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一】支援兵枪械 x 老照片~手枪篇
好久没更了哈哈:(这篇超久之前写的了,我还病的时候)

(奥匈帝国)斯太尔M1912半自动手枪(Repetierpistole M1912)
(意大利)贝瑞塔M1915型手枪(Modello 1915)
(英国)不列颠斗牛犬转轮手枪(Bull Dog Revolver)
斯太尔M1912半自动手枪(Repetierpistole M1912):

斯太尔M1912型手枪,是一款由斯太尔—曼利曼公司于1911年设计的半自动手枪。它的机械结构原自罗特–斯太尔M1907型手枪。

奥匈帝国军队在1912年采用其为制式手枪。在一战期间,它被证明为能够在恶劣的堑壕环境中被正常使用。这款枪除了在一战期间在奥匈帝国服役外,还被德国,意大利(缴获)与罗马尼亚的军队使用过。

上图是一支罗马尼亚订购的斯太尔M1912型手枪,不过被奥匈帝国军征用并在1938年德奥合并期间被德军缴获并改装为发射9毫米帕弹的版本,枪体上还有德国警察的鹰徽(验收戳)这表明这支枪曾经在二战期间被德国警察使用。

在一战期间巴伐利亚军队(德国)曾订购过三批(1916一批,1918两批)斯太尔M1912型手枪,据保守估计有大约1.5万支。

原版的M1912发射9×23毫米斯太尔弹,但二战期间斯太尔曾为德军生产过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口径的版本。

在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德国国防军向斯太尔订购了(新生产或拿库存改装)60,000把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M1912型手枪。

这些手枪一直在德军中服役至二战结束。在德军服役期间,它的正式名称为9mm P12(Ö) (Ö代表Österreichisch,即"奥地利")。此外,这批手枪在扳机处也印有国防军的验收戳,而最明显是在枪身左侧印有"P-08"或"08"字样,以标示该枪使用德军1908年式弹药。
老照片:
6 名奥匈帝国军官的合照(他们配有军刀与斯太尔M1912型手枪)

1940 年 10 月的一次演习中,英国国民军 (Home Guard)的成员”抓获“了一名“德国伞兵”。这张照片中最有趣的一点是图中的yiba1一名英军拿着一把斯太尔M1912型手枪。

贝瑞塔M1915型手枪(Modello 1915):

这是一款由意大利贝雷塔公司制造的半自动手枪,由贝雷塔的首席工程师图利奥·马前哥尼设计,这把手枪被用来替换有着过度复杂以及脆弱开火机构的格利森蒂1910型手枪。

他也被认为是贝瑞塔公司制造的第一款半自动手枪,并且在一战时被意大利王国的意大利皇家陆军采用。
这款枪以外还有1917(1915/17)和1919(1915/17)型两款衍生型,关联不大就简单说一说,1917被作为1915在1940年春季被芬军买走了1500支,不过芬兰人不知道这个1917不是1915而是一个单独的型号所以会看到说这批是1915的资料。

老照片暂时没找到还,按理来说这枪在二战中意军也使用过应该还是会有照片的啊。不过考虑到1915年到1918年这三年只生产了约15,670 支。(战后一直生产到1930年不过是包括了1915/17和1915/19的)

不列颠斗牛犬转轮手枪(Bull Dog Revolver):

不列颠斗牛犬是一款由英国枪械制造商韦伯利&斯科特公司于1872年推出,然后由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枪械制造商所彷制而流行的实心袖珍转轮手枪。

它有着2.5寸(64毫米)的枪管,可发射.442韦伯利与.450亚当斯口径手枪子弹,并装有五发弹巢。除此之外,韦伯利也生产了尺寸较小的.320转轮手枪和.380口径版本,但当时他们并未在这两款上标上“不列颠斗牛犬”的名号。

尽管不列颠斗牛犬转轮手枪的设计早在1868年就开始,但直到1878年,亨利·韦伯利(Henry Webley)才注册了该枪的商标。

其中一款由韦伯利(Webley)所制造,但却由驻在贝尔法斯特的枪械生产者约瑟夫·布拉德尔(Joseph Braddell)所完成的版本,被称为阿尔斯特斗牛犬(Ulster Bull Dog),它配有比一般不列颠斗牛犬枪型所用的握把相比更长的握把,使得该转轮手枪更易于控制和射击。

不列颠斗牛犬转轮手枪在英国和美国都很受欢迎。据说美国陆军所属的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他购买的最后一把枪是韦伯利的RIC)在小大角战役当中携带了一对该手枪。直到1895年以前,南太平洋铁路公司也会将不列颠斗牛犬转轮手枪发配给雇员使用。
老照片:
还没找到老照片先放点有意思的图


好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