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望的土地里刨一颗希望的种子——《隐入尘烟》(3)


老四去买种子,那人问张永福怎么没给你买上化肥和种子再用宝马车给你送到房间里。
有人接腔:让老三使唤了半辈子了,没见结婚也么舍得摆几桌酒席么。
看到此处,我觉得老四已经不仅是善良了,更多了一种面对不公的逆来顺受。又让我想到《肖申克的救赎》里体制化下的老布,渐渐顺从于监狱。本片似乎也隐藏着一种“体制化”,即老四所顺从的社会不公平现实,并且被动地认可了它的合理性。
从来如此,便是对的——这是不公平态势发展的底层逻辑。这种不公平或许巧借文明之名,但人一定要明白,新时代之下,自己该如何选择。
但马上,老四又给自己的妻子披上了外套,以求得给予妻子的一丝保护,也更加看出贵英仿佛成了他麻木世界里的一点希望,是他想守护的那一点希望。



我们不难发现,两件衣服的色系是一样的,但新衣服的颜色却带上了更多灰色调。
其实很好理解:彩色是带有情绪的颜色,是富有情绪的表现意味的。
红色(暂且称之为红色吧,或者又有一点紫色或者粉色)是老四看到希望的惊喜,是对于生命的宝贝的珍视。灰色则是私心,老四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太过耀眼,作为一个踏踏实实的老农民,他只想一个人占有这份情感,一个人慢慢欣赏。
老四买衣服,不会搞价,只是说没带够钱。相比之而言,店老板的熟练和自我砍价更突显出老四与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
而“渔翁得利”的张永福的儿子也借由这个机会,用八十块钱就还了马老四的人情。可怜的老四,还为此而感恩戴德。
“两辆宝马车一定不能买,买了我们用什么?”张永福的儿子如是说。富人理所应当开着豪车,而穷苦的村民却活该因为张永福没有卖掉苞谷而穷到揭不开锅。社会的割离中又带上了几分剥削的味道。


等回了家,迎接老四的不是亲人的感谢,而是对他走的慢的嫌弃。典型的得了便宜还满不知足,又不想花钱,又想要好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被割离的群体没有联合起来,反而又在被割离中衍生出新一级的歧视和压迫。
这又不禁让我联想到熊培云老师对电影《监禁》的扩大化分析——当人们渐渐麻木于不公正的生活的时候,强者加与某些弱者的好处(权力)会产生弱者对弱者的歧视管制。从而迫使更多人投入这场可悲的游戏里来,变成“搭天梯”的牺牲品。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张永福类的富人那样富,而马老四这样的穷苦人永远不能自然翻身的原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