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出天价借条,称政府要赔偿他3万亿,最终怎么解决
2011年,广东一老人拿着一张欠条,找到当地政府索要欠款,工作人员看到借条后大吃一惊。那么最后当地政府还钱了吗?
2011年的一天,广东政府大厅进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着年纪倒不算很大,但状态却表现的不怎么好。

由于一般只要到政府大厅的,肯定都是要办大事,所以前台工作人员看到老人便立刻热情迎了过去,只不过还没搭上两句话,这前台工作人员就一脸不解的表情互相对视着。
这老人名叫梁诗伟,今天来到广东政府大厅就是为了要债,所以当前台工作人员对着梁诗伟问道:“您好爷爷,您是来办什么事的呢,有提前联系过吗?”
对此,梁诗伟则一脸疑惑说道:“我是来要政府履行承诺的!”这话一出,前台工作人员就敏感的意识到这事怕是不简单,但是,因为梁诗伟一脸真诚坚定,工作人员只能上报。
紧接着,梁诗伟便掏出了一张泛黄的纸张,上面有着潦草的几行字,从纸张以及字迹能看出应该是年代相隔比较久远了,但上面的字迹还是清晰可见的。
通过这泛黄的纸张,当地政府了解到这是一张欠条,而最后的落款时间则是在1944年12月29日,落款人李兆培。
如此一来,这是相隔六十多年的事情了,根据字条上显示,当初游击队行军困难、物资紧张时,曾向梁家借了不少东西,可谓是既有金银细软也有粮食大米。
其中,包括大米38石70斤、大洋5000元、金条8根,并且还承诺有利息。如此一来,若是此欠条属实,那么它的价值那就是3万亿,对于如此巨额,工作人员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因为,要严格计算下来,那么这笔欠债则相当于广东当年GDP的三分之二。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欠条,政府工作人员自然不可能如数全收,必须要核实事情的真实性。
虽然说,这借款人李兆培倒是可以查询,只要看看党员名单上是否能查到此人就行,但借款事实是否真的如欠条上所说还是需要有待查验的。

但此事已经相隔六十多年,到底如何验证呢?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政府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个名叫简慧仙的老人,简慧仙此时已经有97岁的高龄了,但人精神依旧很好,至少在提及当年游击队的那段经历时,简慧仙是津津乐道。
而这个简慧仙,正是当年与李兆培一起打游击的一名队员。所以,当政府工作人员问及简慧仙当年李兆培借梁家款的事时,简慧仙依稀记得很清晰。
1944年,由李兆培带领的游击小分队处于物资极度紧张中,甚至许多战士连吃的都没有,但还要奋力作战,此时队伍中一位名叫梁月娇的女战士表示,她可以想办法。
短短两天内,梁月娇找来了60斤的大米,这令所有游击战士震惊不已,毕竟这年头就连窝窝头都吃不上了又从哪找来这么多白米饭呢?在队长李兆培的质问下,梁月娇说出实话。
原来,这梁月娇的真实身份就是广东江门当地首富的孙女。这首富名叫梁鸿文,虽然当时的梁鸿文已经去世,但是厚实的家业便由自己的六姨太在管。
这六姨太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当孙女梁月娇表示需要粮食拿给游击队的战友时,六姨太立即便答应了。得知事情真相后,战友们更敬佩梁月娇了,毕竟一个大家小姐愿意为国而战,确实需要勇气。
作为游击队的队长李兆培得知后,当即表示不能因为梁月娇的身份就不顾及组织上的纪律,便由梁月娇介绍认识了梁家六姨太,亲手写下了欠条。

之后,随着抗日局势越发激烈,游击队需要军事装备需要有能与日军抗衡的基本枪械,无奈之下只能找到梁家六姨太向其借钱,六姨太依旧毫不犹豫的借给了李兆培。
为了表示态度,李兆培还写下了利息如何算,并且表示解放后,这些钱梁家拿着欠条来向政府要就行。但是中间社会局势变化大,历经这么多年梁家都没能来要钱。
而当年借钱的六姨太也因为局势发展,被群众批斗为地主抑郁而终,这张欠条到六姨太死的那天,她都没告诉后人。
而梁伟诗作为梁鸿文的儿子,时隔多年发展不好,生活已经到了领低保的程度,无意间发现了这张欠条,最终决定向政府要一个说法,至少能让自己过上正常的日子。
那么政府到底是如何解决的呢?因为这张欠条牵扯金额实在太大,一时间广东当地根本做不了主,只能一级一级的网上通报,希望能得到一个解决办法。
不过,对于这件事梁诗伟表示,自己并不需要将这笔钱拿回来,只是当年梁家虽为广东江门当地首富,但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并没有只知道自己享乐。

但是梁诗伟作为被六姨太一手抚养长大的儿子来说,虽然并非亲生,但六姨太最终因为被群众批斗成地主抑郁而死,死得窝囊,只希望政府能为其正名为梁家正名。
至于赔偿,梁诗伟表示,只要政府适当给一些生活补助就行。最后,这件事还在商榷中,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