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TUF B450M-Pro Gaming 供电真有10相?
2020 8月7日重更:
本文章解决4个问题:
1,TUF B450-Pro Gaming 和TUF B450M-Pro Gaming 供电到底几相。
2,和迫击炮相比,这俩板子理论上谁供电好。《这是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3,和迫击炮相比,这俩板子实际上谁供电温度更低。
4,买谁?

1,TUF B450-Pro Gaming 和TUF B450M-Pro Gaming 供电到底几相。
都快2020年了,还有人非要说这板子是10相供电。
可能是因为外媒的报道吧:https://www.tomshardware.com/news/asus-tuf-b450m-pro-gaming-motherboard,38881.html

然而tomshardware这么专业的评测机构为啥没给评测?另外几家的报道全都是一样的文字描述“6相提升到10相”,但都没有专门展示供电部分的具体情况?
明显一看就是软文好吧。不信?行,下面是分析,结合我现在能找到的资料,我相信这板子是4+2而且供电不如迫击炮。

先说结论:
B450 TUF PRO GAMING 以及B450M TUF PRO GAMING 都是4+2供电。
4相给CPU核心,2相给SOC。和迫击炮一样。但是MOS管型号更差。供电更差一点。
跟10相屁关系都没。
但是这俩板子对付3800X不超频的话,都能带的动。夏天高热环境下的稳定性才是差别。
有人非要说并联,那就好好科普一下:
消费者和一般玩家默认说XX相供电,指的是XX相独立的供电。
厂商说XX相供电,指的可能是XX相并联的供电。并且15年开始就有厂商通过这个地方玩文字游戏忽悠人。
所以在我这里,并联不算一般意义上的供电相数。不然某些牌子并联12相早上天了,结果实际上还不如别人的3相或者4相供电。

板子供电的实际分析:
每相供电的设置很简单:
一相供电-俩电感-俩4C10B-俩4C06B。完事儿。
下图,国外hardwareluxx 论坛的数据,B450 TUF PRO GAMING 以及B450M TUF PRO GAMING 都是4+2供电,用料写的很明白。


油土鳖大佬的分析 ,连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gFG_SucEk
看到上面画的图没?左边竖着的3个和上面靠左的那个,这4个组成CPU核心供电。
每相供电两组MOS和两个电感。
只查电感确实像是10相,但能说出10相就说明压根不了解主板供电。谁家的供电MOS那么牛逼,不需要驱动器就能工作的?这板子驱动器只支持到4+2。

5分钟,字幕是油土鳖自己生成,原意:我不会把2700X放到这个主板上,我不会吧2700X和2700放到这个主板上。
供电真给力的话,为啥不推荐2700X和2700放到这个板子上?
就算是并联10相,为啥reddit的天梯图上这个板子没法满足3900X而迫击炮可以?

2,理论上,华硕的TUF pro gaming 和微星迫击炮谁强谁弱?
有人说“就算TUF PRO gaming 是4+2供电,也比迫击炮强”。这更有意思了。
这是迫击炮的供电,4+2,每相供电也是两组MOS管。唯一区别是,迫击炮每相供电只有一个电感。
MOS型号是SM4337+SM4503。

油土鳖视频一样能作证:连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qhVlpgw3U&t=961s

因为都是4+2,所以就看MOS管型号,谁的型号更好,谁供电牛逼。
我这里直接复制粘贴以前发过的话:
华硕的4c10的RDS在4.5V是10.8毫欧,最大46A。
迫击炮的SM4337的RDS在4.5V是10毫欧,最大55A。
迫击炮的MOS管内阻更低,可通过电流更大<这个是重要根据,现在X570主板的好MOS管可通过电流是70A。
所以迫击炮MOS管更强。也就意味着用料更好,实际工作的时候发热更低。
另外,SM4337对位的是4C029,后者用在微星的巴祖卡plus主板上。
所以迫击炮的理论供电更好。

3,实际使用中谁温度更低?
这个直接看穷玩组的对比评测即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7411B7YF
简单来讲,华硕的温度低了1度,表现更好,因为散热片更大,更厚实,照顾到电感,甚至主板背面也有散热片用来扩散MOS通过PCB传递出来的热量。
但一个潜在的问题是,这要求散热片周围的环境能提供足够的冷空气,否则还是要完蛋。就好比你CPU很热所以你上了一个大号散热器。如果散热器周围没有冷空气,那么你CPU的温度直接上天。而且主板背面对应机箱的位置很少有风道和气流,大多是一些电线和数据传输线。这部分是否对散热有负面影响就很不好说了。
微星的供电发热更低,但是散热片更少,更小。所以温度高了点。这个就相当于你CPU发热并不大,但是你非要作死上了个超级垃圾的散热器,结果CPU温度还是高。
不过视频里也体现了,两者相差1度。

3.5,怼一些人:
给某些不太懂的粉丝提个醒,你们口中的“10相”供电加了一堆散热片之后和别人的4相差不多表现。这不是啥好事儿。厂商自己也知道,后来新出的那几个型号你看看多好。
不知道是粉丝自发还是华硕确实这么宣传过,反正拿并联充当供电相数的做法我非常鄙视,在我看来就是打擦边球的虚假宣传。如果官方没宣传过,那一点问题都没。如果官方宣传过,那这在国外要被起诉,比如某品牌的B450。
我不偏向任何厂商。自己看结尾就知道了。

4,买谁?
喜欢华硕的,买新出的B450M PRO重炮手。全面秒杀迫击炮MAX的存在。我618配置推荐视频里已经写了。
喜欢微星的,而且比较喜欢那个memory try it功能的话,可选B450M迫击炮MAX版。一定要MAX版。不然BIOS容量不够用,真的烦人。
B550?再说。目前来看,B550火箭筒和B550 PRO4都是600左右价位的竞争者。华硕还没退出这价位附近的板子。技嘉。。。。。技嘉600左右的小雕我不推荐。大哥,能不能好好设计一下接口?好好设计一下供电?

下次还有搞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人,直接用这篇专栏怼。但如果你遇到的是那种并联10相也是10相的人,放弃吧,这种人你争论不过的。华硕400系列主板吃过亏,所以X570系列做得很好,而且现在出的B450重炮手非常好,无敌的好。(就是价格高了一点点点点点点)顺带,微星的X570因为华硕这么搞,所以性价比就显得较低,所以618配置视频里我就基本没推荐。主要推荐的还是华硕的X570(虽然用起来没问题。)

最后说一下我的立场:
谁也不偏,只要厂商的主板:
供电给力,符合该型号的一贯定位。
接口不差,没有设计上的硬伤。
价格实惠,Bios更新也到位,配件说明书啥的都满足基本要求。
其他没啥巨大缺点,比如和显卡冲突的sata以及m2接口位置,夸张或不真实的宣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