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数量第二多的苏联铁道部O型蒸汽机车家族(下篇)

文章作者:Forever Changzhensky(AcFun、Bilibili、百度、微博和知乎昵称:宁柳跨越)
EN TRAIN
TOUS RESPONSABLES
——SNCF
乘坐火车出行
你我共同负责
——法国国家铁路 宣
阅读前之提示
“八轮”者,蒸汽机车轮式也,其由四动轮轴(八动轮)组成,即0-8-0轮式。本文提及的苏联铁道部O型蒸汽机车家族为“八轮”轮式。
本文属于正经科普文章,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相关技术资料,不作为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之。
请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在评论区干些不该干的事!如见有引战性评论,将采取必要措施处置之!
由于笔者精力和能力限制,在整理资料时恐有错漏,也请诸位读者纠正指教,谢谢合作!
本文为《【科普】数量第二多的苏联铁道部O型蒸汽机车家族(下篇)》一文的续集。
资料参考来源
《机车概要表》 ,中国铁道部1951年2月版
《Паровозы серии О》,V·A·拉科夫 著,《Локомотивы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х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1845—1955》,第140页~第153页
《Паровозы заграничного типа, поступившие на железные дороги в период 1939—1951 гг.》,V·A·拉科夫 著,《Локомотивы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х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1845—1955》,第323页~第333页
《Бронепоезда в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1941-1945》,A·V·叶菲姆耶夫、A·N·曼卓索夫、P·F·希多罗夫 著
《中国蒸汽机车世纪集影 1876-2001年》,严介生 等著
《苏俄装甲列车图史》,唐浩 著
《Od, Ov, Op — List of the vehicles — TrainPix》:https://trainpix.org/list.php?mid=265
《О серия - Грузовой паровоз》:https://pro-parovoz.ru/index.php/component/k2/919-o-seriya-gruzovoj-parovoz
俄罗斯帝国及俄罗斯共和国时期的运用概况
1912年4月16日,俄罗斯帝国铁道部采用了由工程师Yu·V·罗蒙诺索夫为铁道部和私营铁路开发的蒸汽机车统一标识系统。在此之前,由不同运营商运用的O型蒸汽机车家族有几十种车型代号,拥有相同的车号,因此,当O型蒸汽机车家族被统编车型代号时,每台蒸汽机车也被分配了新的车号。
当是时也,在O型蒸汽机车家族中,可用机车为7604台。铁道部根据可用的蒸汽机车数量,为每个铁路局/公司分配了一组在重编机车时使用的机车号段。这项整编工作主要在1913年到1915年期间开展。1917年二月革*命以及十月革*命相继爆发后,整编工作实际上停止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将各种设计的O型蒸汽机车从私营铁路转移到铁道部时,有时会对其进行重新编号。结果,铁道部蒸汽机车序列中出现了3台甚至3台相同车号的O型蒸汽机车。

战间期苏联境外的运用概况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前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波兰相继独立建国。当是时也,数百台滞留在这些国家的O型蒸汽机车被各自的国铁系统接收。
在波兰国家铁路蒸汽机车序列中,Od型和Ov型蒸汽机车分别被编为Tp102型和Tp104型。它们被更改为1435 mm标准轨距,在次要线路上运行。1939年9月德国军队袭击波兰之后,其中一些机车被德国军队缴获,并移交给德意志国铁路,编为55.61型。同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出兵波兰,将先前由波兰统治的白俄罗斯西部和乌克兰西部地区占领,并且向铁道人民委员会补充了包括Tp102型和Tp104型在内5000台蒸汽机车。铁道人民委员会将这些机车更改为1524 mm宽轨轨距,恢复了旧的车型代号。
在立陶宛,数量最多的货运蒸汽机车是Od型和Ov型蒸汽机车。它们被改为1435 mm标准轨距,并被赋予了新的车型代号——Po型。在1924-1925年间,这些机车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凤凰车辆厂⑴进行了大修,其中包括安装由捷克斯洛伐克ChKD公司生产的新锅炉。
在拉脱维亚,Od型、Ov型和Op型蒸汽机车被拉脱维亚铁路纳入蒸汽机车序列。其中,Od型和Ov型蒸汽机车被统编为Pk型,而Op型蒸汽机车被编为Pkp型。1940年6月拉脱维亚并入苏联时,拉脱维亚铁路尚有290台蒸汽机车,其中75台是O型蒸汽机车家族(36台Od型,33台Ov型和6台Op型)。
爱沙尼亚铁路在战间期拥有21台Ok型蒸汽机车。

除了上述4个东欧国家有运用O型蒸汽机车家族外,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东方铁路⑵亦配属有33台Ov型蒸汽机车。按照《中国蒸汽机车世纪集影 1876-2001年》一书以及互联网上流传的说法,这些Ov型蒸汽机车于“1935年被南*满*州铁道国线接收,编为EtoA型⑶”,“其中13台机车被改为标准轨距,编为Etoi型⑷”,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有13台此型机车”;更有甚者,一度有网站称中国铁道部将这13台所谓的“Etoi型”编为“ET2型”。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铁道部蒸汽机车序列中,“八轮”ET型蒸汽机车家族有6种分支车型;而当初由中国东方铁路配属运用的Ov型蒸汽机车,其技术数据却并未出现中国铁道部于1951年2月出版《机车概要表》一书中。

苏联时期的运用概况
由于O型蒸汽机车的轴重为13~14 t,如此低的黏着力使机车安装更多的装甲成为可能,并且有足够的动力来拉动装甲列车;另外,O型蒸汽机车不易损坏、高可靠性和“杂食性”,进一步提高了这些机车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国内战争期间,O型蒸汽机车被红军选中,加装装甲后编入装甲列车。
1925年至1935年间,大多数O型蒸汽机车转为调车机车,或直接转让给工矿企业。至1940年1月1日,铁道人民委员会尚有5125台O型蒸汽机车。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O型蒸汽机车再次被红军选中,加装厚度可达30~50 mm的装甲以及防空武器(主要为1938式DShK重机*枪和PV-1型航空机*枪)后,编入装甲列车。
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后,O型蒸汽机车调往西伯利亚和北方地区的偏远铁路工作。O型蒸汽机车最后运用的区段是位于后贝加尔铁路局管内的切尔内舍夫斯克—布卡卡恰支线铁路,一直工作到196*4年。

总体而言,O型蒸汽机车在俄罗斯/苏联境内先后在干线和支线铁路成为了数十年的干线货运主力,这使自己获得了许多铁路工人和铁路爱好者的认可。
动态存留
Op-324号机车:由涅夫斯基工厂于1904年制造,1974年来到列宁格勒,长期用于日常调车作业和活动展出。
Op-7587号机车:由普季洛夫工厂于1907年制造,退役后一度以纪念碑的形式静态展示于莫斯科铁路局布良斯克Ⅱ号机务段。根据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亚库宁于2012年11月23日签署的第2380R号《关于恢复和保持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蒸汽机车运用状态命令》,Op-7587号机车恢复至运用状态(修复期间,机车气缸被加以改造),并用于日常调车作业和活动展出。

静态展示于博物馆
有7台O型蒸汽机车以博物馆的形式静态展示于苏维埃故地:
Ov-841号机车:莫斯科铁路博物馆
Od-1080号和Ov-6640号机车:俄罗斯铁路博物馆
Ov-1534号机车:塔什干铁路博物馆
Ov-4171号机车:上佩什马乌拉尔矿业冶金公司博物馆
Ov-5067号机车:莫斯科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⑸,复刻“红色东方”号装甲列车
Ok-5294号机车:列宁格勒州列博雅哲
Ov-5769号机车:顿涅茨克铁路历史博物馆

以纪念碑的形式静态展示
有11台O型蒸汽机车以纪念碑的形式静态展示于苏维埃故地:
Ov-14号机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铁路局彼尔姆Ⅱ号机务段
Op-139号机车:下诺夫哥罗德,复刻“库兹马·米宁”号装甲列车
Od-1147号机车:卡尼夫
Od-1976号机车: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
Ov-3346号机车:穆罗姆,复刻“伊利亚·穆罗姆人”号装甲列车
Ov-3705号机车:萨拉普尔
Ov-3818号机车:敖德萨
Ov-4775号机车:奥廖尔
Ov-5109号机车:伏尔加河沿岸铁路局伏尔加格勒机务段
Ov-5804号机车:利佩茨克州列夫·托尔斯泰镇列夫·托尔斯泰站⑹
Ov-7024号机车:莫斯科铁路局莫斯科-调车机务段

注释
⑴即今里加车辆制造厂。
⑵俄语: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简称КВЖД;现时分为滨洲铁路、滨绥铁路、哈大铁路三条铁路线。
⑶日语:ェトA。
⑷日语:ェトィ。
⑸以装甲蒸汽机车的形式静态展示。
⑹1910年11月10日,82岁高龄的列夫·托尔斯泰从自己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秘密离家出走。他在途中患肺炎,最后客冻死在阿斯塔波沃站的站长室里。阿斯塔波沃站后于1918年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站。Ov-5804号机车的煤水车上的解说牌写道:“与Ov-5804号机车同型的蒸汽机车于1910年11月13日牵引12次斯摩棱斯克—科兹洛夫号客运火车抵达阿斯塔波沃站。病重的列夫·托尔斯泰抵达阿斯塔波沃站,并在这里走完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