全球性疫情。当时大家都在说总不会比六字班更糟糕了——但是根据我的感受来看,七字班的形势貌似更恶劣了。清华六字班的同学因为政策和签证问题导致无法实地暑研的有很多人,但是七字班由于疫情,最终没人能实地暑研;中美两国的摩擦以及对留学生的政策缩紧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恢复,美国对亚裔的敌视甚至更进一步,一向沉默的美国亚裔也开始了“Stop Asian Hate”的游行示威;全球性的疫情到现在仅仅是在疫苗的支撑下有了好转的趋势,印度已经出现了超乎预计的病毒变异和相应的疫情确诊人数上涨,这极有可能导致经济恢复再度放缓,进一步影响留学生的funding来源。我甚至听说过MIT无法给一个力学方向的博士申请者提供奖学金,至于其他大学,我觉得也不一定会很乐观。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六字班选择了defer甚至是gap的同学,加入了和七字班同学的竞争之中,七字班的申请基本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我想这些都是大家不得不考虑的不利因素。

 

从我决定申请留学到现在决定了去向,我对于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是最开始懒散被动的自己,最后搞不好会面临失学的风险。申请季以及之前的准备里,非常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MIT EECS博士)的指导和帮助,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认知上都让我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希望这些总结能够帮助到后来的申请者!


世界动荡,我有对冲;多国混申,遍地开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