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女儿的朋友】谈爱

2020-10-16 14:07 作者:疯狂的马尔萨斯  | 我要投稿


“我们个个都只是人的一块符片(a token),因为我们像被一切为两片的比目鱼。所以,人人都总在寻求自己的另一片。”出自《会饮》

   漫画带有混乱,大众化,之中却蕴藏诗意当翻开并阅读,会感觉到一股激情扑面而来。

——L’un des grandes secrets d’une femme falsete

 这将贯彻全漫画具有副标题的意味,作者看似没有回答观众最大的疑问在这个“副标题”所提出,如月为何爱上了男主人公?在情感上,是否这种爱情具有功利目的? 

   我们必须确定的是,如月的爱情的真与假,究竟以这怎样的心情接近晃介,而晃介在爱情和亲情之间又有什么保持着两种关系的力量?

  在现实中这种爱情被视为禁断而且功利的,往往带有金钱和肉体的关系,法律上将视为不可容忍,但作者坚持要定义并且清晰这一概念,提出了问号“什么样的爱情是好的爱情?”宣布了自己的叛逆,当孩子成为青年,在经理启蒙时期后就会进入一段叛逆期。叛逆期的到来是敢于反抗现代社会所抵制的,这种叛逆远离了古典罗格斯带来的克制,在非摇滚性的文艺中摧毁启蒙现代建立的理性秩序并转而向着解构,碎片化的狭义后现代主义的新秩序的建立出发。

   古典的模范将被反对、诗的爱恋将被解放出来。即使是高中生爱上了中年男子。可以这样说,当翻看这本书时立刻就感受到了冲击和尴尬,作者有如此勇气将这件事作为漫画题材,冲击来自内心法的冲突,作者引出一种冲突的激情并在爆发的时刻用秩序重新压制它,这表现在晃介在每一次对古月批评中加快对自己的重新认识,一次次的责备将自己推到了聚光灯下,被年轻富有青春活力的古月摧毁了自己的面具,在一次次达到禁断到猥亵者中间的事情时既没有后者的暴力展示,也越过了前者的界限,晃介倾倒在了如月的青春下。

    如月爱晃介,过于简单、大胆带有着解构主义意味。尴尬在哪?这种尴尬似乎是来自角色上的不匹配,晃介作为丧妻一年的单亲父亲,如月则是来自并不美好的家庭,而这样的解释反而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角色不匹配的尴尬双方缺少的会互相补充。真实是来自爱情的尴尬,事实上两人跨越了并在那一刻与社会为敌,情感的爱情世界与现实的法律社会形成张力,难道女儿也被置于爱情世界之外?在26,27话作者将晃介,女同事,女儿美也,三琦君,和年轻的女同事置于一个情景中,女儿的猜测被连续带有暗示的证明了,她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但这里要注意,她直到如月出来以前表达中更多的带有一种躁动的极端激情,这种极端激情欲求获得同样的激烈反对,这种类似于背水一战的情绪时晃介爆发了....

    在父亲和爱情面前,引出了伊卡洛斯追随太阳的情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不可能缓和冲突。作为一个男人他不能丢失工作,作为一个父亲不能放弃女儿,但作为一个爱人者需求不应该结束,但父亲的责任如果阻碍了爱情的追求,越是接近就越将失去更多自己原来所有的一切,那么还要追随吗?

  现在剧情陷入了僵局,急切需要“机械降神”来解开僵化的局面,机械神是站在作为需要爱情的晃介这边,如月的出现解答了僵局的回复很明显“我两人的关系是爱着的”晃介看似悬而不决的回复,是微妙的承认了答案的合理性。

   爱情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但越接她,就越要抛弃自己过去拥有的,随着突围成功。女儿作为父亲一面无法戳穿爱情世界的厚壳,女同事作为工作一面也宣告了失败,默默的离开了。

    一旦确立了问题的发展,“战斗”现在交到了正的敌人哪里,即作为有情人的爱欲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承认了爱情在整个人生的领导性力量,但同时爱情的否定力量也随之到来,它将正确的和错误的像是正义女神摆好的阄,再也没有中间的平衡点可以站立,如何证明这爱情其实是俄耳甫斯对欧律狄刻的爱情呢?

     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亲情无法击穿爱情的厚壳,他们将发现,绕一绕野兽的外壳也可以起到突破作用,爱情世界内部的德性依然没有消失,随着苏醒依然会破坏结构使其坍塌。但,错与对是谁来决定的呢?感性的情感依然有胜利的可能,内部罗格斯的力量也将承认这一事实的发展。


【女儿的朋友】谈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