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推:重温《乐队的夏天》第一季16——第二赛段的一些感受以及乐夏三真的来了!
前言:在等待跳票两年的《乐队的夏天》第三季开播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温《乐队的夏天》第1季,重温这部横空出世的摇滚综艺带给我的兴奋与感动。因为是音乐综艺,所以接下来,我会以歌曲为主分享一些感受,让大家等待《乐夏三》的遥远日子里多一些慰藉。

第二赛段结束后,停了一小段,一方面在忙分析《漫长的季节》ost,一方面小朋友不太舒服,又赶上一家人二阳,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关于第二赛段赛制有一些想聊的东西。《乐队的夏天》作为一个音乐综艺,整体的赛制设置是有自己的逻辑和合理性的。
先说结论吧,本质上来说整体的赛制设置是一场乐队(摇滚乐队)市场化商业性的试炼。
投票上。
超级乐迷是制作人(张亚东、高晓松)、资方(马东),人少但拥有话语权(票数分值高),专业乐迷属于音乐行业和媒体,人相对多一点、也有一定话语权,
大众乐迷是观众、受众,代表市场反响和接受度,代表未来的市场潜力(乐夏两季大众乐迷均以年轻人为主,是的他们一直试图联结成熟孤立的摇滚星球与当下的青年世界,因为他们代表新的消费群,代表未来和传递),和可以转化的钞票数量。
话说起来虽然粗俗和让人不舒服,事实即是如此。
赛程也是如此,比如:
第一赛段31进16淘汰赛考验的是乐队本身的实力,这是是否被资本、市场、大众接受的基础,不管音乐市场、综艺市场再怎么乱,没有实力的话后台再硬也没用,这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
第二赛段改编赛以及第三赛段合作赛就再正常不过了,改编考验的是乐队的即时创排能力,合作考验的是乐队与其他乐队、音乐人、偶像明星的磨合度。这是商演(无论是线下还是综艺和晚会)常见的两种方式,按照资方和节目需要改编指定的歌手或者歌曲,按照资方和节目的需要与指定的人合作(《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新裤子就被邀请与姐姐合作,旅行团在当年的某个晚会上与欧阳娜娜合作了《氧气》等等)
最后的CALL OUT,作为第二赛段PK赛制的补丁,更加公平,增加了比赛的悬念和可看性,也让参赛的大部分乐队可以耐心地待到最后,给了待定的两支乐队重回赛道的机会。
说回这一轮改编赛。本轮改编赛是16进8,在第一轮刷掉17支乐队后,再拦腰斩断一半,也是相当残酷。刚才说了,这一赛段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首歌的改编。这考验的是乐队的创排能力、乐队内部的动员能力。而从八对PK 实际的结果来看,重点是说说这几个方面,供第三季的乐队参考:
1.对原曲的理解和阐释。改编一首歌首先要理解这首歌,理解主题、服务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合适的创作。像刺猬的《我要平凡》、盘尼的《NEW BOY》、九连的《凡人歌》都比较契合主题、旋律好、入心,并且找到了很好的切口,刺猬是强调突出了“要”,盘尼给当时轻松的歌加持了回忆和怀旧属性,九连则一头扎进了凡人的市井。但有的就不太到位或者理解了这首歌但是演绎上差强人意。比如,黑撒对《山丘》有自己一定的理解,但是张亚东也说了,原曲个人感太强烈,李宗盛的演绎已经在一定的高度了,山就在那儿,改编上就比较难,加上的说唱更偏离了这首歌的味道。南无则是强调了氛围与技巧,主题性就相对弱了。
2.不要选太复杂太成熟的歌。太复杂太成熟的歌因为本身就要很高的传唱度和专业认可,相对比较难驾驭,改好很难、容易翻车,而一首冷门的小众的、“通俗”的歌就比较灵活,像李宗盛的《山丘》本身就已经高山仰止了,特别成熟特别自我,而他的《凡人歌》就相对比较“简练”灵活,适合大作文章。诸如此类的还有,朴树的《生如夏花》要比《NEW BOY》复杂深刻,王菲的《流年》、范晓萱的《darling》编曲、唱法要比《我愿意》《氧气》丰富多变,后者都要比前者好改的多。
3.不要选不适合自己风格的歌。老丁说的很对,作为独立的音乐人,摇滚乐队们考虑的是如何在保持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赢得比赛。所以选歌很重要,起码要适合自己。新金属的猴子选流行民谣的《生如夏花》,活泼热情的旺福选忧伤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以及独立emo的刺猬选的流行路子的张杰,都不太对口。
4.主唱。主唱太重要了,一个负责词曲、嗓子又好又特别的主唱太重要了,简直就是乐队的灵魂。像陈辉、高虎、彭磊、曹石、小乐、子健都是这样,嗓子又好又有辨识度,太加分了。
5.对待舞台的认真程度。乐夏一作为一档音乐综艺是横空出世的,但那是后话。作为第一季尚未播出的时候,什么效果都不知道,对于很多乐队来说是参加的很多节目(很多夭折未播出的节目)中的一个,使多大力气、用多大劲儿完全取决于乐队自己。所以有些乐队可能没有好好准备,用一顿饭的功夫来编曲,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如果是非常老牌成熟的乐队,他们有一定的演出经验,时间的长短不能衡量歌的质量,像面孔call Out想好了歌,排练就用了一个小时。但有些乐队又不同,他们需要借助这个节目刺激自己,重整旗鼓,比如刺猬,从濒临解体,到在这个节目中燃起团魂,一路的满血复活。所以刺猬和刺猬里面的成员是特别用心的认真的。
但是,无论输赢,作为观众和乐迷,我们收获了太多好听的音乐LIVE和感动的瞬间:
让人热泪盈眶的《花火》和彭磊在舞台上一次次“抽风”式的跳舞
让人无比舒服、不断循环播放的《我愿意》
复古甜蜜私密的《Darling》以及偏要眼神交流的可爱主唱和始终躲避的直男吉他手
写给一个人让青峰满含热泪的暖暖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让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的《校花与流川枫》以及台下无数的感同身受和猛男热泪
亚东听完两个年轻乐队改编朴树后,高晓松又没在,两眼四顾,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共情的人,他愣住了,那种岁月摧人的孤独
click15输给面孔后,吴金迪说他们今天没有输
……

6月的第一天,乐夏官方官宣招募现场观众,第一次录制的时间是6月26-27日,所以,《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来了!希望自己能再播出前把第一季回顾完。在此也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第二赛段建议还是第一季的设置比较好,选改编的歌手而不是固定的歌曲,这样一方面,乐队在歌曲的选择度上比较高,另一个方面,两支乐队改编一个歌手,这个歌手起码会有两首歌出现在节目里,方便大众重新认识一位歌手,像这次我自己收获最大时重新认识了范晓萱和邓丽君,特别是邓丽君,真的跟平时大众的印象区别太大了,简直太强了。
2.一定邀请懂音乐的大乐迷。
3.多一些关于音乐的专业讲解和探讨,少一些狗血和刻意的剪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