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重案》个人向观后感
我的观感以自问自解的形式梳理如下:
1、富豪霍兆堂有他自诩的那么精明吗?他为什么不敢指认王鲲?为什么不为警员说话?
站在富豪霍兆堂的角度想,他应该是不信任警队的,或者说不信任司法对于自己的保护力。警队没有办法像《少数派报告》那样事先锁定犯罪人,通常要等出事之后才行动。若不是上司(司徒杰)媚上心切,绕过正常流程办案,人质短时间获救的可能性还会降低。作为显赫的富人,时常被人惦记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显然不会主动得罪任何一个潜在的暴徒。进一步猜测,甚至还可能会主动向暴徒示好以换取平安。
B站古武技UP“烈羽英昭”曾在《2018年9月2日-格斗迷北京总部对英昭的采访内容全部对话录音文本》一文中这样陈述:
东方古人的处世智慧,为什么总是习惯那样低调内敛了吧?因为祖宗知道,人类之躯,本事通天也接不住被技术阴。这里面的攻守双方,谁成谁败的唯一最大决定性因素就是,谁明谁暗。很悲催的,当时的情况,就是我明敌暗,我连人家对方长得啥样都不知道。
万不可把求财的挤兑成寻仇豁命的。所以记得,除了射击当时瞄准了真射以外,落箭之后,人(歹徒)若没死,到了警方那边,一定事不做绝,给别人留路走。他们做那行的,只要你对他唱华容道,他们就能瞬间秒懂,会领你的情,不会再回来和你纠缠。
为啥在三种不同情况里,射伤(歹徒)是最好最理想的?因为射死了,赔的钱多。而你若没射着,吓跑了,家主和人家没有人情交流的机会,这就有可能还有后患,只是机率特低罢了,只赌对方性格。射伤则不同,他会被家主派人送进医院,家主若人情世故做得到位,在医院里通过经济等辅助手段的交流,是可以让对方对家主产生感恩之心,因而磨灭恨意的。射伤后会有双方进行人情交流的机会,这样的事后处理空间和时间都是最大化的,有充足的回旋余地把后患绝喽,家主只要做事到位,不但不会有遭报复的后患之忧,没准碰上有点气血的,还能多个江湖朋友。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1855674312364#_0
电影有一处细节:王鲲请了大律师。说明王鲲不是毫无背景的小混混,至少是有保护伞的。电影开头的饭局表明警队高层与富豪大佬勾结,大佬的儿子在饭局上吸鼻子的动作表明他涉毒,进一步推测,饭局中应该还有“不便出席”的一方。也许暗示当时是一个警队高层、富豪、黑社会相互勾结的背景。霍被绑架时正在与秘书偷情,绑匪能够掌握到这种程度的情报,说明霍已然被王鲲及背后势力渗透到裸奔状态。霍知悉这一点后,很难不被吓到脊背发凉,打死一个可乐,或者将剩下的王鲲关进监狱,是不能彻底消除威胁的。所以我觉得霍在法庭上不指认绑匪的做法存在合理性。
2、邱刚敖问向张崇邦的问题:如果二人互换,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警队这边,司徒杰在电话许诺“整个过程不会写进记录”,又强调“救人要紧,搞砸了都要背锅”,我想象的画面是:假如换成张崇邦接司徒杰的电话,即使在理解上司意思的情况下,大概也会坚持把可乐带回警局,按照流程审讯,因为整个过程是按规定执行的,所以就算霍兆堂因耽搁太长时间被渴死饿死,张崇邦又能背多大的锅呢?
黑天鹅事件是被咬的那位伙计(对不起忘记他的名字)羞辱可乐,事情失控。假如将张崇邦替换过去,画面也许是这样的:精通MMA的张崇邦冲上去用手铐勒住可乐的颈动脉,几秒钟后可乐呼吸不畅被迫张开嘴——电影结束

散场后,一起看电影的基友说:“我觉得甄子丹有一句话很重要,他问谢霆锋你打死人不用负责任的吗?”
我也很同意UP看穿电影这期视频的说法:邱刚敖认同结果正义,张崇邦认同程序正义。

虽然我特别喜欢谢霆锋在电影里的人物,并且是站在谢霆锋这一边的,但是听基友说完,我开始思考程序正义这个命题。我想起饭馆里经常遇见的服务员大妈,在我看来她们总是表现得过度热情,会突然来到旁边指导如何用餐,会提前收走我的餐具,会把温度刚刚升上来的烤肉篦子替换掉,还会问我的职业,家庭住址,收入情况。如果考虑到她们只是出于热情的目的,实在不应该苛责什么,但我就是会同时想到规模化餐饮店或者营业厅里那些操持着公关礼仪的服务员们。很多时候即使遇到令人生气的事,也不得不依然对他们保持礼貌客气,但面对过分热心的大妈,则很容易愤怒,我在想自己生气的到底是大妈多此一举惹人烦的行为,还是她们表现出的不规范不专业呢,潜意识摇摆不定地指向了后者——有时候早上买包子,一家是连锁店,包子味道一般,前台付款拿小票,后面取包子,服务员始终80年代乘务员面孔,买包子的进进出出,安安静静。另一家是私营小店,包子很好吃,但是拿包子时不知道找谁,付钱时也不知道找谁,吃了几个包子还要自己汇报,如果和老板记忆中的不一致,可能还要掰扯一会儿。小店不大,时时刻刻都在吵闹着。我最后还是习惯了去连锁店。
华点1:邱刚敖爆头霍兆堂那一幕,谢霆锋犹如MJ附体(滑稽)

华点2:谢霆锋海报 的既视感

华点3:豆瓣现已检索不到《V字仇杀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