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貌的观察!从头开讲,一步到位!

(以前地理老师给我们讲地貌观测时我的脑袋在发昏,今日看了冷冷老师的视频茅塞顿开!!!感谢冷冷老师!!!!!!)
地貌的观察
必修一:地貌篇

01 地貌观察的顺序(理解)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个视野较广阔的地方,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①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②再观祭和描述次一级地说,如山岭,河谷等
③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1、地形(掌握):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基本地形
2、地形区(掌握):地形加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等

地形名称 海拔 地势
山地 大于500m 起伏大
高原 大于500m 起伏较小
500m—————————————————————————
丘陵 200m-500m 起伏较大
200m————————————————————————
平原 小于200m 起伏很小
盆地 与海拔无关 与起伏无关



【冷冷例题】
1.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选择在丙地观察地貌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海拔最高
B .视野开阔
C .海拔最低
D .起伏较小

【本题解析】


【本题解析】


【本题解析】

02 地貌观察的内容(重点掌握)

五个重点:
①位置
②高度
③坡度
④坡向
⑤走向
其它:
地貌的形状、
面积、
破碎程度、
地面起伏状况、
空间分布

知识点:海拔与相对高度(高频)
1、海拔(绝对高度)(掌握):某地高处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掌握):一个地点高处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高度的影响
①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
•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
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来表示

等高线疏密代表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冷冷总结】
这部分解题,主要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等高线稀疏,则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则坡度陡峭。
•另外如果此处有河流,等高线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反之河流流速慢。

①坡度与农业
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坡度大→林业
•坡度适中→梯田(立体农业)

②坡度与交通
坡度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
山区→优先公路→"之"字形
坡度会影响交通布局
通线路设计时,通常通过延长线路展线的方法降低线路坡度
例如: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

坡向:可简单理解为山坡的朝向,用方位或方位角表示
①阳坡&阴坡(简称阳坡&阴坡)
在北半球,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南半球反之
②迎风坡&背风坡
迎风坡通常指风吹过来的坡向,如果气流湿润,则降水比较丰富。
通常是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峭
•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本题解析】


【冷冷口诀﹣地貌的观察】:
地貌的观察,视野最发达
高坡向度走,计算是大拿
坡度看疏密,太密不敢去
坡向是迎风,湿润又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