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政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变化)有哪些?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2.如何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变化)? 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意识层面)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行动层面) ③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追求内在美,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道德层面) 3.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①反抗与依赖(家人) ②封锁与开放(家人、同伴) ③勇敢与怯懦(自己) 4.如何对待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①参加集体活动。(找集体) ②求助他人。(找他人) 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找物) ④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找自己) 5.独立思考的表现/如何正确认识独立思考? ①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 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6.如何进行批判/如何培养批判精神? ①要有问题意识。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 ②要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只针对事情本身,不攻击他人;要有一定的建设性。 7.青少年怎样开发创造潜力?/青少年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①在遵纪守法下,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关注他人与社会,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③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用智慧和双手去实践。 8.男生女生性别差异有哪些?怎样正确对待性别差异? 差异:①生理方面; ②心理和社会行为方面(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 对待:③在接受生理性别差异的同时,不要过多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9.男女生如何做到优势互补?/如何对待男女生的性别优势和差异? ①男女生各有优势,要相互取长补短,促进自身成长。(优势) ②男女生有差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差异) ③男女生应该相互理解、帮助、学习,共同进步。(相互) 10.与异性交往(相处)的作用?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②我们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11.与异性同学交往要注意什么问题?/异性之间相处的原则?/如何与异性交往? ①内心坦荡 ②言谈得当 ③举止得体 12.如何正确认识并对待异性情感? 认识:①我们心中开始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不要把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理解为爱情,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做法: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13.如何做到自信?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②进步和成功能够带给我们自信。 14.如何做到自强? ①克服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15.如何进行青春的探索?(自信和自强的关系)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和自强,自信自强为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 ★ ★16.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 ★17.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①个人生理周期 ②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③周围的舆论氛围 ④自然环境 2、情绪的影响/作用 ①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总) ②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积极) ③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消极) 3、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对待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特点:情绪反应激烈、情绪波动与固执、情绪的细腻性、情绪的闭锁性、情绪的表现性。 做法:①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②积极面对负面情绪。(怎样正确对待各种情绪感受:①②) ★ ★ ★4、我们为什么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①情绪的表达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 ②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还关乎人际交往。 5、为什么要调节情绪? ①保持积极的心态让生活更美好。 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的负面情绪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③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④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6、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①改变认知评价 ②转移注意力 ③合理宣泄 ④放松训练 ★ ★ ★7.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联系: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②情绪逐渐积累和稳定发展,就可能产生情感。 区别:③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变化的。 ④情感是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8.情感的作用?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③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④情感发展过程也是生命成长过程。 ★ ★ ★9.如何获得美好情感?(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 ①情感是在与人交往互动中自然产生的,不能强迫。 ②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 ③将负面体验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 ★ ★10.如何正确认识并对待负面情感? ①正确认识: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②正确对待: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11.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情感需要表达、回应、共鸣,在与他人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1.集体的温暖体现在哪里? ①在集体中,我们可以满足一些情感需要。 ②在集体中,我们可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③在集体中,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2.集体的力量体现在哪里? 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②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 ③集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3.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有什么关系? 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 ③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生活如何涵养我们的品格?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5.我们怎样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个性? ①展示个性,发展个性,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完善我们的个性。 ③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丰富我们的个性。 6.集体对我们的具体影响有哪些?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集体生活可以涵养我们的品格。 ③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 7.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而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规则。(总) ②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一致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一致) ③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之间有时也存在矛盾甚至冲突。(不一致) 8.如何解决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的冲突? ①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9.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①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 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③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④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识大体、顾大局,不因个人矛盾做有损集体的事。 ★ ★ ★10.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两者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在承认、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11.如何排解角色冲突? ①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一般) ②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特殊) ③调整自己的节奏,解决角色冲突,更好地融入集体。(总) 12.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13.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认识:①小群体融入集体生活时,小群体成员更积极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影响) ②小群体不能融入集体生活时,容易沦为小团体主义,不利于集体发展。(消极影响) 对待:③要坚持集体主义,促进集体和谐发展。(怎么做) 14.愿景的作用 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 ★ ★15.美好集体的特征? (1)有共同的愿景 (2)有良好的氛围:①是民主的、公正的。 ②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③是善于合作的。 ④是充满活力的。 16.如何看待集体生活中的竞争?/如何处理竞争关系? ①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 ②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共同提高。 17.如何在集体共建中尽责?/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①共同确定愿景。 ②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③培养“自治”精神,参与集体建设。 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18.如何在担当中成长?/个人如何参与美好集体的建设? ①有主人翁意识,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共同分担) ②勇于担责,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共同落实) ③维护集体荣誉。(对外) ④学会接纳、理解、包容、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对内) 19.为什么在集体中要积极承担责任? p81—p82 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总) ②承担责任也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对内) ③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对外)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 ★ ★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①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②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相伴我们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如果问“说说生活与法律的关系”,还要先回答“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再写原因 2.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价值: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 ★ ★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5.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7、法律的作用: (1)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 ★ ★8.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自身原因)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社会发展需要) ③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现实需要) ★ ★ ★9.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婚姻法》《义务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 ★ ★ ★10.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 特殊保护 主 体 要 求 地 位 家庭保护 父母和其他监护人 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第一阵地、基础 学校保护 学校等教育机构(学校教职员工)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发展 重要作用 社会保护 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特别注意: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居委会、村委会) 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司法保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检法、司法局) 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重要保障 政府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如: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政府下设的部门如教育局、工商局、街道办等) 特殊: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属于政府保护,不属于司法保护 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主体责任 网络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 进入网吧不属于网络生活,只是进入一个娱乐场所而已,网络生活强调的是在网上浏览信息等行为。 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做题技巧:先看内容是否属于网络保护,再看是否属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如果以上均排除,一般是社会保护,即最后判断是否属于社会保护。 易错: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家庭保护,看主体,强调父母) 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社会保护,看主体,强调社会上的经营者) ③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看内容,网络保护) 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看内容,网络保护) ⑤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校园安全,监督、指导学校、幼儿园等单位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建立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协调机制。(看主体,政府保护) ⑥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看主体,政府保护) ⑦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设置监控设备和交通安全设施。(比较特殊,属于政府保护,不属于司法保护,司法保护一般是办案过程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或者为了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做的宣传) 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根据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特点,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看主体,司法保护) ★ ★ ★11.青少年怎样做到与法律同行? (1)树立法治意识,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意识层面) (2)学会依法办事(行动层面)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