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圳市考必看!深圳申论注意事项和备考热点

2021-12-10 08:50 作者:中指的申论教室  | 我要投稿

中指提示:由于本人时间、精力不允许,以及深圳卷只有大作文值得讲解,考前就不再做最新的深圳卷真题。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深圳卷的理解,应该比讲解去年真题更有价值一些。

 

深圳市考申论注意事项和备考热点

 

深圳市考申论,跟广东申论风格相近,难度更低,备考的同学可以一并参考练习。近年深圳市考申论卷一、卷二的材料相同,客观题相似,大作文相同,可以一并练习。

对于客观题,没啥好说的,都是简单、基础的,概括或对策题,直接对应材料信息,平常心、正常做就好。

对于大作文来说,考的很有针对性,就是深圳当下的发展大局。如果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整体格局不了解的话,面对深圳申论材料很多、信息量很大,很难在考场上短时间内进行整合,写起来会顾此失彼、比较别扭。

带大家看一下近年深圳大作文:

 

2018年卷一大作文:

请围绕建设“美丽城市”这个主题,结合给定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性议论文。(50分)要求:(1)紧扣主题,考虑全面,对策合理,论述充分;(2)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1000字左右。

 

2018年卷二大作文:

假如A市正在开展建设“美丽A市”意见征集活动,你准备给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请结合给定材料,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紧扣主题,建议合理,论述全面;(2)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字数1000字左右。

 

2019年卷一、卷二大作文:

根据给定材料,围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深圳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对策性议论文。(50分)要求:(1)紧扣主题,紧密联系材料;(2)论述充分,对策合理;(3)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200字左右。

 

2020年卷一、卷二大作文:

当前,深圳全市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圳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计划向全市公务员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公务员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服务“双区”建设。请你草拟这份倡议书。(45分)要求:(1)自拟标题,紧扣主题,结合材料;(2)结构严谨,条理清晰;(3)语言流畅,感染力强;(4)总字数1000~1200字。

 

从考察主题来说:2018年一、二卷,一个考大作文、一个考建言献策征文(公文类),以区分考试层次,但其实只是答题形式和答题高度略有差别,整体思路和主题都是一致的。考察的“美丽城市”这一话题是深圳的重点、特色工作。2019年考察“深圳高质量发展”,是深圳整体、全局工作。2020年考察“公务员队伍按照指示精神服务双区建设”的倡议书,是用了倡议书的外壳,考察对深圳整体、全局工作的理解。

从形式上来说:2019年这种考察是比较直接、正统的,直接按照对深圳全局工作的理解疯狂输出就好。2020年这种考察形式更加灵活,需要对倡议书这种文体以及公务员身份站位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才能写好。开头要有倡议背景、结尾要有呼吁号召,中间的倡议内容,要从思想理念到具体行动(具体行动还要铺开全市工作的各重要领域,以体现对全体公务员的号召和要求)。

从文风来说:多要求策论性文章,多要求紧密联系材料。这种文风可以参考一下我下文分享的政府工作报告,要在具体分论点写作时,少提出观点和议论(少但是要写),多用总括对策引领各并列对策、小帽子引领具体对策、对策后写出意义或结果等方式构建具体内容。

 

对今年大作文的看法和预测:应该还会考深圳全局工作,形式可能是策论文或公文形式包裹下的策论文。所以大家现在要做的是提前了解深圳的全局工作:大致知道全局工作可以分为哪几块,每块分别包含什么重点;中央对深圳发展的要求和定位,深圳的发展目标和口号等。

怎么建立这种思维框架呢,以下是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粗略解读,大家可以按此去梳理框架,然后读一下政府工作报告和党代会报告全文(结尾附链接),加深对框架的认知以及框架下具体内容的认知。

 

2021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缩略)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深圳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深圳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广东、深圳视察,多次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国家战略,赋予深圳重大历史使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深圳经济特区“五个历史性跨越”辉煌成就和“十条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深圳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要求不仅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而且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体现了对深圳的特别关怀厚爱,为深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大激发了全市上下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推动深圳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以上政治性强、格局高的话语,很可能是作文的题眼或者可以成为作文开头的政治性背景,简要记忆)

  (一)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77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五年年均增长7.1%;进出口总额达3.05万亿元,出口总额实现全国内地城市“二十八连冠”。发展质量效益领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9万元,五年年均增长7.8%;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五年分别下降19.3%、23.2%。产业发展更具竞争力,一二三产业比重为0.1∶37.8∶62.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02万亿元。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商事主体总量达359万户,五年增长67.5%,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从4家增加到8家。(各领域重要数据和成绩,可记忆,作文写到相关领域可拿来用。具体数字记不住的话,可以记一下排名)

  (二)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现良好开局。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效显著。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具体内容中数字政府和营商环境较为重要,其余两点一般性掌握)

  (三)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形成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科技和人才都比较重要)

  (四)超大城市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抗疫经验和做法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可能会考客观题,可以看一下。大作文主题下专门当分论点可能性不大,可能作为民生或社会治理的具体内容出现。)

  (五)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不是重点)

  (六)城市规划建设再上新水平。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和美宜居、内涵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不断强化,“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持续优化,“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原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龙华、坪山、光明三个行政区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进入新阶段,前海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提速提效。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了解规划理念)

  (七)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深圳连续六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获评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深圳成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深圳入选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文明城市建设是深圳特色,重点了解一下)

  (八)社会民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大致了解)

  (九)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面完成1500多个城中村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千座公园之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治理更加智慧,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市域覆盖,建成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和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大力推广智慧安监、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应用场景,在全国智慧城市评估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全国热点、深圳特色,重点了解)

  (十)法治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更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深圳做得好,较为重要)

 

  各位代表!回顾“十三五”的奋斗历程,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最令人难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深圳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褒奖肯定,对深圳恩重如山的巨大支持,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最令人感动的是,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用深圳速度、深圳责任交出了一份超大型口岸城市抗击疫情的优异答卷,彰显了深圳先行示范区的“硬核”担当。最令人自豪的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斗争等重大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的信心和决心。(点了三个“最”,要知道这三点很重要,且这段内容情绪饱满,有可能使用到作文结尾)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第一部分成绩成就和这部分目标任务,相互关联、承接,重点一致,相互结合、理解掌握) 

  “十四五”时期是深圳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前不久召开的市第七次党代会,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深圳新时代历史使命,系统描绘了深圳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强调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效应,在新起点上把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奋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必将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在历届市领导班子和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示范再引领,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这是深圳最新的要求和目标,大作文很可能根据对这段的理解写作文。) 

  当前,深圳发展迎来一系列重大机遇和多重利好。一是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将充分释放强大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二是深圳全面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和发展活力。三是创新体系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将显著提升深圳创新发展能级。四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加快建设,将推动深港澳更紧密合作。五是深圳地处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交汇点,有助于在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我们也清醒看到深圳发展存在的差距和挑战。一是深圳在综合实力、发展质量效益、资源配置能力、国际人才集聚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城市还存在差距。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存在风险。三是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资源要素约束更紧,营商环境、法治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供给,与“民生七有”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五是超大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面临较大压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艰巨。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深圳的发展,着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推动深圳发展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整体理解深圳目前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未来五年,我们要全力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瞄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持续奋斗。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左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创新创意、现代时尚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万元,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殷实、更安康、更舒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以先行示范标准推动碳达峰迈出坚实步伐,大气、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环境质量持续提升,PM2.5年均浓度低于20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能,努力成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典范。(深圳城市发展的目标。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 

  未来五年,我们要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效应。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示范引领效应。(重要) 

  未来五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重要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流深圳质量,构建先进深圳标准,塑造时尚深圳设计,提升优质深圳服务,树立响亮深圳品牌,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突破口,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提升创新引领力、硬实力、驱动力、支撑力、源动力,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坚持以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为着力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投资优化工程、促进消费计划、外贸强市战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探索建设国际免税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国家综合物流枢纽节点,进一步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努力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很重要) 

  未来五年,我们要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建设世界著名花城,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提高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走出一条高密度超大城市绿色低碳的高品质发展路径。高标准建设枢纽城市。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高标准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实时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四个城市,较重要) 

  未来五年,我们要全面发力“五个率先”重点任务。加快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和新时代深圳精神,加快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较为重要) 

三、2021年工作安排(如果不适应第二部分的整体框架结构的话,可以参照第一部分框架和这部分内容框架,相对具体明确,适合在脑中形成对深圳工作的整体概念。)

 

  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十大计划”。

  (二)抢占构建新发展格局先机。

       (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四)全面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五)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六)提升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

  (七)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

       (八)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九)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深圳。 

  各位代表!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政府系统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廉洁从政、勤俭办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勤政为民,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向纵深发展。坚持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有效监管,提升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市民、服务好企业,努力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让惠企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坚持真抓实干、争创一流,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奋力跑好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站到最高处对整体工作、对干部队伍提宏观要求,适合极为精简的放到结尾段的前半部分。) 

各位代表!我们身处伟大的新时代,必须创造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适合精简为结尾段最后一句的呼吁)

附政府工作报告和党代会报告全文链接,以便大家精细深度阅读:

http://www.sz.gov.cn/zfgb/2021/gb1121/content/post_8852606.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065668279101653&wfr=spider&for=pc

 


深圳市考必看!深圳申论注意事项和备考热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