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还在路上。
该如何形容我的2023年的这个开端呢?应该从一颗石子激荡起我寂静生活的水面开始,从那一个来自农科院的调剂复试电话开始,掀起的涟漪波荡着我整个生活,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思考,焕发出新的色彩。 从湖南省中部的一个小小的村子里出生,上学从村小到镇小,到镇上的普通中学,再到镇重点班升学,到县重点高中,到本省部重点大学,再到隔壁省市的全国重点大学;我从村里一步步走到镇上,到县城,到省会长沙,再到广州,这一路有风景,有曲折,有自卑,有自洽; 农村学子的求学路从不曾是一条坦途,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研究生,这一路走来,我大抵是摸黑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试图凿出一条路,憾于大多数的农村家庭的信息差,不曾知道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未来才会是充满光明与希望; 于是乎,牟着这股老黄牛的劲,对自己说,埋头努力吧,一路走上去,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到社会看见你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曾经一直以为自己凭着这股劲,能一往无前; 但是,在见过那么多的灯红酒绿选择各异,明白有些人的选择并不需要孤注一掷,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靠努力就一定能弥补的,某些扎根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慢慢冒头,开始迷茫这一往无前的勇气后面又能得到什么呢?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别人的钦佩和赞扬?财富的富足或是家庭的和谐美满?因为知道更多的可能性,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用要走的路,做的选择,来不断压抑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摈弃掉别的欲望和可能性;于是,在疫情爆发初期封控在家的无数个深夜,内心的天平不断倾斜,试图打破一直所维持的秩序和平衡,另一个小小的我疯狂滋长,那个我对自己说,你还有选择,你还有试错的资本,你可以去试着找到自己,找到让自己开心的方式,没有人一定要成为什么做到什么,做自己吧,做能让自己开心的自己。 于是,那个小小的我成为了我,我也在疫情爆发初期给学校导师递交了研究生退学申请,决定暂时暂停我的求学路,去寻找一些人生新的可能性和生活方式; 疫情大环境下的这三年,我完全独立出家庭,不断找寻能让自己认可且自洽的工作,尝试了本科专业内,专业外,甲方,乙方以及第三方视角的各种机会,在这些尝试中,我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路与方向,发觉出自己作为农村学子,在农业这条路与方向上,想要在土地上耕耘开出的绚烂的花,一直埋在心底等待破土发芽。 该如何去说对于选择农业这份热爱呢,从最初大学专业分配到农学院学农,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想法,但是会有一些对于未来工作的担忧,但到了真的接触到农业实践,脚踩土地后,一切都烟消云散,还有什么是比农业更踏实的行业呢,小时候脚踩泥土的记忆与大学下田实践的现实重合,我无比适应这些学习实践工作,脚下有土心中有数的这一份殷实感,让我坚定地站着,一步一个脚印在大学四年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收获了许许多多。 尝试过在大城市逼仄的小格子的工作,也干过农业一线躬耕俯身的体力活,还枯坐过于行政单位办公室的文字资料中,我更加确定,我想要做的就是农业,农村的孩子脚踩大地,走出去又走回来,在山地田野间发挥出自己的余热,是踏实的,是畅快的,是让我能够发掘自己内生源动力的选择; 于是我最后还是回来了,希望通过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重量,更踏实稳定地站立在农业这片田野上。 三年前从国内一所重点985大学研究生退学,到三年后选择回去农科院继续去做本科专业的农业研究,很多人在质疑我是否虚度浪费了这三年,质疑我还能否坚持走完科研这条路,质疑我为什么好端端考上了不拿个学历要退学,三年来,不管在哪都会听到这种声音,但是我不曾后悔这个选择,也不后悔这三年里撞的南墙与摸爬滚打,因为限于家庭,限于出生,我用这三年去身体力行地自己给自己摸出一条路来,去尝试,去寻找,也在这些日日夜夜里不断成长,坚定着自己,最后我才更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三年,是一个农村学子汲汲营取弥补信息差的三年,是一个小镇做题家打破囹圄做规则之外尝试的三年,是迫于疫情积极寻求自己人生方向的三年,这三年,甚至说在这二十六年来,我都是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来,不论在哪,都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努力汲取收获和成长; 今年,我决定重新回到这条路上,似乎冥冥中是命中注定,也是曾经说暂时离开后面想要还要回来的约定,还是曾经一直根植在内心深处对于学术殿堂顶部向往的指引,我想告诉自己: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你走过的那些路,所做的选择,都不曾白费,所有那些不曾将你打败的,最后都成为了养分,让你变成更好的更强大的自己。 2023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加油啊,小颜,未来还是要一直在路上,一直踏实地,稳稳地朝着目标不断迈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