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光电协同技术的治疗原理
光电联合技术也称光电协同技术(ELOS技术)是指将射频与各种激光或强光联合应用的一类技术的总称。二者联合,优势互补。从协同效果来看,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增强疗效,特别是拓宽光能或射频的技术应用边界,如光电协同技术可应用于浅色毛发的脱毛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激光脱毛。从安全性来看,光电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射频和光能的能量水平,减少单纯应用光能或射频产生的潜在可能并发症的风险。
光电联合技术的治疗原理如下:
①光能的吸收依赖于皮肤组织内存在的靶色基,如黑色素、血红蛋白、水等。不同的靶色基对光能的吸收率存在差异,因此,选择恰当的波长可以实现选择性光热作用,对特定的组织进行加热和破坏;光能的应用受皮肤色素屏障影响,深肤色人群光能的应用因为安全性而受到限制。
②射频能量的吸收主要与组织内所含水分子和电解质成分有关,没有靶色基的选择性差异。因此,射频可避开表皮屏障作用,穿透较深,并对任何颜色的皮肤均较安全。



③射频能量的分布与组织的阻抗相关,阻抗越低的区域,射频电流聚集越强,加热作用越明显。组织的阻抗与组织温度相关,温度越高,阻抗越低,反之温度越低,阻抗越高。
④联合应用过程中,光能先释放,给靶组织加热,让靶组织升温而阻抗下降。冷却技术让表皮降温,表皮阻抗增加。这样在靶组织和表皮之间形成阻抗差异,再应用射频能量时,射频电流会汇集于阻抗较低的靶组织区域,进一步加热靶组织,增强治疗疗效。射频的联合应用,既降低了光能,减少了表皮损伤的风险,同时也增强了光能的疗效。而光能的选择性加热导致阻抗差异,让没有选择性光热作用的射频技术也趋向于在阻抗较低的靶组织富集,让射频能量的应用也具有了靶组织的“选择性”,最终达到“1+1>2”的协同效果。
临床上,应用光电协同技术的治疗设备包括ELOS系统等。ELOS系统包含一个双极射频发生器(90cm×38cm×38cm),一个闪光灯脉冲光或二极管激光和接触冷却系统。光能由一个蓝宝石治疗头连接导出,双极射频由埋藏在系统手柄内的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