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米尔斯海默:乌克兰战争走向何方?【2023.05.22】

三个基本问题
1. 战争起因(不谈)
2. 战争现状
3. 战争的未来预测
主要观点:
1. 不可能达成长久的实质性和平协议
2. 俄罗斯将会赢。俄罗斯将会征服乌克兰的大部分并且使乌克兰残废
战争主要角色: 俄罗斯,西方,乌克兰
俄罗斯对局势的判断:西方与乌克兰的合作威胁俄罗斯的生存,包括两点:
1. 战前:西方(美)将乌克兰打造成俄罗斯边境的西方堡垒
2. 战争开始后:美国表明其目标是击败俄军事力量,破坏俄经济,使俄罗斯不再是大国
俄罗斯的战争目标:占领东乌八州及关键地点,使乌克兰残废失能
设定该目标的原因:
1. 控制俄族俄语区,避免顿巴斯问题重演
2. 乌族区人民难以控制
3. 使乌克兰残废失能
美西方对局势的判断:在2014年危机爆发后将俄罗斯视作威胁。现在美将俄罗斯视作生存威胁(西方在乌克兰的失败将会给北约重大损害。美遏制俄罗斯的失败会损害遏制中国的能力。俄罗斯的胜利会损害西方价值观。强调将乌克兰纳入北约很重要)
西方(美)的目标:击败俄军事力量,破坏俄经济,使俄罗斯不再是大国
乌克兰对局势的判断:将俄罗斯视作生存威胁。
乌克兰的目标:使俄罗斯不再是大国
战争现状: 典型消耗战,类似于一战
2022年乌克兰处于上风,包括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反攻
2023年俄军动员30万并且重整军力后,俄罗斯处于上风,包括攻占巴赫穆特。但俄罗斯无法获得决定性胜利
战争走向:
消耗战的决定因素:
1. 战斗决心 (俄=乌)
2. 人口规模 (战前 俄:乌=3.5:1,现在 俄:乌=5:1)
3. 火炮数量 (俄:乌=5:1-10:1)
伤亡交换比: 估计俄:乌=1:2
(进攻方伤亡更大?):1. 乌与俄一样主动进攻 2. 防守方常主动反击 3. 俄军的战术改进
乌克兰已经全面动员,但俄罗斯还没有
能否达成和平协议:不能
原因:1. 乌克兰要求夺回领土,俄罗斯不会归还领土
2. 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乌克兰希望获得西方、北约的安全保障
3. 极端民族主义,双方的仇恨
4. 西方未遵守明斯克协议,而是借此争取时间武装乌克兰。俄罗斯无法信任西方
美国相当多人认为北约东扩将导致灾难
Q&A
Q: 普京除了开战有没有别的选择?
A: 没有。普京向西方解释过并发出过谈判意愿。西方拒绝了。普京别无选择。
Q: 北溪被毁与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否一致?
A: 是的。欧洲与俄罗斯的紧密经济联系让美国不爽。
Q: 如果不是芬兰瑞典恐惧俄罗斯,芬兰瑞典为什么加入北约?
A: 芬兰瑞典确实恐惧俄罗斯。但事实上他们度过了冷战,而苏联远比俄罗斯强大。没有证据表明俄罗斯会占领芬兰瑞典。芬兰瑞典加入北约会增加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如果一直威胁像俄罗斯一样的大国,它可能会冒险行事。
Q: 拜登政府能结束俄乌战争吗?
A: 战前,拜登政府本可以与俄罗斯达成满足俄罗斯安全担忧的协议来阻止战争,但美国没有。拜登在奥巴马时期负责乌克兰事务并且是乌克兰问题的超级鹰派。泽连斯基最初当选是为了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泽连斯基在拜登当选后改变态度,在2021年初变得非常反俄并致力于加入北约。2021年4月俄罗斯在俄乌边境调兵。2012年12月,普京致函美国与北约,2022年1月美国回应不会改变其政策。
Q: 如果西方对乌援助停止?
A: 如果西方对乌援助停止,乌克兰注定失败。乌克兰没有俄罗斯一样的军工基础。乌克兰在财政方面、在武器方面依赖西方。但是西方不可能停止援乌,西方已经陷入太深。援助可能会减少,但减少幅度不会很大。
Q: 如果俄罗斯达成既定目标,会发生什么?
A: 俄罗斯将会在接下来25-30年将新领土吸收。俄罗斯不会继续入侵波罗的海三国及波兰。根据苏联在东欧的教训,俄罗斯不会把非俄语区纳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