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吹来夏日清凉之风——《世说新语》高阶版评测~

2023-06-25 18:58 作者:万朵新Elva  | 我要投稿

前言:《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与《三国志》裴松之注、郦道元《水经注》及《文选》李善注并称“四大古注”,在义庆原文的流传过程中,其注文与原文早已合而为一,为后世批注树立了光辉典范。

“刘孝标注,引撷广博,尤与裴注《三国志》,六臣注《文选》齐名。”“刘峻于《世说》亦然。凡引经史杂著四百余种,诗赋杂文七十余种,间亦参益己意,笺释求真。所引书,后多亡佚,故有清辑佚诸家。罔不视同瓖宝。”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之马瑞志译《世说新语》商兑篇

各位书友大家好,这期带来的是《世说新语》版本评测最后一期,高阶版。这期主要对孝标注原本和会评类书进行评测,之所以把此类书归为高阶,原因是如果对《世说新语》原文没有足够的熟悉、深入的了解,那么阅读这期的推荐书目是断然无法领略其中旨趣的。

高阶版之第一: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原本,孝标注的重点是补充其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及史实,而他所引徵的四百余种书籍,绝大多数已经不存于世。目前市面上的原本种类非常之多,这里推荐三版,一是国图出版的“国学典籍基本丛刊”系列的宋本影印,底本是金泽文库本,节目的背景图就是这版,也就是流传颇广的董弅刻本,又称绍兴本,此版无句读。二是老版诸子集成《世说新语》,我对比后认为底本应当是袁褧刻本,在蒋凡的《全新评注世说新语》中对袁本和董本进行了细致说明,他认为董本更符合原著原貌。三是国学典藏系列徐传武校点版,底本为王先谦思贤讲舍本,王本现在市面上应该是没有,但比较坑的是简体横排,之前视频也屡次提过,此套系的书装帧排版很差。

高阶版之第二:刘强《世说新语会评》,是国内目前《世说》注评类集成之作,收录自唐迄今网罗中外五十余名家评点,“自历代《世说新语》评点本、补本、续仿本,及笔记、目录、序跋、论著等文献中辑录《世说新语》评点数千条,二十余万言,总评置于正文之前,条评放诸各条之后”,同时附“评注者小传”,资料颇为翔实,对于《世说》研究可谓功德一件。此版以绍兴本底本,参校袁褧本,在保留宋本原貌的基础上,对存在讹误的字句稍作改订,原文中有明显错误者加圆括符(),改正及增补者加方括符[],校语则以脚注标示。

高阶版之第三: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同样以绍兴本为底本,校注的范围涉及《世说新语》原文及孝标注文,并采用各家的校注,对人物的异称注了本名,是一部汇集各家成就的整理性著作。此注本,重在索解字词,繁简度在徐震堮与龚斌、杨勇之间。书中大量选录刘辰翁、王世懋、凌濛初等人的评语,或评骘文字,或疏解文史,或臧否人物,颇有可观。这本书是最早的《世说新语》会评类书目,但均以眉批的形式收录,参阅不甚方便。骆玉明称此书有重大缺陷,原因是将程炎震《世说新语笺证》上百条笺注作为己见,也就是未注引,这类擅自将他人观点挪为己用的做法是严重违反学术原则的。同时选择删减不够严谨细致。但近代会评首创之功依旧不可埋没。

高阶版之第四:周兴陆《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此版是对《世说新语》的一次全面性的文献整理研究,包括汇校、汇注、汇评,包含较为完整的“世说学”文献资料,极大地推动了《世说新语》的研究。正文体例为正文后依次列校注、会评、参证,内容已经十分完备了。附录中主要包括版本、批注本沿革小史,佚文,历代及中外序、题跋、题识,评论资料选编等。相较刘强版内容就非常冗杂了。但我认为这版最大的价值在于把近代大家诸如王利器、程炎震、刘盼遂等考证研究成果融为一炉,十分便捷。

上面是本期节目全部内容,下期带来《文心雕龙》版本评测,敬请期待!

画外音:现在《世说新语》比较权威的版本就两个,一个董弅本,一个袁褧本,像蒋凡力挺董本,在他的著作中进行细致的对比解读。唐写本比较可惜,只有残本,这版是最接近原著的。陈寅恪对世说研究没有留下专著,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自己看的话,余嘉锡版的足够了,但如果对世说新语比较熟悉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刘强等的会评类著作。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对《世说新语》的研究早已不再局限在一部笔记小说的范围,已经上升到史料乃至社会人文、思想的高度,对魏晋南北朝历史人文风貌、习俗的研究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对《晋书》的研究,而且我认为目前还是方兴未艾的阶段,可挖掘的价值内涵越来越多。

刘强版会评涉及的主要人物:刘知几、刘应登、刘辰翁、陈善、陆游、洪迈、朱熹、胡三省、王若虚、何良俊、王世贞、王世懋、杨慎、吴文仲、袁宏道、袁中道、王思任、钟惺、郎瑛、黄辉、王乾开、陈梦槐、张伯起、凌漾初、张懋辰、李贽、冯梦龙、胡应麟、顾炎武、王夫之、黄生、陶珙、方苞、袁枚、姚鼐、李慈铭、文廷式、章太炎、严复、李详、鲁迅、吴承仕、钱穆、陈寅恪、程炎震、刘盼遂、宗白华、余嘉锡、钱钟书、余英时、朱铸禹、恩田仲任(日本)、秦士铉。

历代版本汇集参考:

1.绍兴本:宋绍兴八年(1138年)董弅刻本(后附宋汪藻《世说序录》),藏于日本,后辗转影印归国。

1.1 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王利器断句本和1962年中华书局影印本。

1.2 陆游宋刻本,淳熙十五年(1188年)依据董弅重刻,已佚,后延续至袁褧刻本。湘中刻本,淳熙十五年(1189年),曾藏徐乾学传是楼,已佚。

2.嘉靖本:明嘉靖十四年(1535)袁褧刻本(嘉趣堂翻刻本),1919年经《四部丛刊》影印,流传颇广,近代许多学者都用之为底本。

2.1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沙溪重刻《世说新语》六卷(1566年)。

2.2 清道光八年(1828)浦江周心如纷心阁重刻本。

2.3 清光绪十七年(1891)王先谦思贤讲舍本(据纷心阁本,清本中最善)

3.唐写本:1915年民国初年罗振玉影印,日本残卷,残缺严重,共51则,仅有校勘学术价值。最接近原著,惜为残卷。

4.沈校本(沈本):嘉靖本在雍正年间沈宝砚校语,但所据为湘中本。

5.正德四年赵俊刻《世说新语》八卷(1509年)。此为现存最早明刻本。

6.其他明刻本:万历七年管大勋刻《世说新语》三卷、万历二十四年吴瑞征刻《世说新语》八卷、万历二十五年赵氏野鹿园刻《世说新语》三卷、万历三十二年邓原岳刻《世说新语》三卷、万历三十七年周是博古堂刻《世说新语》三卷、万历年间陶珙校注本、明吴中珩、黄之寀校刻本《世说新语》六卷、明刻本《世说新语》三卷、明吴勉学刻《世说新语》六卷。

7.明批点本:明刻宋刘辰翁批点《世说新语》三卷、万历九年乔懋敬刻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三卷)、万历十年余碧泉刻王世贞批点《世说新语》八卷、明凌蒙初刻《世说新语》三卷、明凌瀛初刻王世贞批点《世说新语》八卷)、明凌瀛初刻刘辰翁、刘应登、明王世懋评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八卷。

8.明补语本:万历年间张文柱校刊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六卷、《世说新语补》二十卷(此本实为刘义庆《世说新语》与王世贞删并《世说新语补》二书合刊)、万历十三年张文柱校刻《世说新语补》二十卷、万历十四年太仓王氏刻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明凌蒙初改订本《世说新语》三卷、《世说新语补》四卷、万历年间刻《世说新语》八卷、《世说新语补》四卷、明刊本批点《世说新语补》二十卷、明书林余圮孺刻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

9.其他清刻本:光绪三年湖北崇文书局刻《世说新语》六卷。

10.清补语本:康熙十五年承德堂刊《世说新语》三卷,《世说新语补》四卷)、乾隆二十七年江夏黄汝林刊海宁陈氏慎刊堂藏本《世说新语补》二十卷、乾隆二十七年重刊茂清书屋藏板《世说新语补》二十卷、光绪年间葛元煦啸园刻朱印本《世说新语补》二十卷、清刊仿乾隆江夏黄氏刊巾箱本《世说新语补》二十卷。

11.民国印本:民国六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世说新语》三卷、扫叶山房石印本《世说新语》六卷、民国六年北洋印刷所排印本《世说新语》四卷、民国二十三年上海文化书社出版王明标点本《世说新语》、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大达图书馆供应社出版周梦蝶标点注解《世说新语》二十卷)、《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四部备要》本《世说新语》、《诸子集成》本《世说新语》。

已出版印行的注笺译等书目汇总:

1.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简端记》(1980年天津出版社王利器辑本)

2.李详《世说新语笺释》(1939年载《制言》杂志第五十二期)

3.程炎震《世说新语笺证》(1942年载《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七卷第二、三期)

4.刘盼遂《世说新语校笺》

5.王利器《世说新语校勘记》(1956年版文学古籍刊行社)

6.1962年中华书局线装影印本、1998年重印

7.王先谦《思贤讲舍本》(1982年版上海古籍)

8.旧《诸子集成--世说新语》(上海书店出版社)

9.《宋本世说新语--国学基本典籍丛刊》(2017 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0.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1983年中华书局)

1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1984年中华书局)

12.《金泽文库宋本影印-附罗氏残卷》(1999年中华书局)

13.杨勇《世说新语校笺》(2019年中华书局)

14.徐传武校点《世说新语》(2013上海古籍)

15.龚斌《世说新语校释》(2012上海古籍)

16.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7.周兴陆《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2017年凤凰出版社)

18.蒋凡等《全新评注世说新语》(202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刘强《世说新语会评》(2007年凤凰出版社)

20.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1993年商务印书馆)

21.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22.刘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2020年凤凰出版社)

23.蒋凡等《全评新注世说新语》(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4.李毓芙《世说新语新注》(198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25.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

26.李天华《世说新语新校》(2004年岳麓书社)

27.周一良《世说新语札记》

28.贺昌群《世说新语札记》

29.陈直《世说新语札记》

30.王叔岷《世说新语补正》(1975年台北艺文书局)

31.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1992年江苏古籍出版社)

32.蒋凡《世说新语研究》(1998年学林出版社 )

33.詹秀惠《世说新语语法探究》(1973台湾学生书局)

34.张振德等《世说新语语言研究》(1995年巴蜀书社) 

35.王守华《世说新语发微》(199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36.刘正浩等《世说新语》译注本(1999年台北三民书局)

37.徐南村《世说新语校笺》(香港大众书局)

38.许绍早等《世说新语译注》(1989年吉林教育出版社)

39.张撝之《世说新语译注》(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40.柳士镇,刘开骅《世说新语译注》(199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

41.张万起、刘恕慈《世说新语译注》(1998年中华书局)

42.朱碧莲、沈海波《世说新语三全本》(中华书局)

相关参考著作

1.房玄龄等《晋书》

2.陈寿《三国志》

3.范晔《后汉书》

4.孙盛《晋阳秋》

5.习凿齿《汉晋春秋》

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7.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197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985年中华书局)

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1955年三联书店)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1983年中华书局)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198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983年中华书局)

1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1989那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6.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2007年贵州人民出版社)

17.论语、汉书、史记、列仙传、老子、庄子、孟子、礼记、孝经、左传、高士传、艺文类聚、北堂书钞、文选李善注、初学记、酉阳杂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

 

吹来夏日清凉之风——《世说新语》高阶版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