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名不副实的大戏——赤壁的前景(拾遗)

2023-09-13 22:51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1.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需要一步步去历练,去打磨,去完善直到担当重任。“但 为什么”有那么一小撮人是例外的,年纪轻轻已经具备了统御万物的能力,他们可以跳过很多平常人的修炼环节,直接担大任,操大盘,顶大梁。”您所说的这些神人有什么共性?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是怎么迅速成长的?

    有句话叫“书到今生读已迟”  几千年出那么几个的人谁知道都是咋长出来的

2.三国演义里的丞相,随心所欲地殴打同时代的人;正史里的丞相,小心翼翼地殴打同时代的人。在整个中国历史里,综合各方面,丞相在历史中是坐三望一的存在

这个评价相当高级客观

3.关张赵并列了,那就是认为赵云并不像一部分人说的正史不过一保安队长而已。

子龙可并不是保安队长

4.请问曹操是不是历史上最喜欢带队亲征的君主?以前看刘邦、刘秀的统一史,总会有那么几个省是靠着某个大将的集团军打下来的,领导只需要调派资源和人手就可以,现在看曹老板感觉每一场大战都是他带队,每一个地盘都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奇袭乌巢也就罢了,走小道打乌垣也要带队我就真理解不了,这刚去完东北又要坐船下江南,我真的想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君王了

对 差不多 不过还是有跟曹老板一个级别的 比如咱高祖 别看碰见大魔王就一直输 但人家也是把脑袋别裤腰带里从49就一直一线作战到了生命尽头

5.刘大善人听说勇武过人,没演义里那么低的武力值

这个是肯定的 像刘备曹操孙坚这种都是顶级武功的 这辈子尸山血海亲自杀出来的次数太多了

6.“将军岂有意乎”一句话揭露了葛公的政变经。 刘表单骑入荆州,估计是依靠蔡氏家族掌控荆州。从政治常识来推测,蔡家在刘总入股前肯定是二流世族。蔡家得势之后,原来的荆州顶级大族的利益和心情不问可知。而葛公呢,老婆是黄氏家族的,大姐嫁了蒯氏家族,二姐嫁了庞氏家族,自己的亲哥哥在江东当高干,一身勾连四大家族。而且当时刘表两个儿子正展开你死我活的夺嫡大战,又可以拉到世子系人马。葛公完全能够像陈宫那样策动政变,为刘备拿下荆州。

主要是刘表死早了 丞相刚上班 要是再挺几年 没准丞相这根线就真用上了

7.诸葛亮老家山东的啊 古代山东名相挺多的

中国脊梁不是白说的

8.据说东晋以前的船都没有帆,那么,有东南风也没用啊!。。。。难道火攻是假的?

说没有帆的人千万他说啥都别再听了

9.我觉得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更多是罗贯中先生参考了朱元璋陈友谅的鄱阳湖战役吧,罗先生应该亲眼见过鄱阳湖战役,给赤壁之战进行了艺术加工。

史实确实是火烧连环船 这点并没有加工

10.在刘备入蜀后,会讲一下蜀汉的直百钱、曹魏的五铢钱、东吴的大泉钱之间的关系吗

直百钱会提一下 那俩就不值一提了

11.我很想知道有些人说刘备也成了孙权客将的说法是否靠得住。我自己觉得既然是联盟了,又何来客将一说呢?以及刘备集团拿下荆南四郡是独立完成还是和孙权集团共同完成的呢?

并没当客将哈 隆中对后刘哥就自己混了

12.曾在知乎上看见一个说法,说衡量农民起义的标准是打碎旧世界的程度,大规模起义中以黄巢最优而黄巾最次,请问小吏是否认同这种大乱才能大治的看法?

这种说法其实是历史片汤话的重要代表 是以果推因的反面典型 他忽略了所谓旧世界才是历史真正前进的根本 而世界的真正进步也是在小修小补上循序渐进而来 所谓的大乱 极大概率不会出现大治 只有缓慢的疗伤和对文化与古迹的毁灭

13.如果孙老板投降了,刘老板会不会一直跑到交趾去

不好说 也许海南岛和台湾会得到提前开发

14.刘备一生历经百战从无屠戮之举 故其子刘禅虽亡国 却得以善终 曹操屠戮无数 虽打下诺大江山 却不曾得享三世 子孙亦被司马家屠戮殆尽 嗟乎 因果报应

三国历史算是因果教材的重要取材了 知名度大 结果明确 皇叔虽然不是好来的 最终也不是好走的 但血脉平稳着陆了 曹家虽然功名最大 但取功名时透支了太多 最终下场悲凉 最有意思的是司马家 最终汉民族的最大劫数在他们家手上发芽开花了

15.看到一句话,司马家是那个大崩溃时代时代的庸医

他家是那个病毒

16.还有据水断桥吧,那么厉害的虎豹骑就被三爷给吓住了!三爷真就那么猛!!!

没错 三爷20骑断后TM是真的

17.曹操的光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三国;而三国的光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以刘备和诸葛亮为代表的季汉集团,这是中国甚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真正奉行仁义、充满了理想主义光辉的集团,没有刘备和他的季汉集团,汉末三国也就是和五代十国一样的军阀乱世了,不可能在民间有这么高的知名度

魏和蜀 各代表中国历史的两大高光 星光各自璀璨 相互成全

18.写写,夷陵之战后的东吴情况啊?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历史书上,这段历史相对比较欠缺。但是孙权太子们的“爱恨情仇”;孙权本人的“智熄”操作,以及继承者们的“所作所为”一定是有逻辑背景的

在司马炎和他弟弟抖机灵灭吴国时会提提孙家的后续 这段历史在三国时代都火不起来是有他的历史原因的 真的没啥可说的

19。五千虎豹骑,已经很多了,兼程而行,至少每人多带两匹马,一日夜三百里,光马就得三万匹,这种级别的突击部队,曹军当年的组织动员能力确实不是吹的。

佳评!

20.想知道刘备当时到底是打襄阳是最优解还是逃走是最优解啊?总感觉这个时候诸葛的这次建议有点不好,毕竟老刘这个时候还没赢过老曹一次呢。

诸葛亮应该是劝他偷袭襄阳 真打是打不下来的 当时在樊城 丞相大概率是劝他偷袭襄阳后立刘琦搞政变

丞相此时心里估计也是矛盾的,我好不容易选定你了,而且我沾亲带故的这些关系我都可以拿来给你做嫁衣,就盼着咋们做大做强,然后给那个屠我家乡的渣男一家伙,结果你倒好,贻误战机,不攻城,不急行军,等着挨打,还是被那个渣男打。不过你的仁德之至,不也是我所希望的老板品行吗~这样的老板,总归会成功的,我选的人没错~

21.求问三国志哪个版本好玩

只玩到过11 我认为11设计的水平非常高

22.一直不太明白先主为何不取襄阳而往南跑,如果依托襄阳坚城和汉水,局面未尝不会比后来更坏啊

就一万来人 不偷袭打不动啊

23。刘表如果打曹操,为何荆州当地士族不能获利,把北边的土地主赶跑了,自己不是就有机会分一分这田地了吗,

只能击退 没法占领 北边到了宛城就没水路了 荆襄豪族的能动性也就到头了 从人家的角度讲没啥必要

24.古代对降卒的“坑杀”,真的是活埋?几万人会不会很难操作

是先杀再坑

25.三国时道教是不是比较流行,黄巾、张鲁、于吉都是道教的,小说里说孙策杀了于吉后,死之前都不敢住在家里,我就怀疑是不是于吉在当地上层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孙策杀他是因为于吉影响力太大。张角创立黄巾军,也是因为学习领会了于吉写的《太平经》,张角死后黄巾军余孽丛生,因为幕后的教主还在逍遥人间,于吉死后(或者说孙策死后)黄巾就消停了。

很流行 但孙策死的时候黄巾余孽已经被基本收编剿灭完了 地盘也被军阀们都彻底控制住了 空间被压死了 并不是于吉的影响辈分问题

26.袁绍也是单枪匹马入冀州,为啥冀州的豪族就同意跟袁绍扩张,占领北方四州。又或者说,为啥荆州的豪族不愿意像冀州的豪族一样一起做大蛋糕

南阳到中原无水路可借 南方擅舟船 北方长车马 所以打不动也意愿不高

27.若是刘表未亡 曹操南下 荆州士族会否与刘表共同抗曹

曹操就不会来了 该好好休整一下了

28.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百姓跟着刘备了,很大原因,原来是在曹操这边呢, 唉,我这读书的,之前还是粗略的读了一下三国的,都没悟通





摘玉补石||名不副实的大戏——赤壁的前景(拾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