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偷偷“生”娃惹风波,给了所有人一个重大警示!
近日,一条娱乐新闻突如其来地惊呆了所有人。
知名女星郑爽被爆一年前已在美国偷偷“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生育竟然还是通过代孕机构实现的!
然而面对两个孩子的到来,郑爽却突然反悔了,不肯配合签署相关文件,导致孩子至今仍然滞留国外。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当事人当即被推上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两个无辜降临世间的小生命也不由得激起了所有人的惋惜和同情。
事实上,这件事并非对于当事人是一拳猛烈的重击,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重大的警示呢?
对生命缺乏尊重和敬畏,代价实在是过于沉重了!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份沉重的代价,却往往是由最无辜的生命来最终承受。
然而那些“始作俑者”,却偏偏意识不到这一点。
比如那些明明还没做好准备就准备为人父母的,那些明明“置身事外”却偏偏热衷对别人催婚、催生的······是时候清醒一下了!
1、不是所有成年人,都适合成为父母。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同样,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同一种角色所定义。
尤其是——“父母”这个角色。
因为不是所有的年满18岁都能叫做“成年”;有的人81岁也依然可能只是个“小孩”。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二三十岁就能做好结婚的准备,有的人就算二三百岁,也可能只是个对婚姻一无所知的小乖乖。
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结婚生子之后,就能天然地承担起为人夫、为人妇、或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因为有的人就算结了一辈子的婚、生了无数个孩子,也可能搞不明白自己的家庭身份,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担当和承诺。
我们常说,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话虽如此,但事实上不负责的却往往不在少数。
一种是根本不知责任为何物。
对于这类人而言,他们的一切行为都仅仅只局限于行为本身,压根儿无从意识到行为背后的一切前因后果。
他们单纯地遵循着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一切本能属性,困了就睡、饿了就吃、高兴了就笑、怒了就叫骂打人——想要什么就要,不想要了就随手一扔······至于前思后想、斟酌考量、得体妥当······于他们而言往往是不存在的。
另一种是意识到责任却有意逃避或无力承担。
因为害怕压力、不想给自己增添“麻烦”,所以“明知故犯”,不是逃之夭夭,就是装作没事儿人似的袖手旁观。
这不仅是自私,更是坏。
然而你能想象这样的人为人“父母”吗?
你能想象这样的人在别人的驱使下去孕育一个稚嫩的小生命吗?
你又能想象未来将有多少无辜的人类要用他们漫长的一生去承受他们无力选择的身世之痛吗?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诚然。
2、不能代他人承担结果,就不要轻易对他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生活中往往不乏有一些“热心之人”,总是乐于对别人的大事小事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关注。
比如结婚、比如生子。
于是新一轮的社会单身潮,带来的除了“单身狗”的自嘲和自嗨,同样还有四海八荒的审视和责难。
一时之间,催婚大军气势滔天。
有“单身狗”顶不住压力匆匆“缴械”完婚,本以为可以就此喘一口气,结果没想到催婚大军摇身一变,又一次向他们发起了“催生”攻势。
于是接着生娃。
娃生了,要承担起照顾一个小生命的重任了,却有人忽然困惑了、慌张了、力不从心了、后悔了······回头一瞧,那些“热心人”一个都不见了。
当事人固然是“咎由自取”,然而那些“热心人”的鼓动和“关怀”,又何尝不是一种有待检讨的推波助澜?
不能为别人分担责任,就不要轻易指点别人的人生。
相对于所谓的“热心”,这可能才更算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关怀。
庄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同理,你非“我”,焉知“我”的人生应该绘制怎样的蓝图?
更何况,对于结婚、生子这种绝对“个人”的私事,我们又如何能单凭自己的经验、好恶,去越俎代庖地影响和左右别人的想法和意图呢?
尤其是生育这件事,它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生态”和幸福,更是决定着一个新生命的出生和全部。

试想,我们得自信或是自大到何种地步,才会认为自己有权去干预和影响一个生命的诞生啊。
可我们毕竟都不是上帝,也无法直接参与别人的人生。
那么——事关“生命”,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方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我们无关痛痒的三言两语,对于别人而言,却是漫长的一生。
3、敬畏生命,人人有责。
人人都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对生命怀有敬畏。
有的人对生命漫不经心而不自知。
还有的人甚至糊里糊涂地将生命当作了儿戏。
他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迎来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一转眼却又能毫不犹豫地对他视若无睹或是置之不理。
可是生命本身何其无辜。
他们无从得知、也无从选择自己的诞生,唯有被动地辗转在别人的一念之间。
正因为生命的被动和无辜,才需要“主动”的一方务必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因为生命因我们而来,它唯一能够仰仗的,唯有我们的爱和善意。
敬畏生命,亦是尊重我们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