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19——Visa 金融教育助力 1000 万村民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乡村振兴系列的第十八部分:国投创益:基于 ESG 理念的产业扶贫投资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九部分:Visa 金融教育助力 1000 万村民
金融作为经济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中国农村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仍有 17 亿人无法获得正规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的不足,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和小微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由于其自身金融知识不足、金融能力较差,制约了其自我发展能力,难以真正实现“造血式”脱贫。
Visa 是全球领先的支付技术公司,成立 60 余年以来,始终坚守企业的使命,即通过创新、可靠和安全的数字支付网络连接世界,助力个人、企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Visa 坚定支持个人和企业,并藉此为当地社区和整体经济带来切实可见的收益。除了通过普及数字支付帮助个人、企业与经济实现具体可衡量的收益外,Visa 还投入大量资源,在全球释放积极的社会影响力。Visa 相信包容性经济可以使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得到提升。
2016 年,Visa 在中国启动普惠金融战略,目标是五年内惠及一千万农村居民。过去五年,Visa 通 过深入调查研究,洞察需求侧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金 融需求与面临的挑战,分享研究成果、国内外最佳实践案例与经验,积极建言献策,赋能涉农干部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面向农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和科技应用,整合多方资源,形成集合影响力。
到 2020 年 9 月,通过支持并参与中国人民银行 “金惠工程”、中国扶贫基金会四川产业扶贫等项目,Visa 提前实现惠及一千万农村居民的目标。
项目亮点 :
1、深入调查,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2016-2018 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Visa 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合作在大兴安岭南麓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建设“中国普惠金融及教育‘金惠工程’国际示范区”(下称“国际示范区”,其中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的 33 个国定贫困县, 黑龙江 8 个省级贫困县)。双方在 2016-2017 年首先开展了深入的基线调研 ,对连片特困区的农村居民在融资管理、数字账户与支付、家庭日常金融管理与决策、金融教育等方面金融能力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采集和总结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等信息,获得对需求侧的深入洞察。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与吉林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支持下,基线调研最终形成《连片扶贫区农村居民金融能力现状分析报告 (2017)》, 这是国内首份深入分析特困地区农村居民金融能力与金融素养的报告,对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能力与金融素养,探索金融扶贫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2. 推动基础研究,倡导协同合作创造集合影响力
在中国推动金融教育和普惠金融发展的进程中,Visa 秉持包容与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多家伙伴合作;分享自身的实践经验,支持伙伴的基础研究,积极倡导多方协同合作,共同创造集合影响力,助力中国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与包容性增长。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Visa 携手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在过去多年积极支持江西省金融学会、湖南大学、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中心、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等开展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研究,例如《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支持 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金融行 为的影响研究》等课题。
2016 年,Visa、中国人民大学与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了“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这是国内首个专注于普惠金融研究的智库。Visa 与中国金融普惠研究院合作开展了金融普惠研究、普惠金融基准 / 家庭调查、普惠金融绿皮书、数字普惠金融培训等项目。Visa 连续五年支持并深度参与其主办的“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双方合作从倡导、研究与传播等多个维度推动中国普惠金融政策与实践的发展,推动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基于多年来在其他国家开展金融教育和普惠金融的经验,以及在中国与合作伙伴的创新探索,Visa 积极地通过行业倡导平台分享这些研究和项目发现。Visa 先后于 G20 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GPFI) 会议、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以及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长白山论坛上分享国际最佳实践与经验,提出政策建议,并倡导各方协同合作创造集合影响力。
3. 赋能基层,助推数字农村经济转型
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金融系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与政府各级部门和各 方的通力合作。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遵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 - 2020 年 )》的原则,Visa 与合作各方在项目地赋能基层干部与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商,助推数字农村经济转型。
在“金惠工程”项目中,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 联合当地政府,Visa 投入大量时间、才智和资金予以支持,对处于贫困地区的县、乡镇领导干部进行针对脱贫工作急需的金融知识培训,提升基层带头人的金融能力,帮助其更好地了解金融扶贫政策与工具,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当地金融机构也广泛参与到项目中,发挥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志愿者的优势,通过分层级的志愿者赋能培训,也提升了地方的从业者专业技能。
4. 智志双扶,金融教育助力 1000 万农民奔小康
Visa 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金融助推脱贫攻 坚实施意见》,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在贫困地区支持并参与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的实施,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优化 金融生态环境。
项目成果:
2016 年 -2020 年底,Visa 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教育项目惠及超过 1,080 万农村居民,其中包括超过 904 万名农牧民,90 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及接近 12 万名农村教师,近 40 万县乡镇村干部和超过 37 万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
金融教育项目效果显著,首先体现在覆盖面广泛;其次,受益人金融素养有明显提升,农牧民学会使用存折、银行卡来存钱,了解了个人征信的重要性,学 会了预防金融诈骗等知识;第三,创建了一支专业志愿者对外和社群;第四,金融知识可及性提升。宣传的主要目标是让民众了解金融概念或业务的名称,并 让他们知道可以去哪里咨询;第五,填补基础数据空白。国际示范区的基线调查成果《大兴安岭南麓连片 特困区农村金融能力分析报告》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基于 19 个县的调研数据分析形成的《中国农村普 惠金融服务创新——以贫困地区为例》,为项目优化乃至有关部门制定提升农村金融能力政策提供决策依 据。
2020 年在对原国际示范区开展追踪调查时, 66.41% 的项目受访者表示掌握了更多金融知识, 54.67% 的受访者表示对金融服务有了更多了解, 21.96% 的受访者参与“金惠工程”项目生活得到了改善,获得了金融福利。
2016-2018 年,Visa 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及中 和农信合作在内蒙古自治区试点推广移动互联网金融 教育项目,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新模式,累计举办 金融教育场次 209 场,参与人数达 10740 人,其中 女性占比为 63%,农户占比 95%。项目惠及一万余家庭,共有 4.4 万余农牧民从中受益。
乡村振兴系列的第十九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十部分的内容:快手“短视频+直播”助力乡村人才孵化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电力市场政策,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动力电池系列汇总,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石墨化专家交流,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