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战神(经典7号)
拥有时间:2023.9.18.(闲鱼)-2023.9.22.(闲鱼)
板重80.0g。配置:正手NEO省狂三39度2.1,44.0g;反手骄猛Vega Tour(金V)MAX,48.0g。整套172.0g。
金亚的这块底板,也许是歪打正着,获得了“小45”的名号。许多人觉得它性价比爆棚,尤其适合初学者。此次我打下来的感觉,性价比高不假,适合初学者也不假,但是绝对的性能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天花板。从业余中级水平的实战角度考虑,甚至可以说没有百元七夹三剑客好用。 配了狂飚三的正手,确实在三成力以下的区间手感有些像碳素45。但是,它没有碳素45那种在吃球的同时板身谐振的美妙酥脆感,只能说吃球比较实,能加得上旋转。台内的相持球上足够硬挺,没有发虚或者软塌的感觉。 反手的金V绝对是拔高了板子的上限。小力量下弧线短,发力撕或者拉,能在底板提供的内部支撑有限的情况下,靠海绵的力量顶出不错的弧线,速度也不赖。在这部分,金亚战神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如果按照底板自身的价位去配二三十块的套胶,可想而知会比较拉垮。 近台杀高球,一速不错,但是稳定性欠佳,尤其是发六成力以上时,板子有些发颤,加上板身不厚,杀高球时手上信心不是很足。 中台弧圈,当摩擦加到某个比例的时候,底板的碳层可以出现比较理想的弹簧效应。此时底板吃球好、弧线偏拱,出球旋转不错,一速好于纯木板,但落台深度和二跳并没有明显超过百元七夹板。底板不是非常支持中台快收小臂的打法,因为瞬间加速会激发碳层的一种诡异性能,弧线会变得非常低平。 这个问题在退台拉球时变得更明显。此时想要出球有威力,肯定是要撞摩的,正面撞进去送出去一段,在这一段里摩擦。但是,一旦发六成以上的力量撞击正手,将外置碳层完全打透,则底板瞬间变成了一块老式碳板:吐球太快,手上来不及加转,弧线变得非常低平,上台率急剧下降。结果,但凡使用这块板子的人学过一点发力,就不得不“藏着掖着”打球,尽可能在近中台通过摩擦为主的打法来周旋。在那个频道,板子的性能自然是有几分碳素45的神韵。但无论如何,你无法向这块板子的大芯乃至阿尤斯过渡层要求什么质量,打进去就是虚弹或者乱颤。 仔细思考了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碳素45上面的拉伸碳是斯蒂卡独家的技术;而金亚战神这个为了增加板身刚性和近台出球速度而加入的碳层,十有八九是薄的编织碳(不像短切碳/羊毛毯,那个手感更柔和)。但是编织碳在不和其它纤维混编的时候,其特点就是形变幅度小、脱板块。虽然没有到普碳这种重碳板的程度,但也只是程度区别。于是,在弧圈球环节,它便没有什么适合的频道。 不过说句公道话,这款板子做得在中力量下并不发“散”,手感反馈也还算清晰,所以对于初学者训练来说,仍然是块物美价廉的板子。但是,在学习发力的时候,最好换用形变方式更主流的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