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记(特供版)


这其实是一件小事,我和我的室友一起去吃烤肉了,到了店里发现不是那种韩式烤肉,而是一种比较“中式”的烤肉,猪肉都用竹签串了起来,放在炭火的周围,就这样听着油水滴在炭火上的滋滋声,搭配着重口味的孜然和燃料一起吃了下去。
如果各位觉得我以上的描述非常枯燥,完全没错。一方面是我文笔不好,一方面我是真的觉得这烤肉没有美味到必须多家赞美的地步。我不算什么老餮,但是烤肉这东西算是现代都市里常见的一种食物了,我吃过各种做法的,吃过上海的,山西的,还有一次去菲律宾吃过一次。这烤肉的味道确实能分出五六九等,价格也与味道不成什么比例。但我总觉得烤肉变成一种流行食物不算什么好事:我们中国料理当然也是有重口味的部分的,但我觉得依然有一部分应该归给清淡典雅这套:比如说豆腐这东西,老外大多都吃不出这有什么意思,但真的懂吃豆腐的,就明白豆腐的味道是不喧宾夺主的,是一种口感上的完美,一种半流体的物质流入喉咙深处,那种美好的感觉是不能比较的,现在我见到绝大多数城市里面都是川菜这种料理,有一些餐厅一方面是在拉低正宗川菜的层次,一方面也是暗示了我们现代化中损失的一些东西,大家都很疲劳,都很无趣,所以急需要一种刺激把自己叫回这个人间,于此一起的还有咖啡,营养饮料,毫无味道的浓茶还有快餐,我不算是什么保守派。我觉得在资本主导的时代,这种变化是无可奈何的。但是我总觉得有一些东西是不应该变的。但是一切终究是变了。
以前就算是旧的王朝倒塌了,有一种暗暗的精神力量,还是在这个体系里面流动的。可惜近代以来,这些精神也在运动热潮里一并消灭了,留下来的废墟,被现代的钢筋水泥重新塑造,造出来一种诡异的物质,是一种禁欲其外的败絮,是一个没有脑髓的头骨。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影响一个国家人的生活状况,这种生活状况反过来又能反映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从饮食和生活节奏,到教育方法和文化焦虑,无一都在佐证这一点。我们常说外国媒体对于现代中国不是带着思想阵营的偏见,就是一种带着旧时代的文化歧视。对此我们当然应该生气,应该抗议,但是反过来又要想一想,我们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为什么我们真的“精华”总是不能像欧美那样传播到其他世界呢?我们在抗议反驳的时候,会不会感到词穷呢?
我低头看了一眼账单,心中还是绞了一下,因为瘟疫原因,现在全国各地的爱猪肉人士都不太好过,我这种只有嘴皮子的人,最怕的还是胃肚子抗议了,希望不要有一天,连我不怎么满意的这些“败絮”都得不到了,否则到时候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