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仅存的“能源M”号运载火箭 默默矗立在拜科努尔 残破现状令人心碎

2022-01-02 09:39 作者:hawk26  | 我要投稿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最后一枚“能源M”号运载火箭,它现在默默矗立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已经被世界所淡忘。

上世纪70年代末,因苏联登月计划终止,超重火箭H1被迫下马,随后苏联开始研发名为“能源”号的超重型运载火箭。“能源”号首次发射是在1987年5月15日,1988年11月15日第二次发射,这次是作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助推器。安装4枚“天顶”号助推器时,“能源”号可以将重达100吨的货物送入轨道。

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有一座高达170米的巨大白色建筑物,这是发射场最高的建筑。

这就是“能源”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厂房。

“能源M”号运载火箭的名称写在火箭上部,两个“天顶”号助推器的顶部位置。

“能源M”号运载火箭是“能源”系列最小的一个,可是在这里,你会觉得它无比巨大。“能源M”号芯级只有一台RD-0120M发动机,而“能源”却有4台!

看着它,你会想,“能源M”号都如此巨大,那么真正的“能源”号该是什么样子。“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的一种超重型的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作为重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以及作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助推器,发射纬度北纬46度,“能源”号近地轨道运输能力为105吨货物,地球静止轨道运输能力为20吨。

“能源M”号是“能源”号系列中最小的衍生型号,使用二到四个经过改装的“天顶”号火箭作为助推器,芯级中只有一个RD-0120M发动机。“能源M”号旨在取代“质子”号运载火箭,但是在1993年输掉了和“安加拉”运载火箭的竞争。

掉落的时钟已经停摆,测试厂房的玻璃破碎得所剩无几,然而这里的设备还比较完好。

“能源”号火箭被设计用来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所以载荷位于火箭的侧面而不是顶部,但是“能源”号同样可以执行重型卫星的发射任务。

“能源M”作为“质子”火箭的替代者,使用相同的燃料,可以将35吨载荷送入轨道,可将6.5吨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能够向月球轨道发送12吨货物。

“能源M”火箭高50.5米,整流罩直径达到7.7米。

这个测试厂房是为“能源”号准备的,“能源”号高达60米,在厂房顶部向下看,“能源M”在这里显得比较小。

可以看到底部的安装座是为了能安装4枚“天顶”号火箭助推器设计的,目前只装了两枚。

“能源M”火箭的芯级内装有190吨液氢和147.6吨液氧。

对面是巨大的卷帘门,打开后,火箭将从这里离开厂房,前往发射台。

火箭上红色物体就是空出来的“天顶”火箭的固定座。

巨大的厂房可以为“能源M”提供所需的电力、燃料、冷却剂。

厂房还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

当“能源”号系列被抛弃后,这里成为“能源M”天然的保护伞,尽管岁月已经在它身上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但主体依旧完好。

能够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非常少,孤零零的“能源M”已经被外面的世界遗忘。

“能源M”芯级的RD-0120M发动机。

这里是工作人员的通道。

当年看着它的都是一群苏联航天界的精英。

物是人非,现在看到它的,只有我们。

台架上已经落满厚厚的沙尘。

以前这里是一尘不染的。

“能源M”被放弃了,原本早该退休的“质子M”却依旧担负着大量发射任务。

多么想看“能源M”发射的壮观场景,遗憾的是,永远都不会有发射了。

这里静得可怕。

走上50多米高的平台,偶尔会有风声。

工作平台修饰严重,但还不到危及安全的地步。

厂房顶部的吊车。

能坐在那里的,都是这个星球最好的吊车司机。

室外,拜科努尔发射场。

苏联解体后,这里的发射任务已经很少,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国外的商业发射任务。

厂房的铁轨,通向远处的发射台。

那边是另外的安装测试厂房。

也已经废弃。

那边是长132米,高62米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测试厂房。

仅存的“能源M”号运载火箭 默默矗立在拜科努尔 残破现状令人心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