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9个高考志愿填报的致命陷阱!它们会毁了你的未来!【高考志愿避坑指南】

框框 | 志愿填报闭坑

1️⃣专业认识
切忌以片面认知决定专业
大家一定一定一定不要仅凭名字和你的想象选专业,你高考以前接触到的,极有可能只是来自于你中学的学习感受、身边人的经验和网络上零星的碎片信息。
这样形成的专业认识,可能和大学实际的教学内容、科研方向和产业实践是完全脱节的。甚至这一点,等你毕业开始找工作才会意识到不对。所以你至少要对专业不说全面,也得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再决定是否选择怎么认识一个专业。
2️⃣学校条件
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不看学校条件,报到第一天就开始后悔的。我给你们梳理三个最要命的东西。
一、地理位置不仅主校区,还要看看你所报的专业所在的校区,而且有些专业不同的年级还是会换校区的。看看校区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在郊区,如果是,对于那些喜欢热闹和繁华同学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
二、宿舍条件,尤其看有没有空调。很难想象现在这个时代还有宿舍没有空调的学校。
三、洗浴条件,尤其看有没有独立卫浴。很多南方小孩估计不知道,很多大学还是公共澡堂吧。当然,如果你有特别在意的其他影响生活这样的点,比如快递、网络、周边交通等等。调查的越详细越好。
3️⃣相似名字
看仔细了。比如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等等。
一两个字的差别,每年都会有人弄错,专业就更要看仔细了,比学校名字更容易弄错。因为大家本身就对专业还是一知半解。
比如生物科学和动物科学已经是不同专业门类了。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前者是计算机类专业,会学习很多编程的课程后者是设计类专业,属于艺术大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没想到它既不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也不是计算机类专业,而是数学类专业。
4️⃣人云亦云
学校专业、地区的关系,你觉得哪个更重要?这个话题很大,我在下期视频里面会给大家展开做全面的解析。放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对于不同分段和不同专业倾向,学校、专业和地区的优先级是有很大差异的,并且哪怕大家在同一个区间里,也会因为自己的情况不同有一些差异。
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还记得吗?一样的道理,你就是你,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你有自己最独一无二的人生。明确你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陷入拒绝浪费分数的怪圈当中。
5️⃣招生章程
每个学校的招生都会发布招生章程在各个高校的招生官网或者招生公众号上都可以找到。大家最要关注的是你要报考的专业是否有对某项身体素质、某个单科成绩等等这些特殊的要求。
每年都有一小部分同学投档了,但是因为这些特殊要求不达标,造成退档和滑档的情况,你千万得看看仔细。
6️⃣填报策略
填志愿的冲、稳、保策略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明白了,应该很多老师和前辈都科普过。
但我这里要提醒大家,你可千万别冲过头了。我个人认为,资源填报得求稳,不然重来一年划不来啥,就要冲过头了。
第一种情况乱分配。极端一点的例子,假设你要填96个平行志愿,选择了 8 所学校,你不要6所拿来冲,然后1所稳1所保,保证大概率就记了。
第二种情况,你冲的志愿就不要填那种热门专业了,因为冲的志愿大概率都是捡漏的,只有可能是录取线最低的那一些专业,你才可能冲成功,不然咋叫冲啊,对吧?
7️⃣调剂
不同省份的录取政策不一样。对于老高考和新高考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一定要勾选服从调剂,不然你可能大概率面临退档,只能等征集志愿,或者直接落到下一批录取去。一本调二本,二本调专科。如果是一二本合并的省份,就直接本科调专科。
每年都有这样的案例发生,一定不能出现在你的身上。
对于新高考的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方式是没有调剂的,但填报志愿的数量一般都特别大。提醒大家一点,志愿填报的梯度要拉开。
8️⃣提前批
提前批一般都是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定向计划、警觉专业和部分高校的照顾专业等等。它会在本科正常批次之前开始录取流程。一旦你被提前批录取了,那你的档案就不会进入后续的录取流程了。
所以提前批一定要考虑清楚,这类学校专业本身有很大的特殊性,如果你不想去,可千万别瞎填,不然自己怎么稀里糊涂被录取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学下去更是未知数。
9️⃣决策权
决策权放在最后,因为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高考志愿可能是你这人生当中第一次及其重大的决定,说它会影响你的一生也不为过。也许你会借助很多的外力来帮助你决策,家长、亲戚、机构、填报工具等等等等,但是他们都只是帮你填报志愿的参考。最终志愿一定要是你在自己思考后自己作出的选择,不然当父母甚至其他人给你决定了,在未来,如果你感觉踩坑了,那个时候一定会后悔。要是当时是我自己做的决定就好了。
🔟?
听好了,没错,你看到这个视频的你都能避开这些坑,做出最好的志愿选择,被理想的院校和专业录取。听清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