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心理测试为什么不准?跟随小蝶认识心理量表的正确用法【自我关怀的游戏5】

你好丫!欢迎收看我的心理疗愈专栏!
关注May及时获取最新的学习方法和情绪疗愈知识哦,我的待出干货专栏还有99+!
本专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你将了解:
1)抑郁症的症状
2)网上流传的心理量表为什么不能诊断心理疾病
3)心理量表的正确使用方式
一、抑郁的泥潭
“已经好久没有出门了”
在那些开心的日子,我每天都会戴不同颜色的草帽出去,配不同的花——比如,周一是亚麻色草帽,配上蓝色的丝带与雏菊,每天回家的时候,我会路过花店,买好明天早晨要戴的花,然后从郊区绕远路回去。

曲曲折折的小径旁,不同色彩的郁金香会在不同时令露面。我慢慢地走,静静地欣赏,时常会流连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我才会匆匆忙忙赶回家。
可是我已经好久没有开心过了。
每次出门,都是在我快要饿扁了,而五斗橱里已经翻不出哪怕一点点食物的时候。
我会像小偷一样,戴上兜帽和口罩,只露出一双疑虑的眼眸,生怕看到他人的眼睛。
我不敢去商店,那里小马太多了,闪烁的灯光令我头晕目眩。只好去pinkie pie厨房的后窗,好心的小天使每次都会送给我许多巧克力——我很久才来一次,所以需要一种能保存长久的食物。回去后,蜷缩成一团,边吃边流泪。
直到有一天——
二、小蝶的来访

是小蝶在门口。
自从我陷入忧郁的泥潭后,就再也没去找过小蝶。在此之前,经过小蝶的悉心治疗,我的焦虑有所缓解。
可是现在,一种粘稠的沮丧弥漫在我的心头。每一天,我都好像扛着一块大石头。
我的心脏常常不舒服,还会出很多冷汗。我的记忆大大衰退了,甚至记不得自己是否吃过午餐。我的脑中常常一片混乱,不得不用十几个小时的睡眠逃避现实的痛苦。
我没有问候,而是呆呆地凝视着地面。
她好像说了什么,但是我没有力气听清楚,是的,敏锐的感觉需要活力,而我没有。
我模模糊糊听到小蝶在说什么,但想不出该说些什么,继续出神地望着地面。
直到小蝶握住我的蹄子,我才回过神来。
“May,你怎么了?”她焦急地追问。
三、心理量表可靠吗?
填这份问卷表真的好累——不止一次,我想要赶紧离开——如果不是小蝶在一旁的话。
天哪!这个分数有点太高了!
“好严重......我看来没没有指望好起来了。”我把头重重的倚在桌子上。想到自己的未来会继续深陷这无边的黑暗,我又开始抽噎起来。
“量表作用有限的。”
“嗯......”我不理解这句话。
“我是说,这份心理量表对于诊断心理疾病,作用有限的。”我的朋友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我感受到了她话语中的温度。

【作者的话】
“我在网上进行测试,发现自己完全没有疾病......但是我真的很难受、很痛苦”
“分数这么高,是不是已经发展到重度抑郁了?”
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会一一解答,只是在此之前,我们可能需要教给大家一些知识。
一、心理量表的局限性
心理量表本身是针对某个群体的调查来制作的的,测试标准也是按照这个群体的特点设计的。目前流行的外国心理量表用于我国,会存在误差。而我们自行编制的量表由于经验不足、修订次数较少,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量表大多具有以下特征(或具有其中的一部分)
1.常模不可靠:调查的个体数量很少,调查很粗糙,或者根本没有调查就开始设置量表。例如网上测试性格的量表很多都是如此。
2.只能测定当下状态:
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
DSM-5是目前最权威的心理疾病诊断手册。在编写这本书的第一版时,人们发现一些经历了重大变故的人(比如亲人离世),无论他们是否真的有抑郁症,在亲人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很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而过了这段时间,他们的抑郁症就奇迹般地“康复”了。
于是,编者为这种情况专门设置了一个观察期,期限为一年。后来他们觉得一年太长,改为半年。随着版本更新,期限越来越短,现在居然已经没有这个期限了。只要你有非常难过的表现,就有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
可是亲人离世后感到难过,不是人之常情吗?因此,现在已经出现了要对DSM-5进行重新编写的呼声,许多书籍资料中也开始重新审视心理诊断的滥用问题。
我们是为了治愈而诊断,而不是为了诊断而治愈。
3.暗示性和“自证预言”的影响
许多网上的心理测试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我们很容易猜出选项代表怎样的结果,这就严重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
P.S.【星座性格】就是利用了心理暗示。我们先确认自己有什么类型的性格,再努力找例子验证。
如果我们在做测试时先入为主,自己先假设自己患有抑郁症,再去做量表,那么测试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P.S.许多量表有一部分测试是否客观作答的题目,但这些题目也不能完全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度。
4.概念理解误差
许多心理量表的表述模糊,不同的人对于量表中涉及的概念理解不同。
这个很好理解啦,举个极端点的栗子,【早晨】对于早起鸟来说可能是6点,但对于夜猫子来说就变成下午2点了。
二、咨询师怎么使用心理量表?
那么,既然不能直接确诊疾病,心理量表是干什么用的呢?
1.快速了解情况:
心理咨询师一开始获得的患者信息还是太有限了,一些用于临床诊断的量表(小经验:这些量表的题目数量通常比较大)可以作为初步的参考依据,帮助咨询工作的开展。
心理咨询师们在进行咨询时,常常会仔细核对面谈结果与测试结果,如果有出入比较大的地方,他们就会筛查、搜集资料,在之后的会谈中判断发现的问题的性质,是来访者不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描述不清楚还是另有他因。
2.反馈治疗结果: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咨询师有时会请来访者过一段时间就做一次心理测评,作为治疗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正治疗方案。
心理量表应是疗愈心灵的工具,而不是禁锢生活的标签。
愿你幸福平安
2022年1月21日
May
附录:几个常用的调查理论概念
标有*号的部分为学科知识,对心理学不熟悉的读者可以暂时略过。
【常模】
*定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在某种测试上的表现情况
通俗理解:通过大规模考试,了解一群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不同分数段有多少学生等等。我们下面把【常模】比喻为“尺子”。
例子:某地的中考成绩
【测试分数的分析原理】
*摘自《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参照常模对测验的分数进行解释和评价,实质上是通过考查个体的心理特质在某一群体所有成员中的相对位置,来衡量和评价。
通俗理解:我们的中考成绩是根据排名录取的(也就是我们处于常模中的什么位置),这就是说,考试看的是你在所有同学中的排名。“尺子”测量脚有多长,是看脚在“尺子”刻度线的什么位置。
【信度和效度】
【信度】
*定义: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俗理解:量表测出来的分数稳不稳定
【效度】
*定义: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通俗理解:量表本身靠不靠谱
一个量表只有具有可靠的常模,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才能够用于诊断(May本人在医院诊断时做的量表,大都有上百题,数据分析也十分详细,而且还有脑电图、面谈等许多其他测量方式)。量表的正确使用方式是,使用SDS与SCL-90等自评量表,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测量几次,如果分数都比较高,再转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