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四章 懵懂的爱情

2021-09-25 01:22 作者:纪一希  | 我要投稿

    爱情是一个很特殊的话题,不仅吸引人,而且容易涉及不能提起的隐私,所以我犹豫过要不要写这一章节。可毕竟爱情是生活里难割难舍的一部分,如果刻意隐去的话,就难免涉及很多人和事,让其他部分也难免有些漏洞,而且不提及的话感觉人生也是不完整的,所以最终还是决定把它写下来了。

    不过现实中的事并不像故事里那么完美或者有戏剧性,也会有一些不适合讲出来的东西,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发生过的事,看客图个乐就好了。

    对于初中生来说,爱情两个字或许有些夸张,喜欢应该更合适一些,具体表现为,会很在意一个人,在体育课、上下学的时候会忍不住去从人群中定位那个特殊的人,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分组分层时会去留意有没有机会拉进距离,会在桌子上放一张集体照,但永远只盯着她一个人看,仅仅是从她身边路过,都会觉得整个人心跳呼吸加速,大脑麻木没法思考,有她在的场合整个人就像是换了一副精神面貌,话变得更多、更快、也更没有条理,还会想尽办法不着痕迹的在她面前展示自己。如果有幸找到机会能对话几句,要么是说不出话来,要么是因为脑子不好说出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喜欢就是在意一个人,也希望能引起她的注意,而对于我来说,唯一没想过的事就是能和她在一起。

    坐在我左后方的Alice,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的,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变成上面这个状态了,至于为什么喜欢她和喜欢她哪一点,一个小孩其实并没有思考那么多。由于朝外军队化的严格管理,女生一律不许留长发,不过在这个许可范围里,还是有一些发挥空间的,她的发型就不是普通的西瓜头,有点类似今天的男明星留的略显蓬松的长发,跟她不那么文静的性格很搭。Alice跟大多数人一样带着眼镜(到了高中时,全年级不带眼镜的人加上我只有三个),摘下眼镜的时候因为看不清,脸上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可是带上眼镜之后,被镜片放大的眼睛和独特的笑容就会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她的性格也跟男孩有点像,连衣服的扣子也不愿意系到最顶上,有种略带痞气的洒脱。

    我也不清楚是不是这些特点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人,又或许只是因为座位离得近,反正当我注意到这一点时,大概是初一的下半学期,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到过的一幕,我和Adam在社会实践的时候聊起了她。

    在他说出让给你啦这句话时,除了对Adam的思考之外,还让我陷入沉思的一件事是他到底让给了我什么,其实就算没有竞争对手,我也对跟Alice有关的未来充满了迷茫,除了像现在这样默默喜欢,和自以为有用的展示自己之外,我也不知道还应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那个缥缈的在一起到来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接下来又该怎么做。

    这个转瞬即逝的困扰过后,我又恢复了普普通通的生活,上学听课写作业,娱乐活动就是看看电视,偶尔玩玩电脑,后来就平时跟ArthurJason去练跆拳道,日子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所有与她的关联都是暗地里的波澜不惊。

    不过八卦信息就像病毒一样,悄悄的在看不见的地方散播着,我也不记得自己有没有跟ArthurJason或者Adolf说过这件事,我只明确的记得告诉过Adam我的心情,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藏在心里的那个人似乎就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

    这一点倒是没有困扰我,我并没有告诫Adam不许跟别人讲,我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知道了而感到窘迫,毕竟我跟她的交集太少了,这点氛围上的改变影响不了我的生活。

    事情的突然转变发生在07年的冬天。直到今天我也没什么仪式感,所以当时没有记那天是几号,到了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

    放学铃响之后,我刚打扫完卫生,像往常一样正在收拾书包,因为那时还在租借的化大附校区,到了时间必须排队离校。那时我依旧坐在第一排,因为每周的座位变动,我已经移到了教室左手边靠窗的位置,而她已经坐在了我的右后方,这个左右的变化是怎么来的我已经忘了。正在往书包里塞书本的我注意到了身后小小的骚动,但没意识到这些事是关于我的,所以就没有在意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三四个人突然就走到了我的座位旁边,Alice在几个闺蜜的簇拥下站在中间,我刚回头看清是哪些人时,她以超快的速度把一个东西放在了我桌子上,然后忍着笑转头就走了。

    没有人跟我说什么,我也忘记了自己该说些什么,Alice在她们的簇拥下又回到了座位上,虽然只有一步的距离,但我却感觉有那么远,远到让我完全无法靠近。放在我桌子上的是一个礼物,是一个棕色调的纸质袋子包起来的略带分量的东西,它的包装就像常见的礼物那样有着五彩斑斓的花纹,以及彩色的发亮的丝带。

    虽说以前也收到过礼物和贺卡,但是这样常见却华丽的包装我大概是第一次收到,与到处透着朴素的朝外显得格格不入,而且自从她把东西放在我的桌上之后,就好像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和这份礼物上,我并不习惯于惹人注目,于是赶紧把东西装进了书包里,像往常一样出门排队,走出校园,没有跟她说一句话。

    我忘了走在路上的我是什么心情,但我记得虽然天色因为日照时间变短已经暗了许多,但看在我眼里却明亮了不少。我努力不让人看出心情上的变化,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走出了学校。

    一出校门,ArthurJason就找到了我,我们三个会沿着不途径社区学校的路先到我家。他们自然注意到了出门前的特殊情况,于是叫我赶紧把东西拿出来看看,我虽然觉得有些害羞,但毕竟都是最好的朋友,于是就大方的拿出来了。

    小心翼翼的拆开包裹之后,里面的礼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摆件,它的分量来自于内部填充的液体,透明的外壳内部包裹着两只金色的小猪,像夫妻似的依偎着比着爱心,金色的亮片在摇晃之后会充满整个金字塔,像金色的雪花一样漂浮在两只小猪四周。在金字塔的背面有两个圆柱形的小凹槽,应该是用来放圆珠笔的,不过常用的那种较粗的笔插不进去,只有木质铅笔那样的大小比较合适于这个笔筒。虽然功能上有所缺陷,不过更重要的应该是其中的象征意义吧。

    包装袋里还有一张贺卡,里面是她亲笔写的话,我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拿给了Arthur让他念出来。前面的内容已经忘了,只记得最后一句话写的是,提前祝你情人节快乐。即使笔筒里的小猪比着爱心,即使已经祝你情人节快乐,我还是不敢相信这意味着什么,直到Arthur确凿无疑的说这就是告白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我竟然有女朋友了。我们三个已经走到了废弃的工地前面,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只有我们三个人,一个被幸福震惊的人,和两个为他高兴的人,这一刻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快乐的。

    那天ArthurJason没有去我家打游戏,他们大概觉得我需要些独处的用电脑的时间,也就是跟她聊qq的时间,所以走到小区门口他们就坐公交回去了,可我回到家之后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不断的思考着这个本不应该发生的状况到底是为什么。

    当结果已经摆在眼前时,人们才注意到前面发生的种种迹象,才会把那些预兆说成是显而易见的事,对于我们俩的关系,我喜欢她是人尽皆知的事,可是回头再看,才发现她愿意接受我也是早就有迹象的事。其实在收到礼物之前,我们就经常在网上聊天,不过就像我跟很多人聊天一样,都是些日常生活的琐事,没有什么特殊的内容,但是发生过一件后期看来明显有特殊含义的事。

    初中的时候流行qq宠物,很多小孩应该都对养宠物抱有憧憬,但城市里的条件让家长们几乎不会答应孩子的请求,所以有些人就把目光转向了虚拟宠物,就跟同一时间流行的宠物机差不多,qq宠物是在电脑上的,打开软件它就会在你的屏幕上,偶尔跳两步扭一扭,平时跟人一样需要吃饭睡觉,需要买衣服打扮自己,偶尔还会生病,长大了甚至需要去学习获得文凭。那会儿有一个qq宠物算得上是富有,因为宠物虽然可以扭蛋获得,但是几率很低,实在想要的话就花十块钱买。我当然是掏不出十块钱巨款的,但是我有足够的毅力和欧气,终于在一天晚上从免费送的蛋里砸出了一只宠物。讽刺的是我虽然不记得Alice送我礼物的那天,却记得我qq宠物的生日,0777号,正好我初中时是七班的学生,非常好记。

    宠物也是我们聊天的话题之一,宠物长大之后,可以选择配偶结婚,并且会生出宠物蛋(这个宠物蛋是必能孵出宠物的,不然这个设计也太不人道了)。由于一个宠物只能选择一个配偶,所以这个关系就成了某种象征,通常可以映射现实中的人物关系。那会儿我的宠物刚长到年龄,可以选择配偶,我还是蛮希望它能繁衍后代的,所以在思考去哪找个配偶,因为Adolf有多个qq号,所以差点我就选了他的小号。在最终敲定之前,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了一下Alice,没想到她居然答应了,那么在爱情面前,朋友只能稍微靠边了,就这样,我的宠物突然就和我真实的心上人的宠物成为了夫妻。

    类似的预兆或许还有,只是我没注意到罢了。我傻乎乎的无动于衷,以至于对方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这种明明不太可能发生的影视剧情节发生到了我身上,虽然非常幸运,但它带来的后果是以后的很多很多年我都只会默默的暗恋,不懂也没思考过怎么正经追求一个人。

    不管怎么说,虽然有些早,人生中的第一次恋爱还是到来了,或者说即将到来了。虽然她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但我觉得还差点什么,我也要回一份礼,表明自己的心意,这样我们的关系才算正式成立。不过我买不起什么华丽的摆件和包装,就只能自己多下些功夫了。礼物的内容是一副手套,后来她问我有什么特殊含义,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很土,因为没什么特殊含义,只是因为快到冬天了而已。我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在上床睡觉之后偷偷打开台灯,趴在床上手工做它的包装,除此之外,因为那时流行的电视剧我们都很喜欢,经常会在聊天中提起,所以我就在口风琴上试出了主题曲的旋律,然后在纸上自己一笔一划的描出了它的五线谱,最后把它叠的整整齐齐的和手套包在我用硬纸板叠的小盒子里。它的外表并不华丽,反而是极其简约的风格,比今天的iPhone包装还简约,除了白色什么都没有,但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仔细思考和制作的,土是土了些,我自认为心意是到位了的。

    于是我们的关系算是正式确立了,而我并没有为之后的事做好准备,从没有考虑过恋爱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就算两个人已经确定了关系,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对接近她这件事抱有一种抵触的,有点类似于只可远观的心理,我们的日常互动几乎停留在跟以前一样的状态,关系的转变并没有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变化。

    这一点问题还是在我,虽然我不懂得主动,她却是个活泼主动的人,可是我却拒绝了她的主动靠近。在刚刚确认关系之后,有一天上课时她传来一张纸条。传纸条也是学生间特有的交流方式了,就跟现在的学生在课上偷偷聊微信差不多,就是效率低了一些。一般纸条都是在男女生之间传递的,不管是普通朋友、暧昧关系还是真实的男女朋友,似乎只有小纸条才是异性间合适的交流方式。因为Alice就坐在我的右后方,所以纸条先是传到了我后面的人,然后他敲了敲我的后背把东西递给了我(Adam由于个子长高已经坐到后排去了)。纸条的内容很普通,她说要给即将到来的宠物蛋取个名字,大概就是随便找个话题聊聊天吧。我在拿到纸条之后心情很复杂,能有这种象征亲密关系的举动当然是开心的,可是我一直都是个听话的学生,上课传纸条这件事当然是违反规定的,而且会影响听课影响学习(虽然我成绩垃圾,但是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或许更多的,是我的心态承受不起对被老师发现这件事的恐惧感。总之我在她的话下面写上了一句,我不喜欢上课传纸条,然后在心跳极度加速的情况下转头扔在了她桌子上。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给我写过纸条。当天放学我把这件事告诉Arthur时,他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盯着我没有说话,大概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吧。虽然我死板的拒绝了能够表示亲密的交流,但我不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即使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也不觉得,虽然青春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但我觉得对得起我和她的人生。


    当然我们也有正常情侣该有的活动,那就是出去约会,只是这其中很少有什么浪漫情节。

    Alice的好朋友SophieArthur的女朋友,而且他们俩在一起的时间比较早,毕竟Arthur人又帅性格又酷而且学习也还可以,有个女朋友也是很正常的事。写到这儿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当初Alice伸出的橄榄枝也许有不少他们俩推动的成分,对照Arthur高中时的行为来看可以说是他的老本行了。

    因为从结果上来看,我们这个组合就非常适合double dating,事实上我们也从来都是四个人一起出去玩,至于Arthur他们有没有单独见过就不得而知了。

    每次出门玩,我们的行程都是一模一样的。那时候地铁五号线刚开通不久,我家附近第一次通了地铁,所以地铁出行还是个新鲜事,不像今天坐公交反而成了新鲜事了。早上我就先坐两站公交到Arthur家附近与他汇合,他的小区附近,也就是我们学跆拳道的地方,刚好是五号线的北苑站,然后我们两个坐上地铁到和平西桥跟两个女生汇合,至于她们是怎么集合的我从来没有了解过。

    到了和平西桥不用出站,我们直接在车上汇合,然后就前往娱乐的目的地西单。去西单需要坐五号线从北面一直向南到东单,然后换乘一号线,途径天安门最后到西单,这趟横跨半个城区的行程大约要花一小时。

    到了西单我们只去一个地方玩,就是商场里的滑冰场,这个地方我们之前跟其他同学一起来玩过,因为体验比较新奇,加上我们没什么见识,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可玩,所以每次都来这边。西单的冰场即使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都已经有些年头了,在门口领到钥匙牌和鞋之后,我们就进去找柜子,换上冰刀,然后在场地内集合。冰场的鞋总是有种特殊的味道,外面的皮革看上去很老旧,有的地方表皮脱落,露出里面像抓绒一样的内层,鞋的绳子还是老式的麻绳,为了保护脚腕必须一层一层系紧,这也让普通行走变得困难许多。由于冰场里的气温是恒定的,所以寒冬去的时候需要脱衣服不然太热,夏天去还得带羽绒服不然太冷。至于在冰场里面玩什么,大概就是一圈一圈的滑,偶尔快些偶尔慢些,有时候靠在角落的栏杆上聊聊天,练练转圈和刹车,也就这样。

    在冰场能做的最最浪漫的事,大概就是两个人牵着手一起滑。我虽然本身在谈恋爱,可是心里总是知道初中生谈恋爱是一件不对的事,所以对这种越界的肢体接触心里是抵触的,不过说的很好听,其实也许就是害羞罢了,所以我始终拒绝牵手这件事。后来有一次,我记得那已经是夏天了,我们都穿着相对单薄的衣服,牵手一起滑这件事又被提了出来,我虽然不敢,但肯定也是有这个意愿的,只是对结果感到害怕而已。我记得Alice已经点了点头,表示了许可,我却还在扭扭捏捏的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Arthur突然站出来说,这有什么的啊,你看着!说着就伸出了手,Sophie自然而然的跟她握在了一起,然后两个人就一起滑走了,绕了一小圈又回到了我们面前,Arthur像是一个胜利者却又对自己的胜利不以为意的人,回来之后立刻就把手松开了,大大咧咧的说:这有什么的啊!

    他们俩平时也没什么肢体接触,那次牵手也算是迈出了一大步吧,虽然他们都一副不在意的样子,但我猜他们应该都心跳的蛮快的。当时来说,Arthur的行为确实给了我向前迈一步的勇气,就像得到了某种权威的认可一样,我终于牵起了Alice的手,不过我们并没有像Arthur那样大胆,与其说是牵手,其实只有两三个手指勾在一起而已。我们并排着,身体离得很远,牵着手就这样向前滑,我们都没说什么,我大概也说不出什么,甚至连滑的过程都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我只记得她的手很热,明明我们在寒冷的冰场里穿的很少,身上冷的不行,她的手却比我以为的要热的多。

    仅仅走过一圈,我们就把手放开了,似乎这个行为对我们都是负担一样,我不记得后来我们还有没有去过西单,只记得那应该是我们唯一一次牵手,直到我们分开都再也没有过什么身体上的亲密举动。

    小时候我似乎更倾向于意识流的交互,准确的说它既不是肢体上的也不是语言上的,这种行为更接近于暗恋,只不过是在有了对方的许可下,多了些更具象征意义的东西罢了。

    老家的姐姐教过我怎么用软铁丝自制一枚戒指,其实就是套在手指上然后把多余的长度拧成没什么规则的一团而已,远远看上去与戒指的形状很像。跟Alice在一起之后,我就做了一个给她。虽然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但毕竟只是铁丝做的,有点过于寒碜,所以后来我姐就帮我在市场淘了一对戒指来。她非常会砍价,所以一对戒指才几块钱,虽然便宜,但是看上去还挺像回事的,于是它就变成了我们之间的信物。

    可是过了没多久,有一次我们刚从西单冰场出来,就在靠近电梯的一个摆摊看到了卖玩具首饰的,该说不愧是西单吗,那里买的东西更接近于真实的首饰,戒指更华丽也更有分量,于是不知是谁先提议的,我们就在那挑了起来,当然主要是两个女生在选。我们花了大价钱买了两对戒指,每一对都是情侣款,一对40块钱,从那以后这对高贵的戒指成为了我们真正的信物。

    小时候真的很喜欢干一些多余的事,我想把戒指随时带在身上,但又不能戴在手上,揣在兜里又怕掉了,于是就想了个妙计,从怀表上拆下来一个挂链(怀表是当新鲜的玩意买的),然后像钥匙一样把戒指套在上面,这个挂链就别在领子上挂在衣服里。后来实在是太麻烦了,不仅影响平时活动,而且一个金属物件贴着皮肤也很难受,甚至戒指都被汗腐蚀的有些变色了,最终不得已让它平静的躺在了铅笔袋的夹层里。恋爱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件严肃又认真的事,虽然我拒绝一些越界的行为,但我从不怀疑这个人就是要在一起一辈子的人,所以甚至偷偷的幻想过,如果以后求婚的时候拿出的是这个富有意义的戒指,会是多么感人的一个场景。


    可惜的是初恋这件小事并不顺利。

    所谓的不顺利并不是指我们的关系出现了什么大风大浪,只是它最终被童年的无知和平淡的时光消磨殆尽了而已。

    我们虽然会去西单玩,去约会,但是频率非常低,毕竟地铁,滑冰,午饭,这些都是要钱的,而我的零花钱每个月只有三十块,靠出门前再从家长那里要一些才能平衡开销,所以在一起的大半年时间里,其实我们就一起出去玩过四五次的样子,其他的时间就是平淡的日常,即不传纸条,也不面对面的聊天,偶尔在网上说说话。

    我坚持规则的这种观念无形中拉大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而我自己又没有意识到一段感情是需要维护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开始的悸动就减少了许多,而且我大概又犯了注定孤独的毛病,把一些小事带来的影响放大,虽然不至于对她感到厌烦,但就是不想主动接近她。

    转折点大概源自一个叫Kris的男同学。

    有一次Adolf家举办了一个大型聚会,好像是因为Adolf过生日来着,我们很多人都去了,包括double dating四人组,Kris,还有很多其他人。虽然我跟Alice是实际上的情侣,但我们的关系并没有比其他人更亲密,那时我们已经在一起快半年了,关系早就平淡了许多。

    那天我们大多数人都集中在楼下的餐厅里研究做饭,Adolf叫我去二楼取东西,我就上去了,结果看到AliceKris正坐在沙发上,Kris手里拿着掌上游戏机在玩,Alice就在他旁边看着,两个人几乎都要靠在了一起,那是我也不曾靠近过的距离。对于眼前的场景,我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心里有一股闷气,于是拿上了东西我又像没事人一样回到了大部队里。

    Kris是中学里典型的调皮鬼,最让老师头疼的那一类人,甚至有整整半个学期都坐在讲台旁边的特等席上。这样一个喜欢调皮捣蛋的人,做起事来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我也不清楚他到底知不知道我和Alice的关系,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心态,总之从那天之后,他们就经常在一起有说有笑,我看在眼里时心里全是不满和愤怒,却没有一点挽回这段关系的想法,反而更加放任自己远离她,对他们之间超过我的亲密关系避而不见。

    现在想来,也许是Kris活泼的态度更容易让人亲近,也或许Alice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试探我的反应,但年幼的我从没想过这种状况会导致什么后果,不懂得分手是怎么回事,所以也就完全没考虑过这是一段需要挽救的感情。也许我只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多关心她一些,多靠近她一些,在她跟别人变好的时候诚实的说出自己的嫉妒,自己也努力争取成为对她更重要的人,也许后来都不会是这样一个让人遗憾的结果。

    然而现实的结果是,我不仅没能改善状况,甚至把它变得更差了。

    导致我们最终分开完全是我的错,在无尽的冷漠和对自己思想的放纵过后,我变心了。

    就好像一个神秘的东西被开揭面纱之后,它就失去了让人好奇的力量,跟Alice在一起之后,虽然我们并没有因此加深互相之间的了解,但却从缥缈的不确定的关系变成了强有力的联结(当时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一段时间过后,原先隐晦的表现冲动、因为跟她距离靠近就会产生的那些激动的心情全都不见了,本该取而代之的熟悉感、安心感却没有营建出来,结果就是随着时间变长,我们的关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逐渐的疏远了。然后在外界的刺激下,她在我心里的距离就像滚雪球一样无法抑制的越来越远,在不知不觉间,那些青春的美好的、本该属于她的感情就流失到了别人身上。

    更要命的是,这个人就是Arthur的女朋友。

    Sophie的长相是略带古典美的类型,虽然性格也很活泼,但相比Alice的那种男孩子气更多些女生的优雅。

    我们四个本就互相都是要好的朋友,所以经常会在网上聊天,我经常同时打开的四个窗口就是他们三个加上AdolfJason家里不让玩电脑)。这种四人关系中最常见但又不可理喻的情况是,有些话你没法对自己的女朋友说,就只能跟她的闺蜜说,也许是询问些情况,也许是征求些意见,结果舍本逐末,跟闺蜜聊的天比跟女朋友聊的还多。 

    因为跟Sophie聊天相对轻松,所以我也就放纵自己跟着心情走,当我意识到有些根本性的东西发生变化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那是在放寒假的时候,由于没法一直玩电脑,所以还有一种交流方式是发短信。那时的手机还不是智能机,只有电话短信这种基础功能,而且短信费很贵,没有套餐的话一条就要一毛钱,所以靠短信聊天时我都尽量打满60字,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寒假在老家时,我就通过短信联系朋友们,AliceSophie的通信都有,也就是在那时,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比起Alice的消息,Sophie的消息却更让我期待和开心,当我小心翼翼的得出那个可怕的结论之后,它就像挣脱牢笼的野兽一样肆无忌惮的狂奔,再也不受我的管控。

    出于某种我不知道的原因,Arthur当时已经跟Sophie分手了,就算这样,我的行为依旧是可鄙的,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我努力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心态,甚至在手机里把她们两人的名字换了过来,以便把心里的期待映射到正确的名字上。

    这种手段当然只是掩耳盗铃罢了,在我尝试无果之后,在我终于忍受不住良心煎熬之后,我觉得到了该分手的时候了。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这个人非常的胆小怯懦,表现在不敢接近喜欢的女生,不敢跟自己的女朋友过于亲近,而在故事的结尾,我也不敢自己亲口跟她说出那句话。

    我在qq上跟Sophie说,希望她帮我告诉Alice分手的意思,第二天她就帮我转达了。在某一节课的课间,SophieAlice叫了出去,我知道这大概就是我拜托的事,于是心情忐忑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结果。没过多久她们两人就回到了屋里,到了Alice的座位旁边,两个人就像只是去了趟厕所一样平淡,甚至还有说有笑的。

    眼前的情况让我不知道Sophie有没有替我转达,于是我用眼神询问她,她看懂了我的意思之后点了点头。她已经替我传达了分手的意思,可眼前的场景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没有一点沉重和悲伤的样子,于是我又询问似的看向Alice,她也点了点头,我记得她略带歉意的微笑着,甚至脸颊是泛红的,可是她点了点头。

    我突然就觉得很生气,这算什么,原来我们的关系不值一提吗,这半年多的初恋原来是不值得惋惜的东西吗。

    Sophie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她说,她早就跟我说过有分的意思。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心里突然就释怀了,是啊,怎么可能是我甩她呢,她在很久之前就甩了我才比较合理,这种结局才配得上我这个人。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名义上是情侣,可是我从没对她说过喜欢,没有什么亲昵的称呼,更没有什么身体接触,这份初恋虽然在我的心里惊起过很多记忆犹新的波澜,可实际上却比日常的生活还要平淡,最终也画上了它应得的句号。

    导向结局的一大因素是我的变心,而且我非常明确的知道这是一件错的事,可是喜欢上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在我掌控范围内的事,所以初中毕业前的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然后自以为聪明的得出了一个让我后悔一生的结论,那就是:我不过是喜欢了跟我接近的人罢了,如果我提前放眼每一个人,再从里面提前选出我最喜欢的一个供上神坛,那么她将来就不可能出现被替代的情况。正是这个结论导致了我整个高中生涯混乱不堪的心灵世界,好看的女生见一个喜欢一个,并且以理智为开端,认定自己喜欢一个人,然后再慢慢培养心里的情感真正喜欢上她。

    每每想起从前的那种渣男心态都让我自己感到后怕,值得庆幸的是,好像每个人都看透了我不堪的本质一样,我喜欢过很多女生,却从没有一个人同样喜欢我并且发展出下一步的关系,这就让我个人的混乱只停留在了思想层面,这一状况甚至延续到了今天。

    听起来蛮惨的,那几年我也确实觉得自己挺惨的,并且在后来认定,感情问题上所有的不顺利,都源自于我当初的变心,是我自己欠下的债,所以那些都是我应得的报应。当时的想法很悲观,甚至在个性签名里写道,欠的太多总是要还的。许多年之后,我看到了一句话,也不太清楚里面的逻辑是什么,但突然就跟自己和解了,并且更新了我的签名,对善于等待的人来说,一切都来的恰当其时

    现在看来也算合理,没有那些经历,我也不会有今天这种还算清醒的状态,虽然我不相信所谓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少可以相信它不是最差的结果

    就好比,虽然初恋的经历缺少了些浓墨重彩,但中学时期有关女生的那些事,只有关于她的回忆没有蒙上一种功利感和罪恶感,只有一点品茶那样略带苦涩的清香。如果真的要为这个故事结尾,结局其实还可以稍稍延后一些。高二时全校社会实践,去了上海世博会,我们坐的是绿皮慢车,而且是一整宿的硬座,去的路上她就坐在我旁边。到了夜里的时候,我和几个不打算睡觉的同学在打牌,她在旁边靠着窗户睡觉,后来她突然问我能不能靠一会儿,我说可以,然后她就靠着我肩膀睡着了。那时我们早已形同陌路,却在三年后实现了谈恋爱时都不曾有的接触,这也是我关于她的最后一点明确的记忆,虽然它跟恋爱本身没什么关联,但如果把初恋的句号点在这一刻的话,我的青春还算是圆满收场了吧。

第四章 懵懂的爱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