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下游机会来了!这些行业重点关注!
10月经济增速下滑超预期,地产行业也持续在降温,国内的政策逐渐具备“保民生、稳经济”的意味,但这主要还得依托政策进一步加强。反应在股市上,就是周期性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回调,而高景气度的成长板块反而再度领涨。
特别是以下三点变化,需要着重注意:
1、经济压力下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加大
国内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挑战,比如前面提及的增速下行、地产市场冷却、局部物件粘性等;这类挑战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上半年。
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速下行起到托底作用,受益这一宏观政策的相关行业可能会有机会,值得关注;
2、上游大宗商品压力缓解
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在“双碳”、“双控”影响下,导致供应不足的煤炭、钢铁、电解铝等品种价格出现回落。
在市场消化政策冲击和供需逐渐平衡下,价格可能趋于稳定;
明年在海外经济体复苏的后期,海外供应品种的下游的补库需求得到满足、上游供给趋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也有望趋于平稳。
3、关注未来利润结构变化
从已经发布的三季报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逐渐趋于常态化。
不过还是需要注意行业间的差距!
上游:收益涨价,增速较高;
中下游:增速明显下滑;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平稳性,会让未来利润结构发生边际变化。
疲软的消费意愿和原材料涨价,导致消费板块较为悲观,甚至近期出现部分消费品涨价,这对未来利润空间的挤压也可能出现边际释放。
另外,在中美关系近期松动的背景下,可以关注未来贸易出口方面的机会。
市场整体还是处于区间震荡格局,上游价格调整有利于中下游板块,因此关注的主线,可以按照以下三条主线来:
1、关注高景气持续的成长产业链
近期三季度业绩披露,其中较为亮眼的就是成长板块的高景气度仍有延续,从产业逻辑、盈利周期、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四大方向来看,对成长板块都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
因此,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成长板块仍然是市场的主要方向,有持续配置的价值,可以着重关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上游、光伏、消费电子钟的XR(AR/VR/MR)等行业。
2、消费需求减低,关注方向往中下游行业倾斜
今年,原材料和运输价格同步走高和下游需求疲弱,挤压了中游制造行业的利润空间,景气度较弱。不过,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企稳等因素影响,中下游产业链的景气度可能得到提升。可以适当关注相对弹性较大、需求恢复较好的制造业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等;
消费的疲弱,伴随居民收入和投资需求的慢慢恢复,消费的复苏空间也有望打开,今年2月至今的回调已经逐步消化了板块的高估值风险。尽管消费数据触底前可能仍有波动,但在2021年受到政策影响和市场悲观情绪后、估值相对消化较为充分的酒类、速冻食品等相关行业仍然值得关注。
3、“稳增长”政策预期相关领域
预计明年整体宏观政策可能偏宽松、财政支出有可能更为积极。
除了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以及信贷工具等,传统基建拉动及地产政策微调外,保障性租赁住房、以跨周期目标为导向的消费补贴,促进共同富裕为导向的转移支付及社会保障覆盖的完善等方面,都值得关注。
文章观点源自中金研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需谨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