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科普
前言: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今天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给大家进行科普。
1.国家安全的定义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下,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国民、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安全的总和。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 我国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统一管理我国的国家安全工作。2014年1月24日,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2.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
在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提出了11种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 在国际关系学院编著的《国家安全学》一书中对“国家安全”概念的论述是这样的: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是国民安全。 在2014年1月《为国家安全立学——国家安全学科的探索历程及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将当代国家安全体系构成要素扩展为十二个后,构建了一个当代国家安全体系图:
要使"国家安全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一个最起码的前提就是要对这一学科中涉及的概念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按照逻辑方法的要求给出每一个概念以准确而无歧义的严格定义。这个任务需要经过我们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来逐渐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学》对“国家安全”概念的解释如下: 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3.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
3.1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就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意识、政治需要、政治内容、政治活动等方面免于内外各种因素侵害和威胁而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 2.国土安全
国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海洋权益及边疆边境处于不受侵犯或免受威胁的状态。 涵盖领土安全、自然资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等要素。 3.军事安全
军事安全(Military Security)是指主权国家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效遏制、抵御外来武装力量的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必要的军事防御准备。 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重塑军事力量体系,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太空、网络等新型安全领域斗争日趋尖锐复杂,我国的军事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4.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指能够获得稳定收入或其他资源从而确保在及可预见的将来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标准。这包括:潜在的持续偿付能力;个人或国家等其他经济实体未来现金流的可预测性;也称就业安全或工作安全。 在美国,家庭或组织的收入水平和就业安全能够体现儿童的经济安全。50岁以上之人的经济安全取决于社会安全福利、退休金和存款、收入和就业以及医疗保险。 在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经济安全指一个国家根据其政策以其希望的方式发展国家经济的能力。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在一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应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历史上,征服他国能够使征服者通过掠夺、获取新资源以及依靠控制被征服国家的经济而扩大贸易来变得更加富有。国际贸易系统非常复杂,涉及多国协议、国家间的互相依赖,以及是否有自然资源。在这样的国际贸易系统中,经济安全与军事政策一样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安全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尤其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美国对外政策的石油地缘政治中。 在加拿大,对国家整体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的是经济间谍活动,即外国政府出于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未经授权的经济情报,例如专利信息或科技,而采取的非法、秘密或强制活动。 中国的经济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的加大,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即国家的经济安全越来越像传统的军事安全一样受到我国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之路。把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六大挑战,包括: 对以美国主导的发达市场体系形成不对称依赖关系,导致国民储蓄不断流失,国民财富积累能力被削弱。 对以美国为霸主的市场体系的不对称依赖关系加速了资源耗竭及自然资源的对外流失,我国自然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已开始超出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 科技人才流失,科技创新能力被削弱,对国际高科技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农业及粮食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庞大本土热钱无序流动威胁我国经济安全 “过度依赖出口导向”与“未富先老”两大问题叠加。 5.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和发展处于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文化安全的状态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辩证运动的。当威胁文化的不良因素增多,威胁到国家观念性的文化的存在,影响到文化健康发展趋势之时,文化就会处于危险的状态。反之亦然。因此要用动态、战略的眼光看待国家文化安全,既要立足于当前危险,维护文化的生存安全;又要着眼于威胁文化健康发展的隐性因素,确保文化的长治久安。” 2022年12月24日,中国地质大学教师朱紫祎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许晓娜在《坚持底线思维,守护中医药文化安全》中提出守护中医药文化是守护文化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 6.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构成社会安全四个基本方面的综合性指数。包括社会治安(用每万人刑事犯罪率衡量)、交通安全(用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衡量)、生活安全(用每百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衡量)和生产安全(用每百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衡量),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7.科技安全
科技安全,狭义上表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安全态势,广义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国际大环境中以国家价值准则为依据的对科技系统与相关系统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国家安全态势的一种动态描述。 8.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9.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9.资源安全
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有基础地位。资源就是资财的来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自然物质。 10.核安全
广义的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控、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造成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辐射危害。 狭义的核安全是指在核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为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的所采取的技术和组织上的措施的综合。该措施包括:确保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后果。 11.海外利益安全
海外利益安全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和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利益的延伸,即在国土之外的国家利益。海外利益安全主要包括海外能源资源安全、海上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 小科普:海外利益攸关区
海外利益攸关区就是与海外利益存在客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区域,我国的海外利益攸关区没有排他性和对抗性,不谋求划分势力范围和军事扩张。随着国家利益拓展,我国的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和海外机构、人员、资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海外利益攸关区就是指与海外利益存在客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区域。 12.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2022年5月,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已被列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13.太空安全
太空领域及其相关太空技术已经成为权力政治追逐的对象,各国竞相争夺,于是太空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卫星频轨资源短缺,尤其是可供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运行的地球同步轨道越来越稀缺;太空碎片越来越多,影响航天器进出太空,以及在轨运行;太空军事化、武器化越来越明显,不仅严重影响卫星在轨运行,而且严重影响国际战略的稳定与平衡。 14.极地安全
极地安全是指维护国家和平探索和利用极地,增强安全进出、科学考察、开发利用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活动、资产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15.深海安全
深海安全是指和平探索和利用国际海底区域,增强安全进出、科学考察、开发利用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活动、资产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4.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
1.东风-31弹道导弹泄密案
在东风系列导弹的发展历史上,东风31弹道导弹的诞生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我国首型固体燃料远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8000公里,1999年8月2日,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时隔不到两个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3枚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作为最后一个受阅装备方队压轴登场。
东风31导弹的登场让很多受邀的外宾都很惊讶,但是某些国家的驻华使节却一脸淡定,毫无惊讶之色。阅兵结束后不久,台湾方面的一些负责人也很熟悉地说出了这款导弹的一些参数,这更加证明了该型导弹的性能参数已经被泄露。于是有关部门开始秘密调查,希望揪出潜伏在我军工系统内部的间谍。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后,国安部门的侦查员很快就查到了一个人的头上,此人就是东风31导弹的副总工程师———————郭万钧。郭万钧,1942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系,毕业之后,由于成绩优异,留校任教,之后又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研发。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手术刀不如杀猪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在那个人心思变的时代,很多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纷纷投入到商海中,但是科技工作者,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却很低,科研教学任务重,身体健康状况普遍欠佳,有些人甚至英年早逝,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蒋筑英、罗健夫等人。 郭万钧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像他这样的中年科学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是很大的。他虽然身份尊贵,干得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工资待遇很低,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工资,去掉房租,吃饭,小孩上学等费用,所剩无几,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被从国外回来的间谍沃维汉所利用。 沃维汉于1948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81年毕业。毕业之后,沃维汉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之后又考取了硕士学位。 和郭万钧的情况一样,沃维汉的生活过得也不怎么样,每个月工资只有不到500元,刨除租房、吃饭等费用后所剩无几,连稍微好一点的衣服都买不起。他曾多次想辞去工作,但是内心又百般不舍。1987年,沃维汉获得了公派德国留学资格,1991年取得了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研究员。 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沃维汉见识到了欧洲国家的繁华,更加厌倦了祖国。沃维汉的舍友是台湾人,这个人是台湾军情局的特工,他很快盯上了爱慕财富虚荣的沃维汉,并将其成功策反。当时台湾间谍还花30万美元给沃维汉的妻子在奥地利买了一个商铺,供其做生意,沃维汉和妻子还有两个女儿也都先后移民到了奥地利。 1993年,沃维汉回国,回国之后不久,他便在老家的一场婚宴上遇到了郭万钧。郭万钧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文质彬彬气质不凡,看上去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沃维汉上去和他寒暄,发现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再一问,沃维汉更加惊喜,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亲戚竟是东风31导弹的副总工程师。 婚宴结束后,沃维汉亲自开着自己的高级小轿车送郭万钧回家。郭万钧只是象征性地拒绝了一下,便接受了,这让沃维汉更觉得他可以从郭万钧身上打开突破口,因为人一旦爱慕虚荣,就会被人利用。 在这之后,沃维汉便经常到郭万钧家里拜访,而且每次去的时候,都会给郭万钧带去一些国外进口的高档食品,这让郭万钧受宠若惊,也越来越羡慕有钱人的生活。等到两人关系火热后,沃维汉便借口自己对导弹很感兴趣,想让郭万钧讲一些。  郭万钧开始并没有怀疑,他就像教小学生一样,从导弹作用机理、分类、参数意义与优劣对比开始给他讲,沃维汉则把这些都用笔记本记了下来。时间长了后,郭万钧其实也察觉出了沃维汉的身份,但是他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将一些绝密情报泄露给沃维汉,沃维汉则迅速把这些情报转移到了境外,短短几年内沃维汉就获得了台湾军情局200万美元的奖金。 国安部门最开始注意到郭万钧,是从他妻子那里,有一次郭万钧的妻子去市场买菜,掏钱时从口袋里掉出了一张面值100的美元。卖菜小贩看着美元新鲜,便提出能否用手里的人民币兑换那张美元。郭万钧的爱人犹豫了一下,便同意了小贩的要求。 那时候有美元的人并不多,郭万钧又是高级技术专家,身份特殊,没有出国经历,怎么会有美元呢?国安部门的侦查员立刻调查了郭万钧亲属的银行账户,发现每个月总有郭家人到银行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每次去的人都不相同,有郭万钧的爱人、女儿、女婿以及他的侄子等。 当侦查员对郭万钧进行抓捕时,郭万钧立刻扑向了电话机,想要把电话机摔碎,但是被侦查员拦了下来。之后国安部门的侦查员又在新闻媒体上放出消息,内容是国家设立了新型导弹研究项目,由郭万钧任总负责人,而沃维汉很快就被吸引了过来,并被国安部门的侦查员抓获。 调查后发现,郭万钧曾将东风31导弹的部分机密数据泄露给了沃维汉,而沃维汉又将这些情报转移给台湾军情局和美国情报部门。而郭万钧从始至终只获得了两万美元和一块瑞士高档手表。2008年11月28日,沃维汉、郭万钧被执行死刑。 2.赵学军出卖国家秘密案
赵学军是一名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起初,对方只是约他吃饭出游、赠送礼物。随着双方关系拉近,对方不时向他询问一些敏感问题,并支付不菲的咨询费用。赵学军临近回国前,对方向他亮明了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身份,将赵学军策反。随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为赵学军配备了专用U盘和网站,用于下达任务指令和回传情报信息。赵学军访学结束回国后,在国内多地继续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多次见面,通过当面交谈及专用网站传递等方式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资料,并以现金形式收受间谍经费。不久后,赵学军的间谍行为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注意。2019年6月,北京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赵学军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赵学军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3.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破获境内外互相勾结危害我政治安全案
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郑某兴和王某月是境外一家所谓“移民服务公司”的境内骨干成员。该公司以“正常渠道移民”为幌子,在我国境内招揽客户,号称仅需10万元“办证费”即可办理移民手续。该团伙通过办理旅游签证等方式,将“客户”运作出国。等到“客户”顺利抵达国外后,该团伙才暴露出真实嘴脸。他们通过威逼利诱等方式,要求“客户”伪造包括户口本、拘传证、强制堕胎证明在内的各类“证件文书”,公开宣称自己“在国内遭受迫害”,以“无中生有”的所谓“罪证”造谣抹黑我国家形象。随后,该团伙还会以“政治避难代办费”等各种名义向“客户”不断索要费用。“客户”当中的许多人最终因交不起费用,被该团伙抛弃,在家人的接济下艰难返回国内。2021年10月,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郑某兴、王某月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5月,人民法院分别判处郑某兴、王某月有期徒刑3年9个月、3年6个月。 4.黄某伙同外籍人员在我渔民养殖场安装水下间谍窃密装置
2019年8月,辽宁大连的海参养殖户张先生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称,两个月前,他的养殖场迎来了几名“不速之客”。黄某带领数名外籍人员,以“免费安装海水质量监测设备”为名,在张先生的海参养殖场安装了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海空监控摄录设备。此后,张先生逐渐发现,水文监测设备的数据被源源不断地传输至境外,且很多数据与海参养殖并无关系,那些海空监控摄录设备对海参养殖更是毫无意义。张先生感觉情况可疑,便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了举报。经鉴定,境外人员在我国海域非法安装的监测设备,观测范围涉及我国空中军事行动区域,可以对我国非开放海域潮汐、海流等重要敏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对我国海洋权益及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举报信息,辽宁省国家安全机关对黄某及数名外籍人员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收缴了监测设备。黄某等人如实交代了非法窃取我国海洋水文数据和海空军事影像的违法犯罪事实。 结语: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误入境外谍报组织和人员的陷阱,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