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效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2023-06-14 09:26 作者:广州桑尼环保  | 我要投稿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点:

1、早期(1~5年):COD和BOD不高、易生化、氨氮低。国内多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NF+RO” 技术路线。

2、中期(5~10年):COD较高、BOD下降明显,氨氮略微上升。可生化性降低。

3、晚期(10~15年):COD降低,BOD极少,氨氮升高。

另:季节性导致水质波动大,不同地区水质差别大。


1、早期渗滤液使用“生化+NF+RO”,投资成本偏低,易于处理达标。浓缩液基本回灌。

2、现国内90%填埋场都已处于中、老龄状态。配套的渗沥液系统存在诸多问题:

①原深度膜处理系统(NF+RO)产水率低,应考虑采用回收率较高的技术。

②可生化性差,碳源不足,运营时需要投加大量碳源;

③浓缩液长期回灌填埋场,导致盐分富集。

针对中老龄填埋场渗沥液,我方认为:

①原有的NF+RO工艺已不再适用;

②填埋场必须考虑浓缩液处理。

3、中、老龄填埋场渗沥液,存在B/C失调,C/N比值低,若采用生化技术,应考虑碳源投加问题,调节碳源费用较高导致运营费用大幅增加。


针对填埋场渗滤液的复杂性,可以采用:FCM自电解+SAO3臭氧催化氧化+生物处理的工艺,“简称 非膜法”。可以达到全量化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浓缩液。

  1. 工程的整体占地面积小30-50%,投资的成本对比双膜法低30%;

  2. 系统运行成本低,整体加药量极小,易损耗材少,可降低节省20-60%;

  3. 预处理特性,在面对水质波动下,可自主调节去除率,达到水质稳定;

  4. 不产生双膜法处理的浓缩液,非膜法无浓液产生,全量化处理;

  5. 系统预设PLC端,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量大幅减少。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效的处理方法有哪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