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博兵法:谈一件很重要的事——和导师相处

2022-08-10 11:29 作者:考博早知道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公众号:几深教育李老师

这篇文章写给已经上岸的博士生,特别是送给几深教育的老学员。

在之前的兵法系列中,我们已经数次探讨了导师的话题。但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你还没有考上博士,彼时联系导师的目的是成功读博。如今,形势变了,你已经读博士了,导师也定下来了,这就面临着和导师如何相处的问题。


博导,对于任何一个博士生来讲,都是读博期间最重要的人,甚至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人。和博导相处得很到位,对于你的人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博导背后庞大的人脉和资源都会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哪怕就是从能够按时如期毕业的角度来讲,你也得和导师好好相处。此时千万不能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角色反转的幻觉,还真有学生读博后,想起来当时联系导师的提心吊胆,故意“回馈”一点类似的感觉给博导,这纯粹是意气用事,万万使不得。


和导师相处的最佳关系应该是博导是同辈中的长者。首先,博导肯定是你的长辈,教导你就有了身份和学识的权威;其次,还不能高高在上,单方面的输出,而应该类似朋友的关系。故而“同辈中的长者”这一个定位是一种最佳的关系。既保持了距离,又没有完全拉开距离。


这种关系是一种理论上的导向,是你努力营造的方向。具体到现实中,就要一步步升级到这种关系。

在入学后不久,可能就会和导师见一次面,对于很多同学来讲,这一次可能是第一次的面对面聊。此时也不会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毕竟才刚刚开学,一切还没有步入正轨。这一次见面你不能空着手去,一定要带上一点家乡的特产。这个特产还不能名贵,具体到价格上,不能超过1000元。可以是几十块或者上百块的老家产的东西,就说是父母的一点心意,特意委托你带到,表达对导师的感激之情。这么说,再加上东西也不贵,博导就欣然收下了,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也不存在违规之嫌,完全是正常的人际交往。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了,以后每次回家然后回到学校,都要顺带着给导师带一点小礼物。中国有句古话“礼多人不怪”。这个“礼”指的是的礼数,也可以指礼物。倒不是说导师缺你这点东西,实际上博导啥也不缺,这是你的一份心意和礼数表达。别小看了这份心意,会给导师很好的印象。


然后开学没几天就到了教师节,此时还要表达一下,主动跟师门的师兄师姐联系一下,看看是怎么个表达法,如果是师门集体表达,那就集体表达,不要自己再来个小后门,影响师门团结,也可能给导师造成不好的印象。如果师门的传统是自己表达自己的,那你就要花点心思,千万别买花,教师节老师最不缺的就是花。买一点实用的而且是放得住还能经常用的,让导师每用一次就想起你一次。


以上这些其实适用于所有性格的导师,别看有些博导会说大家没有必要给他送东西,只要你送的自然且合理,没有人会不开心。就像前两天我要给我妈在拼多多买东西,我母亲坚决不同意,表示她自己买就可以,啥也不缺。但是我仍然买了,不是多贵的东西,东一个西一个,没一会儿就买了十多样,未来持续好几天,我母亲就是不断的收快递。然后给我打电话,很开心的说“原来,自己买和你给我买,感觉不一样!”


读博士最重要的还是学术。你得自己定期主动向博导汇报自己的学习、读书和写作情况,有点风吹草动就向导师多汇报,问问导师的意见。比如,文章的思路之类的。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你的学术成果和能不能按时毕业,要像磨刀一样磨导师。具体操作方法,看前面专门的文章。


只有你主动往上靠,才能争得博导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才能争得更多的机会。比如,正好有个好期刊的主编和你的博导约稿,他顺手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了。


博导的课题比较多的话,还涉及报销、打印等琐事。你们师门目前一定有一个师兄或者师姐正在承担这个任务,你就要多向他请教,学学这个流程,将来要顺利接班。别觉得这是个累活和麻烦活,之所以麻烦,博导才不愿意自己干。你来干,就有了更多和博导接触的机会。


如果博导还给你派一些接送孩子甚至打扫卫生的活,能不拒绝就不要拒绝,因为你拒绝一次,后面博导就不用你了。这样的活,只要不是特别影响你的学习和科研,那也要欣然去干。这是很好地融入导师家庭的机会。甚至你要主动提出来去做,别让博导不好意思。


还有一个场合能够很好的让博导对你刮目相看,那就是出差。博导带着你外出调研也好,还是去参加学术会议,整个过程你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还没有出发之前,你就要做好前期的接洽工作。提前查清楚路线,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到了地方之后,你还要提前查好当地的景点和特色饭馆,到时候根据时间的宽裕程度,给导师两到三个备选,让他选择目的地。这样全程下来,让导师没有额外操心,还过得非常充实。这样的学生,哪个博导不喜欢?更为重要的是,在出差的过程中,你和博导相处的时间比较久,你可以谈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样可以飞快的拉进感情。


在学院平时遇见了,那就主动往导师身边靠,给导师感受到面子和关怀。平时在导师的办公室或者当助教的时候,看到导师的水杯水少了,有点眼力劲赶紧去给导师续一杯热水。在老师讲完课口干舌燥的时候,从包里拿出一个洗好的水果。在导师要坐下的时候,给他凳子放一个座垫。这些小细节也非常加分。


其实只要多用心,你作为一个晚辈,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和导师相处,可不仅仅是学术及科研的勾连,生活中也要有深度接触。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细节做到位了,你就是导师心目中的小棉袄,不会亏待你的。

考博兵法:谈一件很重要的事——和导师相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