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2024西方哲学辅导班(正式版)

2023-08-16 12:22 作者:TuTu_Gomi  | 我要投稿

2023-2024西方哲学辅导班(正式版)

讲师介绍:复旦大学外国哲学硕士与外国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唯心论(费希特知识学的演变线索、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全书体系、谢林自然哲学)与现象学(胡塞尔的逻辑学与现象学,海德格尔的转向问题)。对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与当代哲学也有涉猎,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历史进行研究。

 

内容介绍:一共六个专题,分别是1早期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进路、2德国古典哲学、3.德国现象学、4.经验论与分析哲学、5.古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6.当代欧陆哲学(法兰克福学派与结构主义)。专题一共二十节,另有五节总结讲。内容既适合爱好者或入门者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学习西方哲学,也适合哲学考研辅导。课后答疑统一为周一、周三与周四晚上,平时也会不定期进行答疑。课程从十月中下旬开始(视招生人数决定是否开课,至少十五人起),每周一节,周日晚进行直播,持续五个月到六个月时间(也就是至明年五月,春节等假日不上课),每节课均有录屏可反复听。课程结束后有两个月时间练真题,会给每个人进行详细修改,每周一套。

说明:价格是4千一人,不议价,可分期或组团,组团有优惠但必须都加我微信,不然没办法拉进课程群。一开始就不准备参加的不要随便加我或问着玩儿,我很累的,请稍微有点社交礼节。报名和咨询课程详情加我微信。

 

专题一:早期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进路

1.近代哲学I:笛卡尔

(1)笛卡尔哲学思路的历史语境

(2)如何理解笛卡尔的怀疑方法?

(3)如何理解“我思”即我在?

(4)形式实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5)上帝与“我思”的关系

(6)上帝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7)如何理解笛卡尔的上帝存在证明?

(8)笛卡尔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德古、法现)

2.近代哲学II:斯宾诺莎

(1)斯宾诺莎与笛卡尔的关系

(2)如何理解实体/神/自因

(3)能生的自然与被生的自然

(4)样态

(5)斯宾诺莎的知识观

(6)触发/情动与身体

(7)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与存在论(Ontologie)

(8)内在性的意义;斯宾诺莎与现代哲学的关系(德古、现代法哲)

3.近代哲学III:莱布尼茨

(1)莱布尼茨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以及洛克的关系

(2)莱布尼茨的自然哲学与形而上学

(3)实体性形式与潜能

(4)单子,统觉与知觉,连续律与矛盾律

(5)单子的阻碍、冲动与限定;可能性与现实性;预定和谐

(6)理解神正论

(7)单子论的意义与对先验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启发 

 

专题二:德国古典哲学部分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先天综合问题 

(1)《纯粹理性批判》有着怎样的建筑术结构(对应辩证论部分)?理解这一建筑术才能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要建立的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先天知识、道德形而上学与自然形而上学、目的论)。

(2)《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感性论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时空一定要是观念性的直观形式?如何理解康德的先验观念论?

(3)先验演绎的整体思路与具体步骤;如何理解先天综合判断?如何理解知性、先验统觉、纯粹自我意识?先验演绎与先验感性论中的观念论论题有着怎样的关系?康德的范畴表与判断表。

(4)先验图型论的意义与先验演绎的具体化;什么是康德意义上的经验(Erfahrung)与知识(Erkenntnis)?

(5)如何理解理念(Ideen)?为什么理性的先验幻象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宇宙论理念会产生二律背反?如何理解数学的二律背反与力学的二律背反的区别?如何理解第三个二律背反中的自由?

(6)先验理想;回溯到第(1)点:理性与经验性的区分;自由作为拱顶石。

5. 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1)《判断力批判》的意义,自由与自然的张力,美感判断力,有机体与目的论

(2)费希特的知识学(Wissenschaftslehre)的语境与历史意义,绝对自我与第一原理,实践哲学与自由的首要性

(3)谢林的自然哲学与斯宾诺莎主义,康德与柏拉图主义,谢林的费希特批判与自由的存在论地位

(4)《费希特与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黑格尔耶拿时期的哲学体系与哲学批判理念,体系、方法与历史

6.黑格尔I:《精神现象学》与哲学体系的导论

(1)《精神现象学》的导论功能;

(2)知识、意识结构与现象;对近代哲学与康德哲学的批判

(3)导论与哲学科学体系的关系

(4)怀疑主义的意义;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5)意识、理性与精神的区分;精神现象学的“元哲学”意义

(6)如何理解实体即主体?

(7)如何理解《精神现象学》中的绝对知识与绝对精神?

7.黑格尔II:逻辑学与历史

(1)绝对者概念的基本含义,哲学认知、思维规定与概念活动,逻辑学的方法与体系结构

(2)精神概念的基本意义

(3)主观精神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4)客观精神与自由

(5)法哲学的基本意义,法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关系

(6)如何理解现实的就是理性的?

(7)客观精神与历史

(8)绝对精神与自由

 

总结讲一:德国古典哲学与早期近代理性主义的关系

 

专题三:现象学部分

8.胡塞尔: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 

(1)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事实与本质的区分

(2)静态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结构;现象学描述的方法

(3)发生现象学的方法;被动综合问题

(4)自我意识的先验历史(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胡塞尔)

(5)单子论与世界现象学,生活世界

(6)现象学与伦理学

(7)对海德格尔的影响

9.海德格尔I:现象学释义学与《存在与时间》

(1)实际性生命的释义学与意义的结构

(2)从理论向前理论生命的回溯

(3)海德格尔的《康德书》,现象学存在论与先验哲学的关系

(4)用具分析与世界性;“在—世界—之中—存在”

(5)向死而在与本己性,存在与时间性

(6)《存在与时间》计划的界限,转向的必然性

10.海德格尔II:转向问题,后期著作

(1)从存在的意义到存有之真理

(2)深化存在论差异,超存在论(Metaontologie)与传统形而上学

(3)真理、根据与自由

(4)存在历史与本有

(5)艺术作品的本源;大地与天空的争执,世界图像的时代

(6)从后期海德格尔反观《存在与时间》

 

总结讲二:现象学与近代哲学的关系

 

专题四:英国经验论与分析哲学

11.近代哲学IV:经验主义(从培根到休谟)

12.当代分析哲学I:弗雷格、罗素与早期维特根斯坦

(1)弗雷格那里含义(Sinn)与意谓(Bedeutung)的区分

(2)概念、思想与对象;如何理解函项、自变元与真值;“思想”的含混性

(3)外在关系理论与新黑格尔主义作为罗素思想的背景

(4)逻辑原子主义的基本思路

(5)指称的本体论状态与真值问题

(6)摹状词理论的意义

(7)早期维特根斯坦与罗素的基本区别

(8)世界、事实与事态

(9)逻辑图象与逻辑形式

(10)不可说的东西与显示

(11)维特根斯坦思路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康德、费希特与黑格尔)

13.当代分析哲学II:逻辑经验主义、晚期维特根斯坦、蒯因

(1)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2)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性与对它的反驳
(3)后期维特根斯坦和前期思路的异同

(4)语言游戏与守规则悖论;确定性问题

(5)私人语言与他心问题
(6)后期维特根斯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7)蒯因对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的批判

 

总结讲三:分析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维特根斯坦与黑格尔

 

专题五:古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

14.古希腊哲学I:从本原论到克塞诺芬尼

(1)如何理解本原的意义?本原与现代“原则”的区别

(2)无定形、质料与(感性)神话意识;气作为本原

(3)赫拉克利特的活火;永恒与时间的关系

(4)变易与不变的尺度

(5)如何理解尺度是永恒的,宇宙又是通过活火的产生的?

(6)逻各斯的含义;对立统一应该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评价)

(7)毕达哥拉斯的数论;形式与存在的结构;毕达哥拉斯派对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影响

(8)克塞诺芬尼对神话意识的批判与“一”的提出 

15.古希腊哲学II:从巴门尼德到智者派 

(1)巴门尼德论存在与一

(2)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的分离

(3)芝诺对多与运动的反论;对一的论证;康德的数学二律背反与此的关系

(4)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说与米利都学派的区别;元素的一多关系结构;流射说和爱与恨 (5)阿纳克萨戈拉的种子说与异类相知说;努斯与运动问题

(6)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与对运动问题的消解

(7)一多问题、存在与非存在问题、动静问题

(8)如何理解普罗塔哥拉的尺度说;智者派与现代性;智者和苏格拉底的区别 

16.古希腊哲学III: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1)苏格拉底与尺度问题

(2)为何不能再进行自然哲学式的研究(而要转向努斯)?

(3)自知无知与至善(太一)

(4)苏格拉底式的助产术与辩证法的僵局;美德与知识

(5)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辩证法与理念论

(6)《美诺》与《斐多》中的理念论证明与灵魂不死论证;回忆说

(7)中期对话中的理念论;《理想国》中的各种比喻

(8)至善的理念;太一;辩证法的上升与下降

(9)存在与非存在的问题;《巴门尼德》

(10)《智者》中的通种论

(11)《蒂迈欧》中的宇宙生成论;柏拉图的太一学与柏拉图主义

17.古希腊哲学IIII:亚里士多德及泛希腊哲学 

(1)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与柏拉图的区别

(2)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3)第一哲学与第二哲学的区分;自然哲学与运动问题;四因说;潜能、现实与发用活动的关系;不动之动者

(4)论灵魂与形而上学;存在的类比性;存在的核心意义;实体问题与相应困境;自身思维的努斯与神圣努斯

(5)伊比鸠鲁学派与斯多亚主义

18.奥古斯丁

(1)奥古斯丁对时间的追问以及时间问题的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神学语境

(2)时间与创世问题

(3)时间与感知的关系
(4)有限灵魂与神圣努斯的关系,奥古斯丁的上帝证明,与笛卡尔的关系

(5)自由意志与原罪;奥古斯丁与康德的关系

 

总结讲四: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共振,尤其古典哲学与现象学及德国观念论

 

专题六:现代欧陆思想

19.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1)启蒙辩证法与现代性批判;意识形态作为理性的神话,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神话学到海德格尔为止的现代性批判

(2)阿多诺对艺术的理解与艺术的现实性

(3)否定辩证法;直接性与中介性(非直接性);否定性与差异

(4)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与黑格尔解释;对异化和革命的解释

(5)早期哈贝马斯的黑格尔研究与谢林研究;晚期谢林思想中德国唯心论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折;青年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6)哈贝马斯对现代资本主义合理性起源的分析;生活世界与兴趣

(7)形式主义语用学与承认理论

20.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与后现代(索绪尔、列维-施特劳斯、德里达、福柯、阿尔都塞、拉康)

(1)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能指与所指;共时性与历时性;任意性原则
(2)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与结构主义;阿尔都塞对列维—斯特劳斯的批判

(3)德里达对黑格尔和胡塞尔的解释与解构的操作;延异的意义;反在场形而上学与逻各斯中心主义;意义的不可确定性的风险

(4)福柯的谱系学与微观权力;与斯宾诺莎、尼采的关系;对主体的建构过程的重构(规训与惩罚、词与物);可能的历史主义风险

(5)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区别;意识形态询唤、再生产与想象性认同;大写意识形态与个体的主体化;主体化的潜在疑难;象征性认同与想象性认同的重叠

(6)无意识有着如同语言一般的结构;能指链的转喻与换喻;父之名与菲勒斯能指;三界的拓扑学;从症状到圣状;对阿尔都塞、福柯和德里达的潜在困境的可能回应

 

总结讲五:结构主义、斯宾诺莎与德国唯心论的交织


2023-2024西方哲学辅导班(正式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