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天龙级巡洋舰

2022-02-09 15:57 作者:枪毙的秩序  | 我要投稿

制作不易,如果您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和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up主在此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了。 

正文

天龙级巡洋舰是日本海军最初建造的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成服役。人力填装的主炮和三连装鱼雷发射管是其主战兵器。作战战术为趁夜幕率领驱逐舰接近敌主力舰进行肉搏战,通常作为鱼雷战队旗舰。后来建造的球磨级、长良级、川内级等均是天龙级的改进型。

天龙其排水量为4400吨,相比其他国家的同型舰,天龙级的装甲略显单薄,不过,高航速和强力的鱼雷足以弥补这个缺点,他们是作为水雷舰队旗舰而设计,设计的定位上是一种介于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之间的舰种.

轻巡洋舰天龙号 跟姊妹舰龙田号是日本近代轻巡洋舰的始祖,两者均于大正六年(1917)起工.本级在当年是以三十三节的高速堪称当时世界第一的高速巡洋舰,而且,在鱼雷兵器的武装上,初次装上了日本海军前所未有的五十三厘米三连装的鱼雷发射管.  

背景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发展迅速,学习他国的长处是这个民族的特点,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国家的改造工程,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而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海军,作为日本这个岛国的支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当欧洲白人杀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日本帝国海军已是一支让任何“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小视的力量。日本海军为了保持这种势态,一直紧跟着海洋大国的脚步。

1914年,英国开始建造新的林仙级轻巡洋舰,以此来部分代替旧式的舷侧布置煤仓的防护巡洋舰。这种舰有比较薄的轻型装甲,主要任务是驱赶敌方驱逐舰来保护主力舰、在舰队前方展开侦察。而当年爆发的一战为各种舰型提供了充分的实验场所和时间,四年间轻巡洋舰这个新舰种活跃在大战中的几乎每一次海战中,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

既然如此有用,日本人当然不会熟视无睹,大战一结束后就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代轻巡洋舰——天龙级。在1898年的时候海军形成的巡洋舰等级区别中规定7000吨以上为一等,3500吨-7000吨的为二等,3500吨以下为三等,通常来说一等巡洋舰就是装甲巡洋舰。到了伦敦条约签订后,海军对巡洋舰的分级方式才从吨位改为主炮口径,将203毫米以上的定为一等,155毫米-203毫米之间的为二等。天龙级就是受到英国的林仙级轻巡洋舰28.5节航速、强大火力的影响,以此为标准的高速、重武装的三等巡洋舰。以后日本的三个级别的轻巡洋舰都是以他为蓝本。作为一个新的舰种,各国使用方式完全不同。美国海军趋向于护卫战列舰、航空母舰,重视防空和情报能力,很早就装备有雷达;英国有众多的海外殖民地,因此重视续航力;日本海军则在战略上认为有舰队决战,重视鱼雷和炮击能力。由此,海军一开始的设计就是把天龙级作为水雷战队的旗舰,有击败地方驱逐舰、轻巡洋舰的性能。海军方面很多人戏称天龙级为“大型驱逐舰”,因为从外观上看就是简单扩大而已,主炮从120毫米变为140毫米,鱼雷从450毫米变为533毫米,最高航速和同期建造的矶风型驱逐舰同样也是33节,除此之外就多了点装甲和吨位。但是大也有大的好处,当时的驱逐舰上鱼雷发射管由于面积问题是固定的,而天龙级由于地盘较大,在以后的改装中将鱼雷发射管改装为可旋转式,有利作战中的灵活运用。按照“八·四舰队”的计划应该建造8艘,但和美国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横向比较后认为居住性、适航性都不好,最后只建了2艘,接下来开始建造5500吨级以及更大的天龙级的扩大改进型——球磨、长良、川内级 

原本天龙级打算在1917年的八四舰队计划中增建6艘,但是实测结果发现4千吨级的舰体太狭窄,升级及调整空间不足;加上同期服役的峯风级驱逐舰极速达39节,33节的天龙级也不够率领驱逐舰,所以6艘的增建计划修改为建造更大吨位、速度更快的军舰,也就是后来一系列5500吨轻巡洋舰的开端

天龙级轻巡洋舰的发展背景是由于受到了当时的海军大国-英国发展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舰种,也就是后来通称的轻巡洋舰的刺激而展开的造舰计划.英国所发展的轻巡洋舰是一种高速化,轻装化的巡洋舰,用于领导水雷战队,作为驱逐舰战斗部队向导舰的一种革命性舰种.在八四舰队建造案中预定建造八艘,但是后来受到美国建造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所影响,只建造了两艘就将建造工作转移到所谓五千五百吨级轻巡洋舰上轻巡洋舰天龙号拥有极为修长的舰容,这成为了日本轻巡洋舰的典范,但是这种舰容在看来,跟下一代的轻巡洋舰如夕张级和阿贺野级比起来可以说是丑多了,而且其火力配置也可以说是令人觉得怪里怪气的.这要想到是包括天龙级以及以后的五千五百吨级轻巡的建造年代较早的关系.天龙级轻巡洋舰的构造上其实可以说算是当时驱逐舰的放大版,而日本海军巡洋舰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夕张级轻巡洋舰,在夕张级以后建造的重轻巡在我们的眼光里是看起来比较顺眼的.

各舰概况

天龙”号  1917.05.17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  1918.03.11下水  1919.11.20竣工  1920.08.29配属于第1水雷战队,参加日本干涉军出兵西伯利亚,担任护卫船队工作  1921.03.01入吴镇守府籍  1922.10.09担任西伯利亚撤兵时的沿海州警备任务  1927. 被编入第1外遣舰队,  1933.05编入第3舰队第10战队  1933.11.27担任旅顺港守备部队任务  1934.11. 编入吴港警备部队  1937.07.09“七·七事变”后担任中国沿海作战任务  1941.05.25配属于第4舰队,进驻特鲁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进攻威克岛作战  1942.06.15配属于第8舰队,进驻腊包尔,参加瓜岛机场炮击战  1942.12.18在新几内亚马当港外16公里海域被美国“大青花鱼”号(SS-218)潜艇击沉  1943.02.01除籍  

“龙田”号  1917.07.2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  1918.05.29下水  1919.03.31竣工  1920.08.29配属于第2水雷战队,参加日本干涉军出兵西伯利亚,担任护卫船队工作  1921.入佐世保镇守府籍。  1923. 东京大地震发生后,“龙田”号满载救援物资从吴奔赴东京参与抗震救灾活动  1924.03.19在佐世保港外配合潜艇部队以美国为假想敌的演习时,不慎撞沉了海中三型的第43号潜艇(打捞后被称为“吕-25号”)  1934.03.12“龙田”号作为佐世保镇守府警备战队旗舰参加舰队的一次小演习,就是“友鹤事件”  1937.07.0“七·七事变”后担任中国沿海作战任务  1941.09.01配属于第4舰队,进驻特鲁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进攻威克岛作战  1944.03.13在日本八丈岛西部海域被美国“玉筋鱼”号(SS-381)潜艇击沉  1944.05.10除籍

武备性能数据

基准排水:3230吨

全长:142.65m

全幅:12.3m

最高航速:33节

续航力:14节/时 5000海里

兵装:14cm50倍径主炮四门,8cm高角炮一门,53cm鱼雷发射管六门,机雷48个



日本天龙级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