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失的她--观后感

2023-08-24 22:56 作者:桃花笑春风hy  | 我要投稿

关于何非的局 在开头不得不说,实施一起完美的犯罪条件是非常苛刻的。显然何非的做法连完美犯罪的边都没有沾到,无论是站在什么角度。首先,他有十分明确的作案动机那就是钱。因为赌博的缘由,他欠下了千万的赌债。其次是没有不在场证明,待在厕所的那种说法并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最后是关于潜水服这一点,有两套装备不知所踪,这难道还不明显吗?至少有了侦破的方向。要我说,这种案子放在国内应该是分分钟解决的。所以编剧将其设定在东南亚的某个岛上,且“现在是旅游旺季,本岛警力严重不足” 让我们换一种角度,以侦探的视角切入。现在你是一名侦探,你的雇主怀疑其好闺蜜的失踪与她丈夫有关,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失踪的李木子--即消失的她。目前我们掌握了三条线索:一·木子手机信号最后消失的位置。二·李木子在失踪的当天晚上租用了两套潜水装备。三·她丈夫因赌博欠下了千万的债务。线索当然不止这么三条,但仅凭这三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出意外了。李木子凶多吉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初步怀疑木子在潜水的过程中“被意外了”,但并不确定尸体是否被带上岸。大概会先调查水下,同时初步调查岸边的情况。然后根据租用装备的情况估计出大致的活动范围。考虑到尸体不做处理会漂浮起来,所以一定会做相应的措施。根据以上的推理分析应该不难找到李木子。线索很直接,案子也很简单。相对的我认为这样是最优解,无论是是开销还是时间精力的投入都是最少的。最重要的是不会被拘留30天。如果手机信号消失的位置是在酒店,如果两套潜水装备提前准备好,这个案子也都会变得更加复杂。在种情况下很难说哪一种方案更好。 其实我还在想,当地警察局不立案,为什么不向大使馆求助?这难道不是更加有效的方法吗?后来又想要是大使馆出面把问题解决了,这戏就没法演了。网上查了一下相关法律,只有根据国外法律他才能迅速拿到妻子的财产。至于沈曼选择演戏而不是请侦探大概是应为编剧将其设定为戏剧大导演的缘由,从这里来看是逻辑自洽的。虽然我不希望何非“赢”,不过我还是要说,出门在外遇到了困难或麻烦一定要向大使馆求助。都是自己人总不会不帮吧。 关于沈曼的局 说来惭愧,作者君是直到医院的那场戏才意识到这一切可能是那个女人--赵麦。所布的局,但我当时也只是怀疑而已。进而没有往沈曼那个方向去联想。我差不多是在何非说出灯塔前后才有把握确定这就是赵麦布的局,显然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相比各位也和我差不多,而编剧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是否意识到已经不重要了不是吗?不得不说当时看的时候确实挺投入的,情节也非常的吸引人。在戏剧性这一块我只能说编剧拿捏的非常好。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的心路历程。当赵麦说找到真李木子就能翻盘时,我就在想究竟能不能翻盘。(当时我觉得不能,后来一想可以翻盘但是牵扯出了一个破绽)然后当倒计时归零且何非说出灯塔后外面没了动静,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过还是有点太晚了。 事后分析一波。首先赵大律师能装成护士混进来,这一点就离大谱。恕我直言这很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我看到她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女人也太神通广大了吧。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一伙的。后来她拿出了何非的手表掏了出来,这其实就是一个破绽了。她能拿到手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我而言一次或许可以用巧合解释,但两次都是巧合我是觉得不相信的。当然这都是马后炮的分析。 在我复盘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点。 在沈曼所布置的局中,她费尽心思的包装了一个犯罪组织。同时通过假扮妻子这一骚操作把何非给整不会了,作为观众的我也一时摸不着头脑。我甚至一度怀疑何非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具有多重人格的那种。何况他不是一直在吃药吗?对于何非,而言他非常清楚自己妻子的情况;但对于犯罪组织而言情报就很少了。对于李木子的情况只有几种可能的猜测,根本不会去赌这种冒险的计划。而且就算进行,大概率也拿不到钱。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木子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我认为的破绽。如果他能早一点明白,也许不会输得这么惨。不过身在局中,要想看明白这些也挺难的。我想他的失败在赌博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在动邪念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地西泮(这个是翻译)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它具有镇定剂的作用。可以用于手术前的麻醉诱导。按道理说,在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后起效,出现倦睡、言语不清的表现。(不过这一块我确实不懂,仅作为一个假设)不过电影里并有失去意识,只是表现得有点累了(兴许是喊累了)。如果前后不矛盾的话,那么说这也可以作为一个破绽。其实我觉得沈曼也在赌。要是你真注射两倍剂量的地西泮,那估计后面的剧情都发生不了了。你想都睡着了,还问个寂寞。所以啊,只能怪何非不了解药效。如果能意识到,结果或许不同。我还是觉得请侦探的方案更好。 有一点我没有搞懂,那就是哈苏。通过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哈苏是为他们两人拍照的摄影师。所以何非是认识哈苏这个人的。而M剧团的人是在木子失踪后才赶来的。那哈苏为什么是剧团的人? 不得不说网友是隐藏大佬,我在抖音看到这样一评论。“何非从一开始就知道木子回不来了。所以在发现床上睡了另一个人时的第一反应是(你是谁?)而不是(老婆?)”是的,他没有去确认是不是老婆回来了。这个细节我看了两遍电影都没有发现,惭愧啊。我看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能说高手在民间。 关于人物 对于何非,如果说梵高是成功的失败者的话,那么何非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自己把自己给葬送了,还牵连了别人。从追求木子开始的每一步都充斥着虚伪与算计。我很反感这些,请原谅我的幼稚。我认为爱情、婚姻就应该是纯粹的。是两个灵魂的慰藉,而不是因为看上了对方的钱。 说到底我挺喜欢李木子这个形象设定的。她温柔、善良、纯粹……基本上就是我的理想型了。所以在看到结局的时候是真的非常难受,心中翻江倒海难以平静,甚至于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睡。很难想象在最后的时刻,她在想些什么。结尾处的「笼」是点睛之笔,而电影也为ta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缘起与「笼」终于「笼」“为何绚烂,叫人扑空。为何爱我这,予我牢笼。为什么,越珍贵,越浪费?” 纯手打,如有错误望指正。

消失的她--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