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李大鲲的跑步故事
“崇礼山峦景色美,华研三少折冠回”,我是李大鲲,也是华研三少中的鲲少。如果说华研三少中的琳少是运动全能型,洋少属于天赋异禀型,那么我就只能算是属于勤能补拙型。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缺少运动天赋普普通通的我,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毅力,外加一些运气,和小伙伴一起站到国内顶尖越野赛事的领奖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看起来是不是很励志呢。下面是我跑步的经历和故事,分享给大家。
【与跑步结缘】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开始跑步也是来自于减肥的压力。自从2018年底入职华为之后,新的工作环境在加上极高的工作强度让我逐渐远离了运动,自己的身体状况也直线下降,我也拥有了中年男人的标配:游泳圈+大肚腩。2020年10月份参加了公司的体检,体检报告上真的是一片飘红:体重超标(92.5kg),高血压、高血脂、中度脂肪肝,是一个典型的“三高”人群。看着体检报告,我当时也陷入了沉默,想改变现状,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就在这时,我的跑步路上的“指路人”及时出现了。在11月的某个中午饭后遛弯的时候,盛老大看着不断从我们身边跑过的人和我说“大鲲,咱们明天也跑步吧?”于是,在2020年11月27日的中午,我开始了跑步这项运动。可谓是万事开头难,第一次跑步的过程是痛苦的,当时一共就跑了不到4公里,中间还是走走停停,配速接近7分钟,但是平均心率却是到了169。当时跑完还被盛老大“嘲笑”了一番,因为我当时确实跟不上他。

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了,便离着成功更近了一步;但是如果一直找着各种理由不敢迈出第一步,那么自己永远也不能获得成功。虽然我的“指路人”和我跑了两次之后由于身体原因就不再跑步了,但是我为了减肥,为了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还是把跑步这项运动坚持了下来。在2020年的那个冬天,在北研所附近的公园,我经常在中午的时间独自一个人跑步。当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健康科学的跑步,每次都是竭尽全力的奔跑,每次跑完都是很累但是也很爽,就这样靠着一次次的“感动着”自己,从一开始的5公里,逐渐的加到6公里、8公里、10公里、并最终突破了半马。配速也从7分配逐步的提升到了5分多的配速,月跑量也能稳定的维持在100公里出头。而且体重也奇迹般的逐步的下降,坚持了3个月之后体重已经减重了15斤左右,让我高兴了好久,也坚定了我继续跑步的决心。

【初遇华跑会】
一个人可以跑得更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在我孤独的跑步了几个月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华跑会这个大家庭。当时恰逢北研所组织的“3+1”活动周,公司提倡大家“参与一项运动!培养一种爱好!结交一个朋友!阅读一本好书!”。在活动现场我在一众摊位中看到了华跑会的会旗,以及挂在摊位上的马拉松奖牌。于是我扫码入会正式成为了华跑会的一员。当时,恰逢华跑会组织的第一届为期三个月的“得冬训者得天下”活动落幕,看着华跑会中各路神仙的跑量截图,让我真正的知道了公司原来有这么多的跑步高手,也有这么浓厚的跑步氛围。接下来的第一届“春风十里不如你美”的活动,我也在群里面报了名,后来被会长兴哥给强行组了一个队伍,甚至我们队的名字也是兴哥给定的“会长给起的名字”,当时队伍里面有队长思思MM,还有航行大神万涛哥以及颜值担当宁神,很可惜的是当时大家都很佛系,我们组的成绩也不显山不露水的。在整个活动期间大家也没有真正的见上一面,或者聚到一起跑过一次,彼此之间也就成了从未见面的网友。看着每周会长在群里面公布各队的成绩,看着前面几个队伍相互“厮杀”,当时我就想下一期我也要自己组一支队伍,和各路高手较量一番。
【悦跑越享跑】
2021年夏季华跑会组织的“夏练三伏 备战北马”的活动中,命运神奇的把振柳、华健、圆圆和我四个人聚到了一起。我们当时确立的跑步宗旨也是要践行“快乐跑步 享受跑步”的理念,因此我也把我们小组的名字定为了“悦跑越享跑”。在这个队伍中,队长振柳是我们小组气氛担当,也是我们组里最能偷懒的一个;华健是刚刚被我带入跑步这个坑里面的新手,但却是我们组里面的暖心大白,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每个人;美女圆圆看起来很内向,但是接触下来却是非常开朗活泼,小身体里面蕴含着大能量。我们四个人在这次活动中产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每天在微信群里面打卡,彼此相互鼓励,相互交流跑步的经验。每周我们都会相约一起跑步,闲暇时光我们也会相约一起聚餐。当时我们几个都是华跑会里面的无名之辈,但是那一季的活动中我们四个却以黑马的姿态强势杀出,夺得了当期活动的冠军,当时也给了我们几个莫大的鼓励。

到了冬季第二届“得冬训者得天下”活动时,会长更改了赛制,每队成员变成了5个人(便于奖牌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召唤神龙),为了激起大家跑步的兴趣,更是引入了“华兴杯”。作为上一届的冠军队伍,我们队伍也成为了各支队伍重点研究对象。这时我们也吸纳了实力派选手孟轩大神(当时孟轩可是北研风云人物,是我们需要仰望的存在),至此我们“悦跑越享跑”Family正式集结完毕,孟轩的到来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跑量上的保证,同时也在平时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宝贵的经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更是强势夺冠,提前一个月锁定了冠军,把我们的名字第一个刻在了“华兴杯”上面。




“悦跑越享跑”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跑步的小团体,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现在我们彼此之间都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微信群里面除了跑步也会分享生活上的一些趣事,成为了我精神上面的一个寄托,感恩遇见你们。
【挑战马拉松】
为了提升自己的跑步成绩,当时也是开始翻阅大量的跑步资料和跑步视频,还拜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时在心中也暗暗埋下了一颗马拉松的种子。我参加的第一场线下比赛是2021年4月份的昌平长跑大会,在昌平的滨河森林公园内完成半程马拉松。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华跑会的大神们一起参加比赛。当时的我没有参加过系统科学的训练,跑步时间也就不到5个月,完完全全是一个新手小白。不知道该怎么制定比赛的策略,当时想的就是尽量跟住会长他们,能跟多少是多少。没想到会长他们上来就是430的配速,我在勉强跟了10多公里之后就被拉爆了,后面基本上是走走停停的完成了比赛,体验不是很好。最终以1小时40分,完成了首个半程马拉松比赛。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比赛也是琳少的第一场线下马拉松比赛,他虽然也跑崩了,但是最后的成绩却是比我好了太多。

经历了首场不算美好的线下赛之后,痛定思痛,我向大神们虚心请教了一下跑步的知识,才知道跑步的学问多着呢,有氧跑、渐加速、LSD、间歇跑这些专业术语也逐渐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接下来的一个月我继续通过堆跑量垒实有氧基础,同时也穿插了渐加速跑,周末也开始参加跑团的活动,和跑团的人一起进行LSD拉练。在一个月后的密云马拉松的赛道上,我和琳少再次携手出征,前半程琳少给我控速,后半程放飞自我。这次比赛我成功的PB了7分钟,也顺利的拿到了第一张田协认证的比赛证书。也正是在这场比赛之后,我和琳少这对“环保园双子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实力也逐渐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完成了密云马拉松之后,我当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当年要完成一场全程马拉松比赛,并且把目标瞄准了当年的北京马拉松。之后的半年时间内,我和我的邻居北五环大哥一起系统训练,风雨无阻。这半年的时间也是我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配速和耐力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10月份自测的长距离,基本上已经能够用430左右的配速坚持跑完30公里。就在自己信心满满的迎接北京马拉松到来的时候,全国的疫情变得严重起来,北马也被迫被取消掉了。为了不留遗憾,华跑会在原定北马举行的日子在奥森公园内组织了测试赛,通过自测的方式检验一下半年来的训练效果,也被我们戏称为“奥8马”。这也是我第一次向全马发起挑战,最终我以3小时6分的成绩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全马。

至此,从2020年11月27日开始跑步,到2021年10月31日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首个全马比赛。从一开始的步履维艰,6分多的配速连5公里也坚持不下来,到11个月后用4分25秒的配速完成了全马42.195公里,自己都感叹进步之大!通过近一年的跑步,自己的体重从180多斤减到了150斤,身体变得匀称,和大肚腩说了再见,摆脱了中年油腻大叔的形象,重新变成了精神小伙儿。在2021年底的年度体检时,我的各项身体指标全部恢复了正常,彻底和“三高”说了拜拜~~~
【加入马拉松训练营】
“奥8马”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感觉自己的训练达到了瓶颈,已经无法再提升,需要科学的训练计划来辅助自己打破天花板。恰好公司运动健康解决方案部的林骏豪Jason校长组织的马拉松训练营在全国各地广泛招生,我和华跑会的一众小伙伴儿果断的报名,开始接受科学系统的训练。Jason校长结合了华为的工作特点制定了训练课表,力争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同时还引入了RQ这个训练平台,能够准确的对每个人的跑力值进行评估,并且根据跑力值的变化动态调整训练的配速区间。我们再也不用费劲心思的去想第二天该怎么跑,反正就是无脑的跟着训练营训练就行了。我也第一次接触到了间歇跑、抗乳酸阈值跑等专项训练,为了能够扛过这些“变态”的课表,我们几个跑步能力相近的人便相约一起跑课表,这也是后续“环保园间歇小分队”的雏形。经过一个夏天的系统训练,我们每个人的跑步能力都在肉眼可见的提升,当我信心满满的迎接秋季的北马比赛时,一场意外的受伤让我的训练按下了暂停键。在伤停的那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是痛苦的,习惯了每天跑步的我离开了跑步,就像生活中缺少了调味剂,变得索然无味。还好这段时间内有悦跑越享跑的小伙伴的陪伴,也有跑团里面许多朋友的鼓励让我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2022年11月6日,我也迎来了自己的首场正式的马拉松比赛—北京马拉松。由于之前伤停了一个月,恢复后备战期极短,有氧能力没有恢复,缺少长距离的拉练,因此我在赛前给自己定了310的完赛目标。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和几万人一起高唱国歌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由于我和琳少都是用密云半程马拉松成绩报的名,我俩也被分到了最后一个分区出发。我一路上辗转腾挪超过了1万多名选手,在30公里之后跑崩,走走跑跑最终用了3小时9分完赛,压线实现了自己赛前制定的完赛目标。

【崇礼夺冠】
都说马拉松路跑最终的归宿是越野,虽然我没有爬过几次山,但是我很享受在山林间奔跑时的那份惬意和宁静。2022年4月份在小伙伴的召唤下开启了第一次越野跑,用4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三峰穿越。那次是琳少全程带着我跑完了全程,我俩一路上不是在爬坡就是在跑,全程没有停下来欣赏一下山上的美景,也没有停下来在一些标志性景点拍照留念。跑完之后我累的瘫坐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当时想我是不是有病,跑这么远来这受虐。然而,就在两周之后,我就忘记了痛苦再次踏上了三峰穿越之旅。就在我认为自己和越野的缘分到此为止的时候,某一天琳少突然发消息给我说,邀请我和洋少一起组队参加崇礼168的越野赛。说实话我当时连崇礼168是个啥都不知道,只是感觉这个听起来像是一个很牛的比赛。我当时回绝了琳少,搞笑呢,自己就爬过两次三峰而已,直接去参加越野比赛,即使梁静茹借给我勇气我也不敢啊。这时琳少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和我说50公里也就是两趟三峰的距离,而且我们可以慢慢走下来,据说那边的景色特别好,可以看到大风车之类的。我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被他说动心,那就报名呗,反正跑不动了就走下来。之后我就没再管,报名、住宿,组队这些事情完全由琳少全权安排搞定。当比赛一天天临近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自从4月份进山了两次之后,就再也没跑过山,真的可以算得上裸考上阵了。比赛的详细过程不再讲述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鸣枪开跑之后,琳少和洋少就冲了出去,我当时有点懵,不是说好的慢慢溜达完赛吗?看来妥妥的被骗了。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们三个一路上相互陪伴,彼此鼓励,一直结伴而行,没有一个人掉队。快到达终点的时候,志程弟弟特意来迎接我,并告诉我们说我们是TTC三人组的团体第一名。当时真的不敢相信,幸运女神怎么会这么眷顾我们这几个越野小白。最后,华研三少便手牵手一起冲过了终点,在崇礼的赛道上首次参赛便夺得冠军,创造了一个神话。


【后记】
我为什么要跑步?如果三年前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为了减肥,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身体。但是如果让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跑步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教会了我能够以一种勇敢、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完美,去迈过面前的坎坷,去攀登更高的山峰。感恩加入了华跑会,让我遇到了悦跑越享跑和间歇小分队里面的每一位小伙伴儿;感恩加入奥北西门跑团,让我遇到了更多有着相同兴趣爱好,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已经迈过了40岁的门槛,步入了不惑之年。40这个数字在马拉松的赛场上代表的是即将到达终点,即将迎接胜利欢呼的时刻。但是对于我这个跑步两年多的新手来说,40岁只是我马拉松之路的开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会一直奔跑下去,直到跑不动那天为止。保持热爱,无关成败,努力做好自己人生这场马拉松的冠军。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