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沙区110民警杨德群:7年来救助流浪者和外地人100多人
“中国好人”沙区110民警杨德群:7年来救助流浪者和外地人100多人





杨德群,他只是沙坪坝区公安分局110快处队的普通民警,却获得诸多殊荣:2014年以来,先后获得分局个人嘉奖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21年2月荣获分局优秀军转干部称号,2021年7月、8月连续当选敬业奉献类“重庆好人”“中国好人”。原来,今年12月满50周岁的他,坚持依法履职,屯警街面,动中备战,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快速处置紧急突发事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案事件,暖心帮助困难群众,耐心调解矛盾纠纷。
勤学苦思重实践 自觉带头做先锋
杨德群23岁便入党,党龄长达26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党员。多年来,杨德群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抱着谦虚的心态向身边先进模范学习,践行“我先来”、“让我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带领身边战友共同进步。
2020年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杨德群主动向党组织提交请战书,毅然投身到抗疫行动中。有居民硬闯疫情防控卡点,杨德群向其科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苦口婆心将其劝回;有居民投诉邻居留宿外地客人,杨德群半夜前去查明情况,还居民一个安心。此外,杨德群还通过党组织、社区、红十字会等多种渠道多次捐款捐物支援抗疫,累计捐助达5000余元。
去年8月,嘉陵江洪峰来临,杨德群不畏艰险,闻“汛”而动,全力以赴拼搏在防汛救灾第一线。洪灾退却后,杨德群蹚着泥泞,第一个来到土湾低洼地带帮助数户灾民打开被洪水浸泡过的家门,清理杂乱的家具家电,打扫损毁的房屋,一干就是一整天,不言苦不喊累,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为民初心永不老 服务群众有诀窍
虽然如今流行手机支付,但多年的基层工作让杨德群养成了随身带点现金的习惯,当遇到困难群众需要帮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给予帮助。
2019年8月15日,杨德群接到一名60多岁的外地男子求助,称自己被困在重庆西站回不了家。杨德群赶到现场了解到男子家住贵州农村,家境贫寒,来重庆看病后准备返程时,发现手机丢了,带的钱也用完了,两天才吃两个馒头。杨德群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现金,为求助男子买来面包、牛奶和矿泉水充饥,最后还为其购买了返程火车票,剩余零钱全部给了男子,助其平安返程。
据不完全统计,近7年中,杨德群以现金、食物等方式帮助过流浪汉、外地来渝困群众多达100多人,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用心用情解民忧 春风化雨解难题
杨德群善于做群众工作,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在警情处置中需要耐心倾听,充当报警人的倾诉对象,帮助他们平复情绪,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入手,用真心真情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
今年3月21日晚上7点半,有人在三峡广场附近某公交站发现一名晕倒男子,身体捂成一团瑟瑟发抖,只盖了一件单薄的外衣,神色呆滞,双手冰凉,意识清醒,但怎么问他都不说话。杨德群苦口婆心劝了半天,男子竟突然说“我不想活了,只想死”。杨德群寸步都不敢离开,继续与男子搭话试图打开他的心结,告诉他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要活出自身的样儿来,坚信自己的能力,人生本来就有起有伏,千万不要放弃……句句良言如涓涓暖流,终于打动了他冰封已久的心,道出了他此生的苦闷:从小叛逆、缺少父爱,当年犯法、留下烙印,想找工作、无人过问……幸好在民警真情关怀下,重拾希望,很快找到一份工作。
7年来,杨德群共接处有效警情5600余起,调解邻里纠纷1200余起,疏导未成年人100余人次,帮助走失老人儿童1100余人次,参与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人次,整治违法停车52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