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4认识“非西方逻辑”

2021-03-18 20:08 作者:人仙隔  | 我要投稿

l 印度逻辑

在印度,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经典《吠陀经》第十卷第29曲就包括根据不同逻辑的本体论思考,这些分类后来被从形式上改写为四个句子:“A”,“非A”,“A并且非A”,“非A并且非非A”

l 《遮罗迦本集》的作者遮罗迦(公元120—162年)是古印度的另一位著名医生。《遮罗迦本集》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被誉为古印度的医学百科全书。

l 在印度,公元二世纪纪经院学派(又被称为“正理派”,Nyāna),代表人物的足目·乔达摩(Aksapāda Gautama)所写的《正理经》是古印度经典逻辑学著作。正理派的革新一直从古时候延续到18世纪早期,但这种革新被英国殖民统治中断了

l 佛教分类:大乘、小乘、上座部、藏传、汉传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宗喀巴(1357~1419)为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为受沙弥戒时名称。

l 中原逻辑

先秦时期,这是中国古代逻辑开始形成并发展昌盛的时期。春秋战国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过程中,论辩之风极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都对名实关系、正名原则和辩论术进行了探讨或总结,涌现了一些着手研究名词概念和论辩术的思想家,经过名家、儒家、法家特别是墨家的总结,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逻辑体系。

l 伊斯兰逻辑

波斯逻辑学家阿纳森纳(Abu Ali Sina Balkhi即Avicenna,公元980~1037年)的逻辑系统引入了假言三段论、时间模态逻辑和归纳逻辑。虽然阿维森纳逻辑延续到15世纪,而且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逻辑有着重要影响。但遗憾的是,伊斯兰世界的情形与中国的情形差不多,伊斯兰世界的艾舍尔里派(Asharite school)兴起限制了伊斯兰哲学中的逻辑原创性思想的发展。


1.4认识“非西方逻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