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枪(炮)管长/短程后坐自动原理对精度影响以及改进方法

2023-02-24 17:10 作者:北贯四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百年老枪mg与勃朗宁系列机枪作为经典的名枪广受军迷关注和喜爱。

这些系列机枪的自动原理比较特殊,均采用较为古早的枪管短后座原理。

这种自动原理优点是:结构简单 零件少 后坐力小 可靠耐用 造价低廉。

缺点是:影响精度。

因为每次枪管从后坐到归位的这个过程中枪管的末端会因震动发生偏移,所以精度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后坐距离越长对精度的影响越大。

只有很短散热套限位的m2重机枪连发散布精度很差
采用长程后座的2a72机炮远距离连发散布精度很差

既然管退式武器的精度是因为炮口回正时偏移导致的,那么解决方法就是在枪口处增加限位固定,如mg系列机枪和增加固定架的m2重机枪。

结合散热套的mg系列机枪,用膛口罩和散热套作为枪口限位提高精度
为提高连发散布精度从而加装限位笼的m2重机枪

在步兵战车上我国的11步战车和乌克兰btr4装甲运兵车也采用了“限位笼”来提高连发精度。

11式轮式突击车的30机炮加装了“限位笼”
btr4机炮所采用的“限位笼”

从各国给管退武器加装限位来看,管退类武器在没有限位处理时精度的确存在问题,尤其是远距离连发散布精度,而采用炮/枪口限位则可以使其达到各国军方所满意的精度要求。

枪(炮)管长/短程后坐自动原理对精度影响以及改进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