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周乒器观察 182:从许昕和朱雨玲的特制底板,聊聊“大板面”

2023-07-07 15:31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偶然间看到家园的一张旧图片,引发了我对板面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大板面。

先看这图,许昕的手板玫瑰五,怪不得以前有说过是特制的水滴板面。

1

对于斯帝卡特制底板,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认为,斯帝卡的选手用板其实只是市场版中的挑选。但这方面黑马君打过的实在少,也就不发表意见。不过,有另一类斯帝卡特制,类似上面的许昕的水滴手板,也有下面朱雨玲这个极强纯木。

拍肩写着朱雨玲的拼音,板面达到了163*157mm。要知道,传统的斯帝卡横板板面大概158*150mm。这块可以说非常夸张。但对于防守反击型(力图比对手多一板)的小朱来说,大板面主要是增大了防御面积。其实也是合适的。增大防御面积这点,我们从张本智和ALC上面也见识到了。Innerforce Layer ALC的板面为157*150mm,但张本ALC是158*152mm,而且拍头变圆,对防守也是有好处。

同样的招数其实在之前的蝴蝶底板中也出现过,比如Innerforce Layer ZLC是157*150,同样结构的吉村真晴限量是158*152。

2

从市场版到选手特制版,其实板面增大是惯用的一招。除了增大防守面积之外,还有这样一些好处:提升整体的吃球感、旋转能力和终极底劲。比如月初的时候,“黑马聊乒乓”评测过的选手注Innerforce ZLC,板面达到了159*152mm。详见:【尝一口鲜】选手注Innerforce ZLC:窥探蝴蝶的至高制板水准

比如两年前我测过港队的一块选手注Vis,其实也是大板面,只是它的上一任拥有者将其磨成常规板面。全网首篇详尽的,选手注Vis测评又比如朋友发来的一张李尚洙的选手注球板,板面大如削球板。

但是,与此同时,板面大了后,也带来了新问题:打起来更费劲,影响你的摆速,反手位没原来脆爽。终究没有十全十美的。所以有些球友觉得吉村限量底劲比阿波罗尼亚zlc足,有些则觉得阿波罗尼亚zlc更有劲。其实都是因个人技术动作不同和配胶不同,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以及理解。

3

另外的大板面出效果的案例出自:尚坤AC和ZC。Big Hammer板面159*151mm,你可以感觉到它确实“长”了一点点。拉弧圈时的鞭打效果更佳。详见评测:【尝一口鲜】尚坤AC:内置芳碳,外置速度

老款狂飚龙5也正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吃球感和旋转能力被人推崇,以致刚改板面时,很多人还在怀念它。—但也只是一时,后来大家就拥抱新板面了。最新的大板面神板则是冰激凌AZX和AZXI专业版本了,板面160*153mm。下月初我会出评测。


每周乒器观察 182:从许昕和朱雨玲的特制底板,聊聊“大板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