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时过端午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

2022-10-11 10:14 作者:五月五雄黄酒  | 我要投稿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其起源历史,众说不一。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但据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考证,江南一带的古吴越人,以龙为图腾,“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自古以来,以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普遍。


端午节习俗包粽子

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外,旧时过端午人们还会饮雄黄酒。雄黄酒是将雄黄捣成细粉、干菖蒲根切成细丝,一同放入白酒或黄酒中浸泡制成的一种酒。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将配制好的雄黄酒拿出来饮用。如宋代施宿的《嘉泰会稽志》就记载:“端午日,设蒲觞,磨雄黄酒饮之。”即使不会喝酒的居家男女,也要将雄黄酒放在唇边抿一两口。

对于小孩,大人则会用手指或毛笔蘸着雄黄酒的沉淀物,抹在小孩的鼻尖下、耳朵后和肚脐上,还要在小孩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俗称“老虎头”),并将多余的雄黄酒洒在屋角床脚下。正如“五四”诗人朱湘的《端阳》诗曰:“这天酒里面都放雄黄,家家无老少都拿酒尝。儿童的额上画着王字,喝不完的酒洒满一房。”


端午节雄黄酒额头画王辟邪

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这与古人视五月为“恶月”有关。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载:“是月(指五月)也,阴阳争,血气散。”《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 草本雄黄酒在古代的的作用是驱瘟辟邪。端午前后,正是雨季来临,春夏交替之际,人们毛孔渐开,从中医的角度看湿气、邪气往往在此时入侵。古时人们认为草本雄黄酒正好用于在这个时候进补,扶正祛邪,驱除身体里的邪气。


窖藏雄黄酒

雄黄酒中的雄黄,又称鸡冠石,主产于甘肃、湖南、云南、四川等地,古代曾被道家作为炼丹的原料。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雄黄是一种含硫化砷的化学物质。由于砷遇热后会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即我们所说的砒霜。砷类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蓄积在体内各部位,引起神经、肠胃和呼吸系统急性或慢性中毒,并可致癌。因此我们现在过端午,便不再饮矿物雄黄酒了。而是转而饮用使用杜仲雄花和黄精为原来制作的雄黄酒,也就是产自现在湖北荆门陈家湾的五月五雄黄酒。


五月五雄黄酒正红旗版

陈家湾处于鱼米之乡,容易受到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威胁,通过毒性很强的矿物雄黄酒,洒在庭院,防止五毒等动物的入侵。陈氏祖传的两种雄黄酒,一种是以雄黄石(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毒)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矿物雄黄酒。此酒会在端午节当天,洒在庭院屋角,以驱邪辟虫;而另一种是以杜仲雄花和黄精为原料,取杜仲雄花的“”雄和黄精的“”黄组成草本雄黄酒,也是现在市面上唯一一款可以直接饮用的草本雄黄酒,更是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一款酒,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五月五雄黄酒获“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旧时人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是为了趋避邪气,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如今人们饮用五月五雄黄酒,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旧时过端午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