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大型战舰介绍——飞龙号
1934年,旧日本海军为了应对将于次年召开的第二次伦敦军缩会议,制定了昭和九年度舰艇补充计划(即第二次舰艇补充计划,②计划),在海军条约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对限制舰艇进行补充并对非限制舰艇进行补足,而排在该计划最前面的就是两艘中型舰队航母——苍龙、飞龙。

苍龙号作为日本第一艘正规舰队航母,设计代号G9,该舰于1934年11月20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其排水量虽然只有战舰改造而来的赤城号与加贺号的一半左右但却更快,公试时最高航速达到了34.5节,是旧日本海军所有正规空母当中速度最快的,飞行甲板为全通式设计,并设有大容量双层机库,综合性能较高。

飞龙号原本应该设计为苍龙级空母的二号舰,然而受1934年友鹤事件、1935年第四舰队事件以及喜好新技术的舰政本部一把手藤本喜久雄脑溢血病故影响,使得旧日本海军全面放弃了在当时较为先进但却存在技术限制导致舰体强度不足的焊接工法,全面改回建造速度缓慢、增加重量、但胜在可靠的铆接工法造舰,新的舰政本部一把手平贺让也对飞龙号的设计进行了中等幅度的修改。

飞龙号相比于苍龙号加高了干舷,并对舰艏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防止恶劣海况下舰艏上浪导致机库被淹;船体结构强度得到了大幅加强,但也因此导致排水量增大了将近1500吨,使得航速有所下降;飞行甲板面积进一步扩大,同时为了便于舰载机起降指挥,舰岛位置也被移到了舰体中部,修改后的设计方案G10最终在1936年1月获得了建造批准。

1936年7月8日,飞龙号于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竣工,同年11月15日与姐姐苍龙一同被编入第二航空战队。

飞龙号舰体总长227.4米,宽22.3米,吃水7.8米,标准排水量17300吨,满载排水量21900吨;水线附近布置有150毫米厚的装甲带,弹药舱壁、燃油储藏室舱壁厚55毫米;动力系统为8座水管锅炉驱动4台蒸汽轮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最大航速34.3节,在1937年投入使用时,是世界上第二快的航母,仅次于她姐,18节航速下极限续航力可达10330海里(载油量4500吨,不带航空燃料);飞行甲板全长216.9米,宽27米,距离水线12.8米;上层机库长171.3米,宽18.3米,高4.6米;下层机库长142.3米,宽18.3米,高4.3米;全舰共布置有三座大型升降机,前部升降机面积最大为16米×13米,中部面积为13米×12米,尾部面积为11.8米×13米,均可起降5吨以上机体、弹药或燃料;飞行甲板尾部设置有三组共9根横向拦阻索,可确保6吨重的战机安全降落。

全舰固定武装为6座双联装八九式50倍径127毫米高炮,最大射程14700米,最大射高9440米,两舷各布置有三座,由两座九四式射击指挥仪指挥;近程防空火力为14座双联装九六式机关炮;核心武备则是舰上航空队配备的73架各式舰载机(最大搭载量)。

基本性能
舰员:1100人
标准排水量:17300吨
满载排水量:21900吨
舰艇尺寸:227.4m×22.32m×7.84m
飞行甲板尺寸:216.9m×27m
动力:4部舰政本部式蒸汽轮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
续航力:7750海里/18节(携带1270吨航空燃油)
最大航速:34.3节
武备
六座双联127毫米/50倍径八九式舰炮
十四座双联装25毫米/60倍径九六式机关炮
载机总数为一整个航空队,随时间配置略有不同
16架三菱A5M2九六舰战、20架爱知D1A2九六舰爆、38架横须贺B4Y1九六舰攻(1939年12月出厂配置)
23架三菱A6M2零战、17架爱知D3A1九九舰爆、18架中岛B5N2九七舰攻(1941年12月珍珠港配置)
21架三菱A6M2零战、21架D3A1九九舰爆、21架B5N2九七舰攻(1942年6月中途岛配置)


为三菱重工,机长7.55m、翼展11m、机高3.2m,载重1216kg,最大起飞重量1671kg,最大航程1200km,最大平飞速度435km/h,装备两挺7.7毫米机枪


剩余舰载机资料直接看下面链接


1940年9月,飞龙号所属的第二航空战队被调到海南岛,以掩护日本陆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行动;1941年2月,参与封锁华南沿海,同年4月10日第二航空战队与第一航空战队编组为第一航空舰队,飞龙号于8月7日返回本土接受改装直到9月15日,9月22日至10月26日由于苍龙号返厂改装,飞龙号暂时成为二航战旗舰。

1941年11月,日本准备与美国正式开战,联合舰队开始了突袭珍珠港的任务。1941年12月7日,作为南云机动舰队的一员,飞龙号在第一攻击波中派出6架零战、10架九九舰爆、8架九七舰攻,它们原本的目标是通常停泊在福特岛西北侧的航空母舰,然而此时港内一艘航母也没有,因此飞龙的8架舰攻转向第二目标战列舰大街,其中四架攻击了干船坞中的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海伦娜号以及布雷舰奥格拉拉,另外四架准备攻击西弗吉尼亚号与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但由于来晚了,港内战列舰队已被一航战的机队点燃,导致目视瞄准困难,只能攻击附近的小型舰艇,在扔完了炸弹和鱼雷后,飞龙号派出的第一波次机队全部归舰,仅有1名飞行员重伤。

在第二攻击波中,飞龙号又派出9架零战(途中1架因故障返航,迫降在夏威夷尼豪岛,之后引发了尼豪岛事件)、18架九九舰爆(分队长小林道雄大尉同意因引擎故障返航),攻击了海军航空站和贝洛斯陆军机场,8架零战共击落两架柯蒂斯P-40战斗机,摧毁了一架B-17轰炸机和一架史丁森O-49轻型观测机,自身损失了一架,舰爆队攻击了附近的船只,战果不明但有两架舰爆损失,其中一架是被乔治·韦尔奇的P-40战鹰击落。

从珍珠港返回的途中,飞龙号与苍龙号一同受命转道支援攻占威克岛,两舰于12月21日抵达,第一波次派出了18架零战、29架九九舰爆和2架九七舰攻,由于第一天没有遭遇较强的空中拦截,他们在第二天派出了35架九七舰攻但只有6架零战护航,结果被来自VMF-211中队两架幸存的F4F野猫拦截,被击落了两架舰攻。

1942年1月8日,二航战被分配到南方部队前往支援荷属东印度群岛作战,活跃于南太平洋战场;2月15日,二航战苍龙、飞龙与一航战的赤城、加贺一同出发前去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飞龙号在此次行动中放飞了9架零战、18架九九舰爆与18架九七舰攻,其零战队声称击落了一架起飞中的P40E战斗机以及两架浮在水面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自身也有一架零战被P40击落。

为美国寇蒂斯公司,机长10.2m、翼展11.4m、机高3.8m,载重2720kg,最大起飞重量4014kg,最大航程800km,最大平飞速度608km/h,装备六挺12.7毫米勃朗宁M2,还可携带1226kg炸弹
飞龙号于同年2月末转战爪哇,其舰爆队于1942年3月1日击伤了美国驱逐舰埃德索尔号(DD-219 Edsall),之后这艘老式驱逐舰被日军巡洋舰击沉;3月5日又击沉了一艘油轮,同时空袭了芝拉扎;7日袭击了圣诞岛,击沉了一艘荷兰货船。

1942年3月26日,补给完毕后的飞龙号随舰队转向印度洋,4月初空袭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科伦坡与亭可马里基地,在科伦坡飞龙号派出的9架零战和18架九七舰攻在起飞不久后遭遇了6架费尔雷剑鱼式鱼雷机(隶属于NAS 788中队)刷了6个战绩;之后又在拉特马拉纳机场上空与皇家空军第30中队、258中队的36架霍克飓风式战斗机交战,飞龙号零战队声称击落11架,自身损失3架零战,但此战果水分很大,因为当天英国总共只损失了21架战斗机(含两架迫降),飞龙宣称的战果已经超过舰队总战果的一半了。此外飞龙号航空队在当天还与其他航空队一起获得了击沉重巡洋舰康沃尔号(HMS Cornwall 56)与多塞特郡号(HMS Dorsetshire 40)这两个战果。



4月9日在亭可马里,飞龙号又派出了6架零战以及18架九七舰攻,宣称取得了2架单独击落和2架共同击落的战果,自身损失了两架九七舰攻,舰队宣称的总战果更夸张有49架,但负责基地防卫的英国皇家空军第261中队只装备了16架战斗机;当竞技神号航空母舰(HMS Hermes 95)被日军巡逻队发现后,飞龙号立刻派出了所有的九九舰爆和9架零战,但当它们到达时,竞技神号已经被队友击沉了,附近只剩下负责护航的吸血鬼号驱逐舰和一艘油轮,但本着来都来了的心理,这俩艘舰船也被日军送进了海底。


在结束了印度洋扫荡任务后,不可一世的南云舰队返航,准备休整过后接受新的任务,然而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空袭东京,狠狠打了日本人的脸,天蝗震怒,4月19日还在返航途中的苍龙号、飞龙号与赤城号紧急受命追击放飞轰炸机的大黄蜂号与企业号航空母舰,结果当然是啥都没发现,这件事让日本人下定决心,必要一举歼灭太平洋上的所有美国航母。

1942年5月8日,山口多闻少将的二航战司令部移驻飞龙号,飞龙号正式取代苍龙号成为二航战旗舰;5月25日联合舰队最精锐的一、二航战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母全部出发前往中途岛。
1942年6月4日,南云机动舰队在中途岛西北方向250海里位置放飞了第一攻击波108架飞机,由飞龙号飞行队长友永丈市大尉负责指挥,其中飞龙号上派出了半数的零战9架以及全数的九七舰攻18架,由于美军早有准备,单飞龙号的飞行队就有2架舰攻被战斗机击落、1架舰攻被防空炮击落、一架舰攻被重创迫降,另有5架舰攻和2架零战返航后受伤过重无法修复,自对美开战以来,飞龙号航空队还从未有过如此严重的损失。友永丈市认为轰炸效果不佳,于是电报南云忠一建议再次对岛轰炸,由于此时南云未侦察到埋伏在附近的美军第17特混舰队且遭到了来自中途岛上美国陆航飞机的空袭,直接导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其换弹命令间接导致了除飞龙外另外三艘空母全灭。


就在赤城、加贺、苍龙三艘航母大破起火一片混乱之时,在山口多闻的指挥下,幸存的飞龙号迅速起飞了第一波反击机群的6架零战和18架九九舰爆,在分队长小林道雄大尉指挥下攻击了约克城号(CV-5)航空母舰,以损失3架零战、13架舰爆为代价命中了后者三枚炸弹,一度瘫痪了约克城,而在这批飞机回收后修理能用的仅有1架零战和2架舰爆,山口误认为约克城号已经完了;

随着飞龙号陆续收容了另外三艘航母所属的20架零战和1架舰攻,第二波反击机群由6架零战和10架舰攻在飞行队长友永丈市大尉指挥下很快出发,但是他们被侦察机再次引导到约克城号上空(此时约克城号上的大火已经熄灭,美国二战氪金损管让该舰又动起来了),以自身损失一半为代价命中2条鱼雷,再次重创约克城让其一度发出了弃船命令。

就在飞龙号发起第二波反击的同时,飞龙号的位置也被约克城号所属飞机侦察到了,企业号起飞24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正向飞龙扑来。

误以为已经连续大破两艘美军航母的山口信心大增,向南云请求发动第三次打击,但此时联合舰队最精锐的第一、第二航空战队只剩下飞龙号所属的4架舰爆、5架舰攻、19架零战以及另外三艘航母残余的13架飞机了,南云下令舰队北上撤退,而就在此时,美军的SBD赶到了。

飞龙号前部甲板上巨大的日之丸防空识别标识成了美军战机最好的靶子,该舰被命中4枚1000磅炸弹,爆炸点燃了机库内准备出击的飞机,引发大火,前部飞行甲板崩塌落入下层舱室,前部升降机则被爆风掀起砸在舰桥前方,火势剧烈以至于后续飞临的美机放弃攻击飞龙号,转而攻击飞龙的随伴舰。


此后还有两队B-17抵达飞龙号上空,对其进行水平轰炸但没有取得命中,一架B17还向她的飞行甲板进行了俯冲扫射。




由于飞龙前部舰体严重损坏,曳航救援行动无法实施,加上次日凌晨舰内再次发生大爆炸,灭火中的加来止男舰长又收到了轮机科全灭的误报,因此决定彻底放弃这艘失去行动力的战舰,剩余舰员转移至第十驱逐队卷云和风云,之后卷云号驱逐舰对飞龙号进行了雷击处分,在命中飞龙两枚鱼雷后,由于担心天亮遭到空袭,驱逐队未确认飞龙沉没就迅速撤走,使得飞龙又在海上漂了半天,最终于当地时间1942年6月5日0912时左右沉没,第二航空战队司令山口多闻少将及舰长加来止男大佐随舰同沉,全舰总计阵亡416人。

在短短一天之内折损了四艘主力航母和大量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后,旧日本海军彻底丧失了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的优势,为了弥补航空战力的巨大缺口,量产型空母建造计划势在必行,飞龙号成熟的设计建造经验得以被IJN产量最大的舰队空母云龙级继承。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