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盲盒”的时代,企业如何玩转“盲盒”营销?
《阿甘正传》里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而“盲盒”会让你知道下一秒对你来说是惊喜还是惊吓。拆“盲盒”的那种期待感与神秘感总能让消费者欲罢不能。商场里随处可见的泡泡玛特盲盒自动售卖机,里面摆放的一个个可爱奇特的小人,总是会吸引各个年龄段的人驻足。
最近几年,这种方式不再只是潮牌玩具的专属,盲盒营销也吸引了各大品牌入局。
盲盒+形式热潮
01机票盲盒
相信大部分人听过”机票盲盒”,机票盲盒顾名思义就是只要近百元,就能买到真正的“随机”飞——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不知道去哪里,盲盒开出哪个航班、飞往哪个目的地一概随机。而且,还有不花钱的后悔药——半小时之内如果放弃,分文不收,全款退回。例如去哪儿推出了88元旅行盲盒,携程推出了99元“隐藏款”机票类盲盒等,都引得千万人参与。
02文旅盲盒
最近西安大唐不夜城也运用“盲盒营销”形式,打造出“盛唐密盒”这种“人文历史盲盒”类的表演互动活动,通过“演艺+互动”的形式,让唐朝名士“房玄龄”“杜如晦”以盲盒的形式出现在游客面前,每个角色分别设定经典语录,突出各自人物特点,通过与游客互动对话的形式揭晓身份,带给观众新奇的体验。
看到上面各种盲盒+形式,我大有一种,盲盒被玩坏了的感觉。毋庸置疑,盲盒经济正迎来一次大爆发。那么,盲盒式的营销究竟有何魔力?其爆火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企业该如何玩盲盒营销?
01. 借势 IP,进一步扩大品牌声量
从最本质的产品逻辑来看,看似火爆的“盲盒营销”,其实就是一场IP争夺战,没有了IP,盲盒也就失去了竞争力。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从最初经营潮流商品的杂货商,到利用盲盒打法,让连续亏损的公司扭亏为盈。如今,每个季度都会推出一个新系列,不断为品牌提供热度,附加价值明显提升。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社交媒体的繁荣,为盲盒营销的爆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盲盒的营销模式,需要依托大量社交媒体平台,为其扩大品牌传播。很多博主会在媒体平台,发拆盲盒的图文内容,甚至有些认真的玩家,会在网上发布经验帖,从而引发了大量的“话题”。甚至会在媒体平台组建社交圈或者群,由此转变为一种社交行为,使得品牌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
03.第三方媒体宣传平台增加传播优势
人类的进步在于能合理使用工具,合理使用工具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优化最终结果。企业在扩大品牌传播时就可以合理利用这一工具——媒介盒子。媒介盒子拥有海量媒体资源,可同时选择多个媒体和自媒体,提交品牌新闻稿或产品软文的订单。内含影响力较大的行业垂直类媒体、本地自媒体大V等。可以做到多、快、及时、省事并且媒体渠道做到精准、契合、高曝光,为品牌宣传增加优势。
最后我想说,企业只有找对盲盒营销的方法,才能够为品牌造势,为消费者营造惊喜感受,同时实现品牌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