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智慧 | 书评002
前言: 《穷查理宝典》的主人公是 查理·芒格(以下简称查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副主席,主席则是举世皆知的沃伦·巴菲特。书中主要收录查理以往发表的演讲文稿,其专门修订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以及有关的时事评论。最新版本中,还附有查理本人对文稿的反思和解析。
初次打开书,是怀着“发财”的想法,妄想着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财富的康庄大道,毕竟,这个时代,钱是物质乃至精神的驱动力。读书过半,开始反思自己荒废的每一天,用浅薄的见识生存的每一天。读到最后,方知欲行千里路,须会百家才。
查理的普世智慧也许只有其本人可以三言两语讲明白,本人就选出几个代表性的观点,权当抛砖引玉。
手持锤子的人眼里,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
手持锤子的愚人并非日日得见,但是供奉墨守陈规的方法,去处理遇到的所有事情的“智者”,也许需要九位数的点缀。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大部分的实际问题,通常不是一个“漂亮且简单的公式“,而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作用的结果,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也需要对每个因素的彻底的了解,这就需要处理问题的人多牵涉的多个学科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即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了劳动分工,通过术业有专攻来提高生产效率,即单一学科“高精尖“的发展模式。当遇到复杂现实问题需要咨询时,“专家”就登场了,需要注意的是,专家本身的眼界也限制于其专业之内,不同学科的专家一同工作并不总是行之有效的。此时,就亟需一个具有跨学科思维的人来居中梳理调和,这个人不需要对每个相关学科都了如指掌,只需要掌握其中最重要的大道理(‘拿来主义’)即可,合力方能成事。
要具有逆向思维。
有个乡下人说过,“要知道我的死亡地点就好了,我永远也不去”,这固然是个笑话,但确实使用了逆向思维。实际上,许多的问题是无法通过正向思维来解决的,比如说2的平方根是无理数(p/q=sqrt(2),那么p^2/q^2=2,即p^2=2q^2,与p q 互质矛盾)
在实际生活中,你可能不知道你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你一定知道自己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说被化学物质掌控的人。你想做正确的事情,至少先避开那些你认为是绝对错误的事情,比如懒惰和言而无信。
比如你想帮助一个人,先想想怎样才能伤害他,帮助的方式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
在学术研究中,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公开发表结论之前,就应该先去考虑反驳之人的观点和角度,像达尔文一样,用二十年来完善自己的《演化论》(常见翻译为进化论),将所能想到的所有反对观点一一驳斥,方才公布于世。
建立完善的思维模型。
查理建议,从硬科学的思维模型入手,通过长期的跨学科学习,来逐步完善自身的思维模型。身在复杂的社会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自于方方面面,对思维模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即需要足够数量的思维模型来解决问题。
查理本人宣称自己有100个思维模型,由此可见一般。
终身学习,不要放任可以填补的无知。
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读书上,同时保持着和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以保持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不落后。80余岁的查理,依旧保持着清晰的头脑和出人的见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上的演讲总是满堂喝彩,依靠的就是终身学习。
员工期权也是公司成本,但不体现在会计表中的公司支出里。
做个诚信的人。
每天晚上都比早上聪明一点,长此以往,你就可以领先别人。
工作,工作,还有工作。
好好学习心理学。
很多看似违背常理的事件,其实背后都有心理学的原因。
例如为什么古代大家闺秀往往倾心于一个常来借书的穷小子;为什么高定价会提升销量;为什么赌博会如此的吸引赌徒:为什么失去100元和得到100元的情绪深度不对等;为什么邪教教徒明知被操控还是趋之若鹜,等等问题。
上述所言皆个人浅见,难免挂一漏万,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