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伟明:主动请缨解决潜艇发电难题,首创理论并一一研制产品,说到做到只为领先世界

2022-08-13 10:19 作者:光电科技君  | 我要投稿

某年某型主力潜艇充电发电机突然出严重故障,导致该型潜艇全部停航,因为是国外进口产品,预计修复时间特别长,部队上下心急如焚。

图片

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听说了,连夜找到海军首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别人躲都躲不及,马伟明却自己找上门,这么多潜艇趴窝,预计技术风险高,并且还费力不讨好,即使查出问题,也有可能得罪人。潜艇采用的发电机一般是柴油机带动发动机驱动的,在水面上充满电,然后下潜。发电机出了问题,潜艇变成了翻了肚皮的大鱼,潜不下去。

图片

当时,有人就劝他,不要大包大揽,以免搞得下不来台。马伟明斩钉截铁地说:“我是海军的院士,装备出了问题,我不去研究,海军还要我这个院士干什么?”马伟明立即组织人员吃住在基地,大年初二他因太过劳累被送到医院,挂着点滴还不断地打电话问进展情况,瞅着医生护士不注意就偷偷溜回去。经过几十个日夜、几千次的试验,马伟明他们终于模拟出和潜艇设备同样的故障现象,一周后一套详细的技改措施方案就制定完毕,连同整个事故分析报告被送到基地。

图片

终于趴窝了三个月的潜艇终于可以离港起航了,并且同样的故障再也没有发生过。马伟明团队尽力这一次,更加下定决定要高出核心技术来,要不然这样的战略装备永远要看别人的脸色,还怎么有战斗力?即便是面对技术封锁,马伟明也下定决心。潜艇因为体积限制,如何提供充足的电力实际上很矛盾,也是各国海军竞争的高地。经过充分论证,马伟明提出电力系统集成的思想,即一套发电机输出发出交流和直流电,省去交流转变直流的过程。

图片

这样的思路十分先进,但是在学术界是电力的珠穆朗姆峰,倔强的马伟明不信邪,最终经过10年苦熬,创立了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时供电的发电机基本理论,解决了其中十几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图片

2002年,首台工程样机装备海军,从此我们的新型潜艇有了“中国心”,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该款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静音。2003年,361号潜艇在返回威海基地途中,因为充电需要,上浮到水面打开通气管和阀门,以便于柴油发电机发电时候排烟和吸气,却由于风浪太大或者某种原因,通气管自动关闭。而柴油机组还在运行,这个耗氧大户很快就耗尽舰艇内的氧气,里面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窒息。

图片

因为361号还在静默航行,与外界没有联系,舰队对舰艇内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直到事故发生后10天,处于半潜状态的361号,被路过的渔民发现。感觉潜艇状态不对的渔民在看到只有通气管和潜望镜路过水面,舰艇主体没用动力随浪漂浮,这才赶紧向上汇报。

图片

事后,海军给361号潜艇全体遇难的70名艇员举行了追悼会,这让马伟明难受极了,发誓要让我们的海军发电装备走在前列,也深深知道要解决潜艇的技术问题,值得用一辈子去拼命。马伟明带着团队将自己用10年搞出来理论中的产品一个个做出来,尽管条件困难,资金有限,马伟明还是克服了种种苦难,成功研制出的高速感应整流供电系统的全尺寸样机,又一次确立了我国在多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图片

这项马伟明提出的“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了制约国家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马伟明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一等功荣立者;

图片

他不断创新,提出国产中压直流推进系统、综合电推进系统、电磁弹射系统等等,都一一想办法实现。当然,马伟明的奋斗还在继续,就在出席003航母下水仪式之后不久,他又出现在某型内河船舶下水现场。从军用到民用船舶,凡是涉及到电力系统的,马伟明都铭记在心,想办法解决和提升。

图片

说到,做到,光有胆识还不行,还要有学识。正是马伟明院士这样敢说敢做,愿说能做的性格和能力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人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其实如果读书不能为国家任何一个方面做一点贡献,老了也会后悔的。今天我们重温马伟明研发历程的小故事,就是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拼搏,为了自己,更为了国家。

图片

放眼万里海疆,马伟明带领科研团队留下一连串闪光足迹。他们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全部应用或转化为装备,实实在在提高了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培养出40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正如浪花般在我国广袤的大海上闪烁着光芒。

图片




马伟明:主动请缨解决潜艇发电难题,首创理论并一一研制产品,说到做到只为领先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