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卷:纳迦什不朽】第二十七章:黎明之门

2020-11-02 11:33 作者:忠孝两全曼光头  | 我要投稿

原文来自Black Library 原作者Mike Lee

原文内容及图片版权全部归Game Workshop所有

个人翻译,仅供学习交流,未经允许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部分个人添加图片来源于网络

译者:忠孝两全曼光头 校对:曼光头的表弟


科技树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十七章:黎明之门

帝王谷——无面之哈萨一百一十年(帝国历公元前1162年)

 

       玛哈拉克陷落一周后,亡灵军团抵达了帝王谷东端。山谷的入口处矗立着黄昏之门:八根比尼赫喀拉本身还要古老的方尖碑排列在宽阔的道路两旁。每根方尖碑高约三十米,下方道路蜿蜒,直通宽阔的山谷底部。在阿克汉的时代,曾有一堵未完工的城墙横跨山谷,一直延伸到谷口的第一根方尖碑那里。现如今,那堵矮墙早已被更具威慑力的防御工事所取代——谷口正前方,方尖碑以东约一百米的位置筑有一道森严的堡垒塞门,其入口由两层厚厚的玄武岩板封住,岩板宽高足有五米。塞门南北两侧约四百米外各耸立着一座墙高十米的巨型石堡。

       看来又是一场硬仗。阿克汉指挥十几支步兵连队和十架构造体冲向城墙,在死灵法术的层层掩护下它们顺畅无阻地跑过堡垒前的空地,迅速攀上城垛。巫妖本人躲在弓箭射程之外,等待着,然而预期中的战斗并未打响。堡垒和塞门内空无一人。这组庞大而昂贵的防御工事显然早已建成多年,可现在却被完全废弃了。其守备部队——如果曾经有过的话——很可能在早些时候撤到了玛哈拉克,死在了守城战中。

       这些祭司的想法实在令人迷惑,阿克汉边想边开始带队进入帝王谷。

       与此同时,在帝王谷正北一百公里的位置,阿卡迪扎和西部军团再次踏上了陆地。

       沿大明河逆流而上的旅程总体来说非常顺利——沙漠部落除外,他们与晕船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在启航一周之后,舰队沿着金河(Golden River)——大明河的一条支流——向苦寒峰(Bitter Peaks)深处进发。在河的尽头,一座小型哨站映入眼帘,它保卫着一座令海港城市都望尘莫及的宽广码头。阿卡迪扎授意建造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高效地将西部军队转移到山脉东侧。

       在喀穆里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码头的存在,其后修筑有狭窄的道路更是鲜为人知;无数工人在群山中从码头向东南方向凿出了一百二十公里长的简易通道。道路沿途存有食物和水,让阿卡迪扎的部队得以轻装前进。只要天气允许,他们两周内就能抵达黄昏之门。

       他们在航行中得知了玛哈拉克的覆灭;奥菲丽亚在异象中看到了一切并向大家讲述了纳迦什军队对生者的屠杀。阿卡迪扎确信敌军将从玛哈拉克出发进入帝王谷,试图突入西尼赫喀拉。鉴于东南方面军被大批亡灵困在了莱巴拉斯,敌人似乎可以轻易近抵夸塔,然后直取喀穆里。

       但入侵者有所不知:自莱弥亚一战后黎明之门早已改头换面,而夸塔和卡-萨拜的军队已经就位,随时准备阻击。现在只等阿卡迪扎带着援军赶到黄昏之门堵住后路,然后便是打虎牢龙。

       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及时穿越山谷。

       帝王谷曾是一处庞大的墓地,早在各大城邦建立以前,早期尼赫喀拉文明就已经开始在此埋葬逝者。山谷的陡坡上藏有宏伟的陵寝,谷底则挤满了砂岩神龛和成片的坟墓。

       现在这里只有一堆堆碎石和烧焦的瓦砾,绵延数百公里——这是六百年前篡位者追击东方诸国数月之久的战场遗迹。阿克汉还记得那次穿过山谷的艰苦战斗。撤退中的东部联军推倒雕像、拆毁陵墓,用那些砖石为他们的弓箭手和长矛兵建造临时防线,玛哈拉克的祭司们则用幻象和致命的魔法陷阱来折磨他的骑兵。叛军让纳迦什的部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迫使不朽者们一路沿着山谷挖开坟墓以寻找更多尸体填补日渐稀松的阵线。追击持续了两个星期,算得上是整场战争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

       这次的进军路线跟当时正相反,纳迦什的战士们朝着黎明之门和夸塔方向前进。山谷西端曾在纳迦什统治时期被层层防御工事封死,甚至比阿克汉之前在黄昏之门看到的堡垒群更为严密,但莱巴拉斯人后来找到了拆除它们的方法并试图以此阻挠追兵。考虑到他在黄昏之门看到的东西,阿克汉不得不怀疑在山谷西端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且这次肯定会有驻军。夸塔著名的墓穴守卫已负责把守黎明之门千年之久;帝王谷是军队穿越碎峰山脉的唯一通道,所以对方定会固守要塞等他来攻。

       他必须迅速攻破黎明之门。既然现在全尼赫喀拉都已备战完毕,阿克汉知道自己必须迅速行动才能在西方列王结成一支庞大的联军之前取胜。他在山谷里每多待一天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会强大一分。

       阿克汉倾其所有为他的军队加速。为了不被落下,沃索伦和他的子嗣也依此照做。亡者大军在翻腾的黑暗下一路向西。

       纳迦什的军队日夜兼程,仅用七天就穿越了帝王谷。然而以快为先的行军过程和崎岖的地形导致全军队形涣散,前后拖拉长达十几公里。骑兵部队走在最前面,骷髅战马在细碎的岩地上小心行进,之后是几十支咔嗒作响的战车部队和一批执斧骷髅。再靠后是排成密集队形的长矛部队,最后是投石机和其他大型攻城机械。阿克汉和骑兵部队一道走在最前面,他燃烧的双眼在黑暗中闪烁,时刻眺望着黎明之门的迹象。这次他不打算浪费时间做战前准备,一旦发现敌军工事他会直接让全军化作一股骸骨与金属的巨浪涌上城墙,不断冲击直到将墓穴守卫冲垮为止。阿克汉确信在绝对的兵力差距下无论对方备有何种防御策略都会被迅速击溃。

       他错了。

       阿克汉看到的第一样东西是夜幕下熊熊燃烧的火光。前方有大量篝火,且按照前后不同的高度排成了三排:第一排火堆高出谷底六米左右,第二排约有十二米,最后一排至少离地二十米。

       不一会儿,巫妖策马跃过一堆破碎的砂岩,落地后发现自己正奔驰在一片开阔的平坦地形上。这里不似山谷内到处都是碎石,反而平整到有些反常。

       接着他恍然大悟,眼看着第一枚炽热的火球从篝火之间飞了出来;他们已经进到了防御工事的射程之内。

       噼啪燃烧的沥青球拖着烈焰划破天空,感觉滞空很久,然后才像轰雷一样落在骷髅骑兵之间。猛烈的爆炸点燃了干燥的皮肤和骨头,将骑手和坐骑一起变成了火炬。阿克汉咆哮着让骑兵加速,想带着弓骑兵尽可能靠近一些。

       火越烧越旺,阿克汉终于看到了全新的黎明之门:它的第一道城墙由花岗岩板砌成,高出谷底六米,墙上的戍卫弓手和低矮结实的塔楼一齐向迎面而来的骑兵释放出密集的箭雨,无数魔法箭头在亡灵中肆虐飞梭。第二道墙目测有十二米高,矗立在第一道墙后方约一百米的位置,沿墙体每隔二百五十米就有一处防御棱堡。之后,再向后一百米,阿克汉依稀能分辨出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城墙;十八米高的黑色玄武岩墙体封住了黎明之门的出口。

       又一批火球噼噼啪啪地飞过头顶,燃烧的沥青滴落在阿克汉的肩膀上。他大骂一声,命令弓骑兵向第一堵墙上的守军攻击一次然后撤出敌方射程。敌人的防御比他想象中的要坚固太多。他将不得不浪费宝贵的时间直到全军集结完毕才能再次考虑进攻。

       他的计划已经支离破碎,阿克汉调转马头撤向后方,内心无比焦躁地思考着下一步行动。



       西部方面军只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会停下来以供马匹和士兵进行补给。全军每一个人——从国王到最低阶的长矛手——都已经累得睁不开眼睛,他们的速度确实很快,仅用十天就穿过山区进入了黄昏之门。当战士们坐在蜿蜒于谷底的贸易公路旁休息时,他们仍可以望见东北方向玛哈拉克上空残留的烟幕,这可怕的景象不断提醒着他们全尼赫喀拉如今所面临的危机。

       当首席法师苏莱曼骑着一匹借来的马沿纵队赶来的时候,阿卡迪扎正将头靠在他的战车上休息。苏莱曼的奥法长袍已经被路上的灰尘染成了棕色;他脖子和眼睛周围深深的皱纹中夹杂的沙砾格外醒目,那顶磨光了的金属便帽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夸塔传来消息,”巫师头也不抬,重重依在他的手杖上,“纳迦什的部队已到达黎明之门。”

       阿卡迪扎立刻坐直,“多少人?”

       “至少十万,”苏莱曼答道,“但每小时都有更多后援部队赶到,最终数字可能会翻上几番。”

       国王严肃地点点头,“他们能守住大门吗?”

       “目前可以。”

       “有莱巴拉斯的消息吗?”

       “赫鲁说围城还在继续,阿斯崔派出的援军已经上路但预计抵达时间要在一个月之后。”

       阿卡迪扎揉了揉酸疼的眼睛。只要赫鲁和莱巴拉斯人还能守住阵地就能牵制住数万敌军,那就足够了。

       国王望向西方,盘算着还能如何继续压榨他疲惫不堪的部下们的剩余体力。“告诉夸塔十天后我会赶到。他们可以使用任何必要手段进行防御,只要能守住十天就行。”



       经过两天两夜的持续进攻,第一道墙失守了。无数骷髅在阵阵箭雨和炮火的轰击下前赴后继。守军顽强反击,附魔箭和沥青弹令亡灵军团损失惨重。阿克汉很快发现守卫城墙的不只有身披白甲的墓穴守卫,还有来自卡-萨拜的铁甲军。尼赫喀拉人将一筐筐砂岩或燃烧的沥青洒向进攻者,据守城墙寸步不让;他们砸碎头颅、砍下手臂、用长戟或战斧劈碎云梯。

       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击退,但阿克汉毫不动摇。终于,在第二天中午,投石车成功在墙体上砸开了一处缺口,巫妖即刻命令他的骑兵冲进墙内。守军见状,意识到自己此刻必须撤退否则将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撤军井然有序,留下了约四千名死伤者;阿克汉将它们全数收编,用来当作下次进攻的前锋。

       第二道墙远比第一道难攻得多。它比云梯要高,墙体之厚只有最为集中的轰炸能留下弹坑。阿克汉试着用魔法爆破加战车游击的战术扫清墙垛,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四次破门进攻均以失败告终,破门部队不是被城楼掉落的重石砸碎就是被燃烧的沥青化为灰烬。最后,经过五天的努力,阿克汉说服了沃索伦派出他的不朽者。这么做风险很大,因为他们是军团激活与控制链的一部分,即便只损失一名也会令数万亡灵部队陷入瘫痪。但巫妖这次赌赢了;在沃索伦编织的魔法迷雾的掩护下,不朽者们像蜘蛛一样迅速攀上高墙。不到一小时后,塞门轰然打开。警报四起,守军绝望地向门楼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猛烈反扑,孤注一掷地试图夺回并封锁大门,然而收效甚微。幸存者逃向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墙,阿克汉的骑兵紧随其后。

       至此,进攻已经持续了一周,阿克汉撤回部队并开始研究横在自己道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第三道墙太高,就算是不朽者也爬不上去,厚度又让投石机无可奈何。那么突破点就只剩下大门了——两块约半米多厚的玄武岩板。

       接下来的两天里,第三道墙的守军凝视着眼前的黑暗,紧张地握紧武器等待敌人发起总攻。到了第三天,墙上的一些人开始寻思敌军是否终于放弃了。毕竟阿卡迪扎国王和他的援军现在应该已经近在咫尺。

       然而,正午刚过,他们突然感到脚下的城墙传来微弱而有节奏的颤动。频率缓慢稳健,就像巨人的脚步声。

       攻城骨巨人不见得要造的很高。它们相对较矮——肩膀处的高度还不到四米——但非常结实,有粗壮的胳膊和四条粗短的腿。总共有六架骨巨人,每架都由成千上万块人骨外加阿克汉的部队所能找到的每一片多余金属拼装而成。当它们扛着一根长五米重数十吨的砂岩柱当作攻城槌、穿过第二道门朝最后一道墙走去时,脚下的地面在随之颤抖。几十架小型构造体在骨巨人后方疾驰,细长的腿上满是干涸的血迹。

       拼装骨巨人不仅需要阿克汉的力量,还需要沃索伦和他的三个不朽者共同努力。他们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阿克汉认为要是这么做能让他们通过黎明之门,那这点小小的代价完全值得付出。

       巫妖骑在他的战马上,看着巨人们笨拙地渐渐走远。当这些巨像自黑暗中出现时,墙上瞬间响起了警报。他的大部分骑兵和几支步兵大连已经在第二堵墙西侧做好了准备。沃索伦的部署则在第一和第二堵墙之间的空场上等着,以免受到敌人远程攻击的伤害。阿克汉转向坐在轿子上的沃索伦,后者正待在一处刻在地上的仪式圆环旁边。圆环中央摆着六只大陶缸,死灵法师的三个子嗣分立四周,等待仪式开始。

       沃索伦干瘦的手里攥着一本皮面大书。这是纳迦什之书中的一卷,不死之王在他离开纳迦什扎之前将它交给了他。死灵法师在书页中翻找到了合适的咒语,转向阿克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巫妖测量了一下骨巨人和墙之间的距离,它们随时可能进入敌方射程。“现在,”他命令到,“我会向前带领骑兵穿过缺口。”

       “如您所愿。”沃索伦说完露出一丝冷笑。

       阿克汉策马向前奔向他的卫队和骑兵。死灵法师对着他的背影咕哝着骂了一句,然后转向自己的子嗣们。他草草点了点头,举起双臂开始吟唱。

       三名不朽者立刻加入,为法术助力。能量不断累积,直到法阵上方的空气发出爆鸣。圆环中的陶缸——每只都有一人来高——开始嗡嗡作响,起初声音还很轻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力。沃索伦的声音也越抬越高,之后,缸上的盖子啪地一声裂开,数万只黑色甲虫蜂拥而出。它们直升到空中,在法阵上方盘旋如漆黑的漩涡,然后突然向西冲去,迅速攀升,像巨浪一般灌向城垛。

       当骨巨人逼近最后一扇大门时,墙头上已经开始回响起惨叫和哀嚎。



       沙民蹲下用刀尖在沙地上划出一条条线。“敌人已经穿过了第一和第二道墙,在这儿,第一道墙有个缺口,门是开着的。敌军大部都在第一和第二道墙之间。”

       阿卡迪扎仔细研究着标记。他蜷缩在自己的战车旁,身边围绕着他最亲密的顾问:卡莉达,奥菲丽亚,苏莱曼和法伊萨尔的长子穆克塔迪(Muktadir)。他们现在距黎明之门只剩不到三百米远,甚至可以听到远处的战斗声。“他们现在在干什么?”

       “撞门,那东西很大但我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他们还用了某种魔法遮蔽墙垛,看上去就像一团乌云但又黑的发亮。”

       阿卡迪扎将目光投向苏莱曼。法师摇了摇头,“那可能是任何东西,但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一些死灵法师在忙着维持这个魔法。”

       “看来我们到的正是时候。”穆克塔迪和他父亲年轻时一模一样,又高又帅。莱弥亚之战结束五年后,法伊萨尔安详离世,穆克塔迪接替他的位置成为了部落的新酋长。“我们应该趁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三道墙时迅速出击。”

       “同意,”阿卡迪扎转向部落战士,“第一道墙上有敌人的哨兵吗?”

       战士一脸坏笑,“没有。”

       阿卡迪扎也笑了起来,“好极了。苏莱曼,你和你的法师能隐蔽我们直到靠近第一道墙吗?”

       法师挠了挠下巴,“如果他们被自己的仪式分散了注意力,那就没问题。”

       “妥了,”国王说,“我们要让弓箭手登墙作为我方火力掩护。我将带领战车通过第一道门。穆克塔迪,带着你的重骑兵穿过缺口。步兵将尽可能快地跟在我们后面。找到死灵法师,干掉他们就可以速战速决。”阿卡迪扎起身,在他身后,尼赫喀拉军团已在山谷中延展成一道宏伟的战线,在黑暗中一眼望不到头。开战在即,他本想说些鼓舞人心的话但情况似乎不允许。如果他们能挺过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后有的是时间发表演讲。"苏莱曼,你跟我来。"

       穆克塔迪和他的族人迅速打马离去,而苏莱曼则召来信使,向他的法师同僚们传达消息。阿卡迪扎拉起卡莉达的手转向奥菲丽亚,“最后还有什么忠告吗?”

       沙漠之女现在已是老态龙钟,她已经为部落效力了一百多年,脸和手上都布满了皱纹,但阿卡迪扎仍可以看到她年轻时的影子。

       她抬头看着国王,耸了耸肩,“别被杀咯。”

       尽管气氛紧张,卡莉达还是笑了出来。阿卡迪扎对奥菲丽亚假装皱眉,“没有你我们可怎么办啊。”

       先知向前倾身,双手分别贴在他们二人的脸上。泪水在她眼中闪烁。“哈萨将在未来的战斗中眷顾你,”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到,“愿饥渴之神的利齿咬碎你敌人的骨头。”

       阿卡迪扎笑了,“保重,沙漠之女。我们会再见的。”

       说完,国王和王后上了战车。苏莱曼笨拙地跟在他们后面,然后是两名年轻的弓箭手。等大家都就位以后,卡莉达挥起缰绳,战车咔嗒咔嗒地消失在了黑暗中。

       奥菲丽亚目送他们离去,心中早知结果如何。



       骨巨人们再次挥动攻城槌,将它撞向大门。阿克汉在七十多米外都能感觉到震感。撞击声如雷鸣,颤动着石板后的铰链,大门上方落下阵阵灰尘。破门行动到目前为止顺畅无阻;墙上的守军正被甲虫风暴和迅捷的小型构造体围攻,自身难保。只要再敲几下,阿克汉寻思着,大门应该就会开始碎裂。

       阿克汉转向他的骑兵,想了想,下令全军缓速前进。数万名骷髅骑兵开始向前缓缓推进。

       又一声重击在空场上回荡,接着是岩石破碎发出的脆响。就快成功了。



       弓箭手们抢先进入第一道大门,登上墙头,消失在了门楼附近,不出几分钟就占领了第一道墙。直到最后一名弓箭手消失在视野中,阿卡迪扎这才命令车马部队前进。在他身旁,苏莱曼紧握法杖低声吟唱咒语,掩盖了大军的车轮和马蹄声。其他法师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步兵连在他们身后缓缓跟进。如果走运的话,敌人大概直到冲锋开始才会察觉到危机。

       卡莉达蹲在战车的装甲轮辋后面,手里松散地握着缰绳,强弓挂背。阿卡迪扎向前倾身抓住她的肩膀,“我们一过大门就直接开始冲锋。现在没时间也没必要组织阵型。”

       她点点头,一心驾着马车向门口开去。一切都出奇地平静。国王紧握着他那把金剑的剑柄。

       进入门廊后,卡莉达拉住缰绳让车马改为慢跑。车轮的声音在隧道里震耳欲聋;大到几乎让人难以相信敌军会听不到。几秒钟后他们了通过大门,几乎与此同时,王后猛地扯掉了蒙面的头巾,高喊出一声嚎叫般的狂野战吼。战车顿时开始向前冲锋。

       阿卡迪扎同时拔剑。群山领主打造的利刃在黑暗中如一缕阳光般闪耀。

       ”为了喀穆里!为了尼赫喀拉!冲啊!”



       维持法术占去了沃索伦的全部注意力,虫群需要引导,需要用法术不断进行轻微刺激来激发它们的饥饿感。这可是个精细活:要是刺激太过,虫群会自焚而亡;太少的话它们又会变得疲惫而温顺。

       直到四周飙箭他才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攻击。

       亡灵队列中不断闪烁着白色光点,每一箭都能摧毁一个骷髅战士。两根流矢砰砰打在了他轿子的椅背上,另一根则击中了他一名子嗣的肩膀。不朽者痛苦地嚎叫起来,拼命想把那根箭拔掉。他痉挛着将箭拔出,肩上多了一个冒烟的洞。

       其他不朽者纷纷散开躲避,咒语消解。沃索伦一边咒骂一边转身在黑暗中寻找敌袭的来源。

       号角在东方响起,接着是马蹄声。不死军团后方的空场上居然冒出了无数骑兵和战车,而且似乎都在向他冲来。沃索伦看到敌阵中心矗立着一位身披金甲手握赤剑之人,他的心瞬间就凉透了。

       “阿卡迪扎 !”

       攻城槌又一次撼动着塞门。这一回,阿克汉已经可以看到裂缝自两扇大门中心向外扩散,从门缝一直延伸到铰链。一股碎石落到地上,右门表面多了一个浅坑。阿克汉拔剑备马,满怀期待地呲牙咧嘴。

       突然,已经在墙头弥漫了近半个小时的嗡嗡声毫无预兆地归于沉寂。阿克汉抬头一看,只见无数甲虫如一阵黑雨般纷纷洒洒落在了陡峭的墙面上。上方守军的尖叫声也平息了。

       阿克汉回马打望,想透过第二道门的走廊看看仪式为什么中断。接着,他听到了号角声——不是从墙上,而是从东边,从他来时的方向传来。

       巫妖大惊,这不可能。最近的人类军队明明被困在几百里外的莱巴拉斯。

       接着他听到了骑兵冲锋的轰鸣声,这才笃定——不知如何——他的部队正遭受攻击。



       战车隆隆驶过,阿卡迪扎挥剑划出一道火弧,在两具骷髅的碎骨上刻下焦黑的烙印。在他身后,两名随驾弓手正在尽速射击;敌军紧紧挤作一团,就算想射空都难。苏莱曼在战场的喧嚣声中咆哮着喊出咒语,向亡灵不断投掷法术飞弹。

       在国王周围,王室卫队的战车排成楔形,深深凿进了敌军预备队。左右两翼的重骑兵猛烈冲击着敌军长矛连队后方,用剑斧马蹄击碎了无数骨架。第一道墙上的弓箭手调整姿势,越过尼赫喀拉部队继续射击,箭雨在两军头顶嘶嘶作响。

       首轮攻击进行的非常顺利。若是凡人军队遭此打击此时必定已是一片大乱,但亡者却瞬间集体转身面对新出现的敌人。照此发展,骑兵部队很快就会被数量庞大的敌军所压制。

       阿卡迪扎转向苏莱曼。“死灵法师!”他大喊道,“他们在哪儿!”

       法师一脸怒意地看了他一会儿,试图在战争的嘈杂中理解国王刚刚说了些什么。忽然他看上去恍然大悟,闭上眼思索了一下。“那边!”法师大吼着指向西北方向。

       一支投矛咣啷一声撞上了战车侧边。卡莉达大声骂着什么但阿卡迪扎什么也听不见。他扫视战场西北角——然后看到了他的目标:有一架长着蜘蛛一般长腿的奇怪载具正蜷伏在两支骷髅连队后方,离自己只有几十米远。轿子上有一个座位,国王看到那上面坐着一个干瘦的人影。

       阿卡迪扎拍了拍卡莉达的肩膀,“转向!”他大喊着用剑指向目标,“那边!”

       战车向右转进,轴刃一拐斩断了几个缓慢移动的骷髅。王室卫队立即做出反应,改变路线紧跟国王。正前方的两支敌军连队迅速排成一列,端平长矛架起盾墙。

       它们立刻成了弓箭手的目标。无数箭矢从城墙和战车上袭来,附魔青铜射入茫茫白骨,一片片骷髅在闪烁的白光中散落倒地。苏莱曼举起法杖放声怒啸,杖头开始像火把一样发光,他挥杖射出一排小型法术飞弹轰杀了数十亡灵,它们的骨头被超凡的热力化作灰烬。

       随后,战车集群撞上了已经稀碎的敌军战线,金属车轮隆隆向前碾过无数骨骸。阿卡迪扎不断挥砍,附魔宝剑斩杀亡者如砍瓜切菜。王室卫队在国王两侧奋力向前,如同一堵刀箭组成的铁墙。第一支敌军大连在一分钟内便被击溃。

       阿卡迪扎砍翻了又一具骷髅,发现自己和那台骨轿之间已经畅通无阻。“前进!”他对着卡莉达的耳朵大喊,“前进!”

       王后高喊一声作为应答,猛拉缰绳——接着,整个世界忽然消失在了一阵热浪和绿光之中。



       阿克汉在墙另一侧都能看到那魔法爆炸,他大骂一句。要是沃索伦已经开始像那样施法,就说明他肯定已经遭到了直接攻击。

       巫妖带队赶回第二道门,现身于一片混乱之中。敌军骑兵和战车从后方冲击着他的部队,第一道墙上似乎有对方的弓箭掩护。亡灵部队此刻缺乏弓手支援——它们都还在第二道墙的另一边——损失惨重。更糟的是大批敌军步兵正从第一道门涌入战场,试图汇成一道封锁线。

       阿克汉望着对方战车上飘扬的三角旗。喀穆里?在这儿?怎么会?他瞬间陷入恐慌。阿卡迪扎把整条山谷变成了一个陷阱,而他一头扎了进来,现在被夹在两支强军之间动弹不得。

       第三道墙上响起一阵欢呼,紧接着就是一阵箭雨和沥青弹劈头盖脸,守军转守为攻。攻城一败涂地,整场入侵行动大抵也是如此。阿克汉此刻除非立即发起反击伺机脱身,否则很可能将被绞杀在三军阵中。

       他试图在混乱中寻找沃索伦,抬眼瞥见了两名死灵法师的不朽者正冲向一辆敌军战车残骸。他的第一反应是设法靠近他们,毕竟如果他们被杀大部分亡灵军团也会一同倒下。但巫妖转念一想,这可能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借活人之手彻底摆脱那个白痴沃索伦和他的宠物 们。

       反正这场战斗败局已定,现在的问题是:他是去救沃索伦,还是留那个混账东西自生自灭?这么一想答案简直显而易见。

       阿克汉大喝一声打马向前。他将带领部队尽可能沿墙体向北,然后尝试转向强行绕过敌军侧翼边缘。顺利的话他便可以穿过第一道墙的缺口,逃出生天。



       有人正把他往后拖。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疯狂地叫喊着。阿卡迪扎摇了摇头,试着睁开眼睛。

       战车侧翻在几米开外的一群死马中间。到处都是血,但国王说不清这都是谁的血。他的剑躺在翻倒的车筐旁边,正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接着,他看见战车残破的车体下掩着一条满是血迹的纤纤玉臂。

       “卡莉达!”国王尖叫着扭动身体,他顾不上去看到底是谁在拉着他,只想赶去爱人身边。他听到有男孩的喊声——他的一名弓箭手?——然后有人又抓住了他。他挣扎着脱身,四肢着地向前爬去,想抓住妻子的手。

       他刚要爬到王后跟前,只听得头顶上响起一阵嘶嘶声。他身后的男孩尖叫起来,阿卡迪扎凭借着战场本能立刻翻滚闪到一边,躲开了砸在脑袋边上的战斧。

       阿卡迪扎仰卧着。只见一个瘦到皮包骨头的男人正站在旁边,身穿蛮族粗制长袍外披青铜甲。那人好似毒蛇般敏捷,从地上拔起斧头照头又砍。就在这时,国王看到了对方口中的一对尖牙,心中立时明了自己正面对着什么。

       远处传来一声大喊,一道白光闪过,那怪物突然紧捂侧脸哀嚎一嗓。阿卡迪扎一看有机可乘,转身扑向他的宝剑。怪物注意到了他的动向,咆哮着紧追而来。它后背又中一箭,附魔金属在它体内嘶嘶作响,但这东西几乎没有半点踌躇。

       阿卡迪扎伸手握住剑柄,顺势向前翻滚。身后追兵已至,国王跪起转身挥剑砍向怪物腹部。对方避闪不及被拦腰斩断;附魔剑刃削铁如泥,剑身上的魔法瞬间将那怪物烧焦枯萎如朽木般化作死灰。

       一个黑影像猫一样跳上了倾覆的战车。另一只妖魔:它的注意力集中在苏莱曼和一名年轻的弓箭手身上。它吐出一串神秘的音节,伸手向法师送出一道绿色闪电。但苏莱曼早有准备,他及时举杖释出反制法术以抵挡这股能量。闪电雷鸣震的阿卡迪扎耳中嗡嗡作响。

       阿卡迪扎的第二名弓箭手——就是那个试图把他拖到安全地带的男孩——看到怪物,抽出腰上的短剑大吼一声就跌跌撞撞地冲了过去。那东西咆哮着转向,伸出一根带爪的手指;又是一道闪光,弓箭手的身体爆燃起来,男孩瘫倒在地抽搐惨叫;苏莱曼趁机发起法术攻击,却被那怪物用反制咒语化解。它刚发出轻蔑的嘶嘶声身体却突然僵直——眉心正中一箭。怪物口吐缕缕白烟瘫倒在地,阿卡迪扎飞身向前将其斩首。

       在他们四周,战况瞬间变换。尼赫喀拉战士振臂欢呼,只因亡灵似乎开始溃退——不,不是在溃退,而是原地倒下。饮血者死后纳迦什的军队也随之消亡。

       这时似有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抓住了翻倒的战车,将它抛向空中好似那仅是一团干草一般。阿卡迪扎避闪不及被飞车刮倒在地。

       国王迅速翻身,又见两只干瘦的饮血怪物。他们站在一道魔法圆环的另一侧,身旁是三只密封的陶罐。它们其中一个显然是蛮族,但另一个却穿着残旧的尼赫喀拉长袍,胸前抱着一本破损的皮面大书。那妖孽似乎在对国王微笑,同时抬起了自己干枯的手。

       “陛下当心!”苏莱曼大喊着冲上前去站在那怪物和国王之间,“去照看王后吧!我来掩护您!”

       那个好似尼赫喀拉人的东西笑了,一道法术能量从它手中跃出。苏莱曼挥起法杖想要抵挡,不料杖在手中却如干柴遇烈火一般爆燃碎裂,法师胸口正中一击。苏莱曼痛苦地呻吟一声,倒地不动了。

       “可悲,”尼赫喀拉饮血者转向阿卡迪扎,挤出一副豺狼般的笑容,“我一直在找你,小子,要是能把你押回纳迦什扎也许也算是将功补过!”他指着另一名饮血者用一种奇怪的喉音说了几句。

       那怪物瞬间冲到阿卡迪扎面前,擒住了他的手腕。怪物嘶吼着越握越紧,国王感到他手腕上的骨头都挤在了一起。他哀嚎着,但拒绝放下手中的剑。

       只听旁边一声大喊,幸存的弓箭手赶来护驾。他出现在怪物身旁,挥起短剑砍进了饮血者左腕。筋骨尽断;妖怪怒吼着反手一拳打在男孩头上,颅盖粉碎。但阿卡迪扎得以趁机脱手,将燃烧的剑刃埋进了怪物的脸。

       他知道的下一件事就是自己仰面躺在地上,盔甲冒着滚滚浓烟。他耳鸣不止,身体里的每根神经都因疼痛而抽搐。尼赫喀拉饮血者放下手,脸上带着一丝惊讶。显然,是群山之主在盔甲上施加的魔法从死灵法师的攻击下救了他一命。

       阿卡迪扎试着站起来但他的腿不听使唤。饮血者又笑了笑,说了些什么,但国王听不太懂。那怪物开始像蛇一样懒洋洋地迂回着向他走来。阿卡迪扎在绝望中举起宝剑,用尽全身的力气向那妖魔掷去,却被对方轻松躲开。

       它又向前迈了一步——接着,国王清楚地听到了弓弦的声音。卡莉达一箭射进了它的眼睛。饮血者发出一声哽咽的尖叫连连后退。

       怪物不住惨叫着,白烟从它眼眶中袅袅升起。它向后倒去,在摸索箭杆的同时碰翻了陶罐。那东西右手握住箭杆大喊一声,这才把箭抽出来,浓稠的血沫瞬间涂满了半边脸。

       阿卡迪扎视野的角落里舞动着许多模糊地阴影,他感觉似乎有许多人正围着他和王后。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怪物,后者正在十几米开外对他又喊又骂。随着最后一声愤怒的嚎叫,怪物转身背对着国王砸碎了一只罐子。一股油光发亮的黑色甲虫从容器中涌出,看的阿卡迪扎汗毛倒立,它们立刻吞没了死灵法师的身体。稍后,这群昆虫嗡嗡地飞向空中,直奔北方。死灵法师已不见踪影。

       阿卡迪扎又一次倒在地上。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转过身,看见两名王室侍卫正扶着卡莉达站起来。她在朝他伸手,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惊恐。

       国王的目光从她身上飘走,投向了天空中翻滚的乌云。它们在他的注视下开始褪色,就像风中的烛烟一般消散了。

       他眼前一黑。阿卡迪扎最后的知觉,是阳光照在脸颊上的温暖。


【第三卷:纳迦什不朽】第二十七章:黎明之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