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把中亚称为“俄罗斯后院”,这是离间中俄关系

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重大变量是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的制裁,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另一个重要变量是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中国全方位的遏制日益加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周在乌克兰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世界迎来了两场外交“对台戏”:一个是在中国家门口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中国和俄罗斯成为“问题”和“负能量”的代名词;一个是在中国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强调互利共赢。一个是美国主导,一个是中国主导。
中国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同签署《西安宣言》 ,誓言建设中亚命运共同体,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核心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6国元首共同种植6棵石榴树,象征着中国与中亚千年友谊、团结合作,共同展望中国与中亚关系的美好未来。与七国峰会处处对中国恶言相加相反,中国和中亚五国没有一个字指责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
然而,西方媒体却戴着地缘政治的有色眼镜看中国与中亚五国发展关系。它们把中亚五国称之为“俄罗斯的后院”,把中国视为“挖俄罗斯墙角”的角色,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周五公布了中亚发展的宏伟计划,从建设基础设施到促进贸易,在这个传统上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地区担任新的领导角色。
美媒《华盛顿邮报》的拨弄是非更加露骨。它在《中国向中亚传递了一个微妙的信息:依靠我们,而不是俄罗斯》一文中称,“中亚一直被视为俄罗斯的后院”,“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斗争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中亚完全依赖俄罗斯是不明智的——它们必须找到一条出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它在《随着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中国向中亚示好》一文中称,“在中亚,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大国伙伴”,而乌克兰战争为中国提供了“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这是过去没有的机会”。
西方抱残守缺的冷战思维是渗入骨髓的。在它们眼中,“中国赢”就是“俄罗斯输”。他们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等中国与中亚5国的合作,把这看作中国在“俄罗斯后院”扩充“势力范围”。这实际上是西方国家自我心理的投射。两个月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突访中亚,目的是“孤立俄罗斯”,要求它们“不要成为莫斯科逃避制裁的同谋”,这就是在向俄罗斯“捅刀”。
同时,这也反映了西方傲慢的殖民主义心态。在美国人的眼中,盟友只是“附庸国”的友好说法。因此,他们认为中亚国家没有独立自主意识,只能任人摆布,以前是“俄罗斯小弟”,现在是“中国的小弟”。但是,中亚五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权从本国利益出发,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中国与中亚五国为什么关系这么好,关键是政治基础关系良好,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此外,中国与这些国家通过谈判,解决了3000多公里的边界历史遗留问题。这为互利共赢创造了良好基础。
更重要的是,各方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中哈石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高速公路、中乌鹏盛工业园、中塔乌高速公路等一批互利项目相继建成。这些项目使该地区人民受益匪浅。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为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今日俄罗斯》报道,中国是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建交时的4.6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
目前,乌克兰战争关系着俄罗斯的国运。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3国情咨文中称,“这已经涉及到我们国家的生存问题了”。正当七国集团召开峰会之际,普京指责西方国家,“正试图将俄罗斯分裂成几十个不同国家”。
在持续不断的乌克兰危机之后,中亚已经成为西方遏制和削弱俄罗斯战略的战场。因此,在确保中亚安全问题上,中俄有共同的利益。
几天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俄罗斯正成为“中国的附庸”;在中国-中亚峰会召开之际,西方媒体散布中国在挖“俄罗斯的墙角”的言论。这些离间中俄关系的小伎俩,是不可能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